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333”工程:贵州六盘水建设治安整治模式

2014-03-13 15:28:5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生活报 

    州省六盘水市在该市范围内实施以“三个严打行动”(雷霆行动、扫毒行动、净网行动)、“三个周边治安整治”(学校周边、医院周边、项目周边)和“三个防范”(科技防范、社会面防范、矛盾纠纷防范)为主要内容的“平安凉都”建设治安整治“333”工程(以下简称“333”工程)以来,该市刑事案件、“两抢一盗”案件等各类违法犯罪案件立案均有下降,辖区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治安不断巩固向好。2013年度,六盘水市共立刑事案件14170起、同比下降1.55%;共破刑事案件6449起,同比上升3.53%;破毒品案件765起,缴获毒品69.86公斤,抓获犯罪嫌疑人792人,强戒吸毒人员3075人。

    目前,该市“333”工程实现了第一阶段工作目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首次突破90%,市、县区安全感、满意度均达92%以上.。

    1.周密部署 明确目标,强调“333”工程落实到位

    “333”工程是六盘水市加强平安建设治安整治的一项重要工程,更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该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市委常委会,传达学习省建设平安贵州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

    2013年9月3日下午,六盘水市公安局召开动员大会,对在全市开展平安凉都建设治安整治“333”工程进行部署。出台《平安凉都建设治安整治“333”工程实施方案》。按照“党政领导、部门合作、群众参与、整体作战、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坚持“严打、严防、严管、严治、严建”的方针,成立以六盘水市委副书记、市长周荣为组长的“333工程”领导小组。

    六盘水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徐立平在动员部署工作时强调,要严肃对待抓落实,全市各地各有关部门、各牵头单位、责任单位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方案的明确要求上来,始终盯住“五升五降五强三减少”(“五升”,即破案绝对数上升,案件审结率上升,案件调解率上升,群众安全感上升,群众对平安建设的满意度上升。“五降”,即八类严重刑事案件下降,极端暴力犯罪和命案下降,“两抢一盗”犯罪占刑事发案的比例下降,因治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下降,重大安全事故下降。“五强”,即政法机关打击犯罪的能力增强,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增强,网络管控能力增强,群众的法制意识增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增强。“三减少”,即突出矛盾纠纷减少、群体性事件减少、赴省进京非访集访减少 )的工作目标,始终把握在“集中整治”阶段,突出治安问题得到有效整治,2013年各县区年度群众安全感测评指数在90%以上;在“深化拓展”阶段,社会治安持续好转,2015年,所有各县区群众安全感保持90%以上,对平安建设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始终扭紧“雷霆行动、扫毒行动、净网行动”3个严打行动,“学校周边、医院周边、项目周边”3个周边治安整治和“科技防范、社会面防范、矛盾纠纷防范”3个防范的重点任务。

    徐立平要求,要切实把握整治核心,以“严打、严防、严管、严治、严建”的方针为指导,在严打行动中贯彻以打开路,始终保持持续不断的高压态势,对违法犯罪实施“稳、准、狠”地严厉打击;在周边整治行动中,对于校园周边,任何犯罪分子、犯罪行为都必须“零容忍”;对于医院周边,毫不留情坚决打击医闹、医托、号贩子等违法犯罪行为。要切实发动依靠群众,广泛动员和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投入到治安整治行动中,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群防群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切实创造保障条件,要切实加强检查督导,要切实强化考核奖惩,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责任查究。同时,要严管队伍抓落实,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情绪,扎实提高能力水平,认真转变工作作风,注重规范文明执法,坚决严格纪律要求。

    2.强抓“三个严打行动” 保障社会治安呈稳定态势

    六盘水市公安局强化打击防控,坚持打防管控多措并举,各个专项行动同步开展并出成效。

    该局按照“严明工作目标、严明工作任务、严明工作要求”,深入推进“雷霆”行动。自2013年8月底以来,先后开展了全市“扫黄扫赌”无声风暴等集中整治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统计,2013年9月至11月,六盘水市共破刑事案件3753起。其中破命案20起,破“两抢一盗”案件2719起,破八类案件568起。在我省综治办2013年9月9日至15日和10月14日至20日两次通报中,该市雷霆行动战果在全省排名第一位。

    在“雷霆”行动期间,该市成功破获一起涉案金额达420余万元的特大新农合医保诈骗案,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3人,并以侦破此案为契机,深挖查破了非法制售发票、诈骗、伪造印章等各类经济犯罪案件67起,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31人;盘县公安局成功打掉一特大“两抢一盗”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1名,深挖盗抢案件80余起;水城县公安局2013年指纹对比工作实现了“零突破”;钟山公安分局12月份利用指纹相关技术侦破一起50万元现金被盗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

    同时,六盘水市公安局以“雷霆行动”之势,加大对历年逃犯的追捕力度,成功抓获了多名命案逃犯。

    2005年1月23日,六盘水市钟山区“西南家居”广场一名叫龙某的经销商被人杀害后藏尸一皮卡车内。案发后,六盘水市公安机关立即展开大量艰苦细致的侦查工作,并迅速锁定了刘某某等四名犯罪嫌疑人。同年12月,专案组陆续将犯罪嫌疑人刘某某、徐某、李某某三名嫌疑人抓获,三人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但是,另一名犯罪嫌疑人陈某某一直在逃。在2013年的治安整治行动中,该局于9月12日14时在贵州某大学一男生宿舍内将陈某某抓获。经过审讯,陈某某对杀害龙某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该局强力开展打击运输毒品、打击贩毒、整治外流贩毒、整治涉毒重点区域、开展“大收戒”等行动,加强“扫毒行动”,取得明显效果。

    盘县针对外流吸贩毒人员在浙江省的分布情况,分别与绍兴县、萧山区等禁毒部门签订《禁毒工作双向协作协议》,建立交流合作,进一步遏制盘县外流涉毒人员滋生。“扫毒行动”中,共清查场所1326家次,暗访场所621家,下达整改通知书35份,查处场所涉毒案件92起,其中查封关停涉毒娱乐场所2家,查获吸毒人员121人,现场销毁赌博机36台,收缴非法携带管制刀具23把、钢管16根、棍棒19根,对场所业主和从业人员开展禁毒培训12次,有力遏制了场所涉毒问题的发展蔓延,维护了场所的治安稳定。

    六盘水市深入开展“阳光工程”建设。截至2013年11月20日,该市共建成集中安置企业或基地19家、集中安置点23家,在建设阳光安置基地4个,培训基地1个。共累计集中安置就业社区戒毒(康复)人员2136名,分散安置就业390名,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15名,务农2841人、扶持自主创业777名,鼓励自谋职业1584名,场所安置3名,共帮助7743名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实现了就业。

    通过系列强力措施,2013年8月至12月20日,该市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35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68名,缴获各类毒品34161.87克,打掉贩毒团伙2个。

    该局加强推进“净网行动”,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大力清理违法有害信息,整顿网络秩序。2013年9至12月共破获各类利用互联网实施的刑事案件6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6名,刑事拘留66名。办理网络谣言诽谤等治安案件16起,处理违法人员28名。

    在开展平安凉都建设治安整治“333”工程“净网行动”中,六盘水市公安局成功侦破了一批网络违法犯罪案件,及时教育了一批网络重点人员,强力整顿了一批问题突出的网站和接入服务商,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在逃人员王某某于2013年1月25日,在盘县滑石乡涉嫌一故意伤害案,盘县网安支队经工作发现,王某某在盘县红果镇活动,9月16日下午,民警将其抓获。网安支队还协助其他办案机关,于2013年9月16日在昆明成功解救一名被拐卖的盘县籍少女。

    3.加强“三个周边治安整治”营造安全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

    六盘水市公安局重视“三个周边治安整治”工作,以此维护安全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学校周边治安整治有序进行。2013年9月以来,该市召开了全市中小学法制教育暨安全工作会议,部署开展了学校安全隐患清剿行动和公共安全教育“一月一主题”系列活动。对全市民办学校安全管理进行专项检查,对校车进行清理登记,为钟山区、水城县所有警务室工作人员发放协勤证。建立健全了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联席会议、督查督办、集中整治、重大问题挂牌督办等制度,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常态化。该市财政拨付51万元,给市直学校警务室建设予以补贴。目前,该市学校已建成警务室290个,警务岗亭785个,建成率达89%。已配备安保人员1767人,配备率为71%,培训率100%,并安排专项经费对安全监管人员、食堂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六盘水市公安局高度重视学校周边治安问题,及时为其清除不安定因素。2013年11月15日23时许,该局钟山分局大湾派出所民警根据摸排走访线索,在大湾镇幸福社区将涉嫌在大湾幸福中学、大湾矿幼儿园等周边抢劫、威胁学生的犯罪嫌疑人16岁的魏某某、16岁的任某某抓获。经查,魏某某、任某某自2013年4月以来,先后伙同另两名犯罪嫌疑人(在逃)在大湾幸福中学、大湾矿幼儿园等周边威胁、抢劫学生9人的犯罪事实。

    该局积极推进医院周边治安整治行动,为其保驾护航,维持稳定的医院环境。该局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动员部署会议,对全市医院周边秩序进行了全面整治。

    2013年10月30日,六盘水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徐立平先后到六盘水安居医院、市人民医院等走访调研,就严厉打击“医闹”、“医托”、“黑救护车”,加强医院内保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结合平安凉都建设治安整治“333”工程,建立健全医疗纠纷第三方人民调解等长效机制,要加强医疗机构治安保卫工作,立即着手研究制定全市医疗机构内部治安保卫办法和医疗机构周边管理办法。坚决依法打击医闹、医托、号贩子等违法犯罪行为,坚决依法打击侮辱、威胁、恐吓、伤害、殴打医护人员,毁坏医疗设施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

    该市还出台了《六盘水市医疗机构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暂行办法》,《办法》明确了各责任单位的职责任务以及履职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追究。初步拟定了《六盘水市医疗机构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暂行办法》和《医疗纠纷第三方人民调解长效机制》。

    六盘水市公安局加大排查整治力度,该市综治办于2013年11月4日和6日两次召集公安、卫生、城管、运管等部门召开专题会议,进一步研究部署医院环境排查整治工作。该市综治、卫生、公安、城管等部门联合行动,对市医院、水钢总医院、水矿总医院存在的医托、黑救护车、摆摊设点等问题开展了集中整治。

    盘县、六枝也按要求先后开展了排查整治行动。在行动期间,全市共清理整治医院门口占道经营临时摊点30余户,清理查实黑救护车13辆,全部进行了整治处理。尤其是对“网民反映盘县红果镇盘江煤矿总医院有很多医托和黑救护车”的问题,盘县卫生局严格执行:凡是民营医疗机构用医托方式招揽患者,一经查实将作为医疗机构不良行为,一次记4分,记满12分将注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托”将移交公安部门进行处理的措施。

    同时,辖区内各医院加大宣传力度和内部管理,在人群较为集中和重点部位,安装了视频监控。对“黑救护车”的问题。盘县卫生局、县交警部门对全县医疗机构救护车情况进行了摸底排查,对核实的5辆“黑救护车”车主单位依法作出处理。通过整治,2013年9月至今全市共发生31起医疗纠纷,已化解29起,2起正在处理中;医疗投诉5起,化解5起;无非正常上访;医托、医闹情况已基本杜绝;无号贩子存在。

    该局不断加强“项目周边治安整治”,营造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目前,六盘水市共选派760名民警为657家民营企业、重大项目担任治安顾问;在治安复杂、矛盾较多的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设置警务室37个,派驻民警65人。帮助企业完善内保组织,落实安范措施,全市已有326家大中型非公企业健全完善了内保工作机制。把“内环快线”作为第一个市级整治项目,组织了专题调研,开展了集中整治。

    4.加大“三个防范”力度 全方位防控违法犯罪行为

    六盘水市公安局不断加强“科技防范”力度。始终坚持城市密而不漏、农村疏而不漏和“少发案、少生事”的方针,以尽力避免人民群众遭遇不法侵害为主攻方向,继续强化街面管控、武装查缉、民居防范、机关内保、农村整治、技防监控等为主的全方位、全时段、全能动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地挤压违法犯罪空间。

    科技防范方面,该市大力加强“天眼工程”建设(整合“天网”和“地网”等所有视频监控,统称为“天眼工程”)。目前,该市已安装“天眼”探头27884个(天网12280个,地网15604个),技防入户报警装置6万余个,建成使用报警点1047个。中心城区917辆出租车、175辆公交车上已安装探头并接入钟山公安分局指挥中心。

    六盘水市各地结合实际,采取了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其中水城县筹资200余万元在易发偷牛盗马案件的乡镇为5000多户的大牲畜饲养户免费安装了电子红外报警装置,2013年8月份安装启动以来,全县仅发生了2起耕牛被盗案件,与上年同期19起相比下降了89.47%;六枝特区进一步加大群防群治工作力度,区政府所在地平寨镇给28个村(社区)各补助1000元至2000元治安群防群治工作经费,共计投入47000元;钟山经济开发区(红桥新区)公安分局筹资购买了430套“气死贼”耕牛防盗器免费发放给大牲畜饲养户。

    社会防范方面,六盘水全市共招聘特巡警和社区(村)辅警等5300余人,协助公安民警全面开展街面巡防、服务管理等基层警务工作。据不完全统计,该支队伍已协助正式民警抓获、查处各类违法犯罪人员6000余人,救助群众18600余人次。钟山区投入近2000万元,扩大完善50个治安岗亭和4个出城武装检查站,配备80名特巡警、450名巡防辅警,招募600余名“平安使者”。目前该市城镇共有巡逻防控力量12400余人,其中专职巡防队伍250支2412人;农村护村(寨)队2500余支66000余人。

    钟山经济开发区加强社会面秩序整治,积极探索和实践街面社会服务管理“全能动”工作。2013年10月份,徐立平到该区调研社会管理服务工作时,要求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跳出常规,整合力量,共同行事,切实在社会治安、环境卫生、城市建设、交通安全、民生保障、公共安全、社会稳定和服务企业等方面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按照“治违、服务、救助、通报”(治违,即治理违法、违规、违德等问题;服务,即为群众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服务;救助,即对有困难的群众进行救助、帮助;通报,即及时将有关问题和情况向相关职能部门通报,促使尽快解决、不断改进完善)的要求,努力实现社会管理“全能动”。

    目前,该钟山区、钟山经济开发区、水城县联合实行“全能动”工作,全力加强街面管理服务。钟山经济开发区通过实施“全能动”工作,当场破获盗牛案件2起,追回耕牛4头,价值3万余元,抓获犯罪嫌疑人1人;制止盗窃未遂案1起,追回耕牛1头,价值6000余元;辖区内交通肇事率和摩托车被盗发案率分别下降了13%和89%。

    “矛盾纠纷防范”方面,六盘水市公安局采取“强化源头防范、强化立案交办、强化领导包案、强化帮扶救助、强化有序信访”的“五强化”措施,深入分析社情民意,认真对待群众来信来访,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建立台账,落实化解,切实做实做细信访维稳工作。2013年9至10月,徐立平先后3次召开专题会和调度会,就有关维稳信访工作进行强调部署。

    自2013年9月以来,六盘水全市信访总量1795件人次,与去年同期3178件人次下降43.5%。全市信访形势初步呈现了到市越级上访人次减少、滞留人员减少、缠访闹访人员减少和接访工作秩序趋好的“三降一好转”的良好态势。在接待处理好来信来访的同时,办理其他信访事项4838件。同时,各地还积极探索创新,盘县推行了群众“信访一卡通”制度。六枝特区探索建立了群众信访诚信基金,试行对调解员实行“以案定补”工作机制,该机制实施以来,矛盾纠纷调解率成功率达97%以上。2013年以来,全市未发生民转刑命案,确保了全市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责任编辑:朱诗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