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去年底最高人民法院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的部署,广州市两级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不断加大涉民生案件执行工作力度,截至今年2月26日,全市两级法院在这次活动中需要执行的涉民生案件共337件,申请执行标的887.6831万元,目前已执结263件,已执行到位金额693.2831万元,执结率达78%,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广州市两级法院为了进一步推动快速执结,专门开辟了涉民生案件绿色通道。法院内部在立案、审判、执行时互相配合,提升涉民生案件的执行效率和效果。涉民生案件要求在立案后3个月内予以执结,争取用最短的时间实现申请人的合法权益,解决其生活困难。
●千方百计确保顺利执行
“当事人难找,财产难控”是涉民生案件执行工作中的一大难点,为此荔湾区法院在完成执行工作时强化手段,穷尽各种方法。如“放水养鱼”的方法,即暂缓对当事人采取强制措施,让其用经营所得进行偿还,确保执行工作的顺利,确保申请人的权益得到保障。据了解,开展“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专项活动以来,该院已执结涉民生案件21起,到位金额55.08万元,执行标的到位率达100%。
●贴“老赖”名单设悬赏举报箱
3月4日上午,黄埔区法院在该区大沙地街头广场举行了涉民生专项执行法治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除了民生案件专项执行宣传展板、法律咨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公布和调查问卷,还有一个悬赏举报箱。据了解,“悬赏举报”的奖金由申请执行人负担,法院从应当发还申请执行人的执行案款中优先支付,或者由申请执行人另行缴纳。发布悬赏公告的费用,由申请执行人先行垫付,由被执行人承担。
●充分运用多种执行措施
为了快速执结,广州两级法院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执行。对于已立案执行的涉民生案件,充分利用省法院执行指挥中心查询平台,快速、全面查找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对于拒不履行法院判决文书义务的被执行人,责令其定期向法院和申请人报告财产情况,并限制其高消费和出入境;对于在执行过程中逃匿的被执行人或其法定代表人,与公安部门联手,查找其行踪和下落;对于拒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恶意规避执行的,采取罚款、拘留、追究刑事责任等措施给予制裁。
●定期公布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
此外,广州两级法院还将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信息将被定期分批录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向社会公开。同时在广州法院官网、官方微博及相关媒体上定期公布涉民生案件中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信息,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机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进行通报。(记者 潘爱华 通讯员 马英 蔡春 黄华妍 黄思铭 刘洁莹)
·广州警方:开展联勤联动加强定点防控
·广州警方启动应急预案 加大社会面治安防控力度
·广州警方启动应急预案 加强社会面防控
·广东广州海珠:走访人大代表实行包干制
·去年广州治安满意度创近十年新高
·广州警方去年打假绩效考核全省第一
·广州警方去年打假绩效考核全省第一
·广东省政府考核组对广州消防提四个要求
·2013年广州治安满意度创近十年新高
·广州强化监督确保“两房”建设规范廉洁
·2013年广州公安工作“十大亮点”
·广州公开审理首批适用轻微刑事犯罪快审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