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浙江

宁波镇海:涉农警示教育基地固化涉农预防

2014-03-11 10:20:4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这个基地办得好!参观之后很受教育,让我了解了不少和我们农村干部有关的职务犯罪法律知识!”前几天,老夏参观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预防职务犯罪(涉农)警示教育基地后对记者如是说。

警示教育:让他们受到深刻教育

老夏是镇海区骆驼街道某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他所说的基地是镇海区检察院主办的预防职务犯罪(涉农)警示教育基地,该基地也是浙江省首个以预防涉农职务犯罪为专题的警示教育基地。2月26日下午,老夏和骆驼街道其他26个行政村、社区的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一起作为第一批参观者参观了该基地。

与许多对职务犯罪不甚了解的村干部一样,老夏此前一直认为职务犯罪只可能发生在一些高官身上,自己连个公务员都不是,职务犯罪离自己太遥远。但2012年以来,镇海区检察院连续查处两起村干部集体贪污、受贿案件后,让老夏对涉农职务犯罪关注起来。

“检察院的反贪局不是抓吃公家粮的吗?村干部的工资不是国家发的,怎么也要抓呢?”讲解员的话解开了老夏的疑问:“根据法律规定,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以下七种行政管理事务时,有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挪用公款、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构成犯罪的,以国家工作人员论处,可以定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老夏一边认真地听着,一边用手机拍下了展板上的法律知识点。

警示教育:内容丰富警示性强

这个占地面积约320平方米的警示教育基地位于镇海区骆驼街道里洞桥村,主要分为展板区和多媒体区。展板区内有大小展板90余块,文字描述1万余字,分为决策篇、历程篇、实践篇、历史篇、案例篇、说法篇等9个板块。近年来,中央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而当前,一些地方发生在涉农惠民领域的职务犯罪特别是侵犯涉农专项资金的现象屡屡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村的社会和谐稳定。鉴于此现象,镇海区检察院从2012年起就计划建立浙江省首个以“预防涉农职务犯罪”为专题的警示教育基地。

在该警示教育基地,展板区的前半部分着重于理论概述,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届领导人的反腐论述和反腐历程,到历史上著名的清官贪吏,讲解员不时穿插的反腐小故事令参观者听得津津有味。

参观过程中,让老夏和其他参观者印象最深刻的无疑是“案例篇”。因为不少案例中被告人的名字他不仅耳熟能详,有的还有私交,其中讲解员重点介绍的镇海区2012年查处的蟹浦镇岚山村村干部5人集体贪污土地征用款案,案发地岚山村就在老夏所在村的邻村。案例展板上5个熟悉的名字赫然在目,这不能不让老夏深受震动。

镇海区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科负责人周君君说,我们选用的案例大多是近年来发生在镇海区或宁波市的涉农职务犯罪真实案例,这些身边人身边事会对参观者有更好的警示作用。

警示教育:突出针对性、专业性、持久性

据了解,为了更符合农村干部的特点,该展区在设计和警示教育中着重突出“针对性、专业性、持久性”三性。

一是针对性。该基地的主题针对危害“农村、农民、农业”涉农职务犯罪,警示教育的受众也以该区各镇街道村(社区)两委会成员、大学生村官为主。“案例篇”中列举的33件涉农职务犯罪案件,都是工作人员精选的近年来各级检察机关查处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涉农职务犯罪案件,并以宁波市范围内的案例为主,以期让参观者“入脑入心”。“说法篇”则是围绕农村干部在何种情况下可以构成职务犯罪,以及常发的职务犯罪罪名讲解。为了让广大基层干部更好接受,该院要求讲解词在准确的基础上“通俗易懂、简洁直白”。

二是专业性。检察院作为查办职务犯罪的司法机关,具有其他反腐宣传部门不可比拟的法律专业性。展区内的案例与相应的法律知识版块结合到一起展出,展板和讲解词都是经过反复修改、严格推敲过的。讲解员是经过专业培训的检察机关干警,他们在讲解过程中还负责解答参观者的相关法律咨询。参观者在参观完展厅后还可以观看警示宣传片并免费获取职务犯罪普法手册,继续了解与职务犯罪预防有关的法律知识。

三是持久性。不同于以往激烈而短暂的“运动式”警示教育,此次针对农村干部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将长久开展下去,使涉农职务犯罪预防步入常态化轨道。2014年,镇海区检察院将联合镇海区组织部、纪委,将参观涉农警示教育基地列为该区新任村干部培训的必修项目,并从今年开始分步骤要求村干部,包括村(社区)两委会成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大学生村官以及村基层主要干部家属分批到警示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

(屠春技 曹慧卉)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