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 蒙兰凤
作为人大代表,我曾多次受邀参加法院庭审观摩和评议等活动,经常与法官接触,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也研究过一些案例,从不同侧面感受到法院为坚持司法为民、维护公平正义、推动法治建设作出了有力贡献。
法院以群众的呼声为出发点、以群众的利益为落脚点,深入“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零距离开展巡回办案活动,方便群众诉讼,提高办案效率;法官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开展换位思考活动,拉近与当事人的距离,让老百姓感受到法律的温度。法院和法官的司法为民,经得起老百姓的心称称量。拿我家那边的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为例,2013年下半年全院法官整体形象民意调查综合排名进入全省第14位,较去年提升65位,这与他们践行司法为民分不开。
当然,目前法院形势也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公开不等于放开。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自媒体时代,拍客偷拍、人肉搜索使得个人隐私没能得到应有的保护,公开失去应有的约束,一些人恶意宣泄,对法院公正审判形成挑战。
但我们也看到法院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一是恪守底线思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严防冤假错案的发生,把好最后一道防线;各地法院加大案件评查、通报,责任倒查,错案追究,绩效考评力度,提高案件质量,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二是增强程序意识。广大法官改变了过去重实体轻程序的习惯和思维,严格依法办事,不把案子煮成“夹生饭”。三是打造阳光司法。最高人民法院在深圳召开了司法公开工作推进会,加大裁判文书公开力度,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书上网公布暂行办法》;加大审判流程公开力度,设立公共查询系统;加大执行案件公开力度,建立执行信息公开平台,阳光司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看到法院取得的成绩,我由衷地感到高兴,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我义不容辞、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法院工作,希望法官实现法治梦想,群众感受司法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