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黑龙江

大庆市应急指挥中心:构筑永不阻断的生命线

2014-03-06 09:28:4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将公安110升级为城市应急指挥中心,将公安行为提升为政府行为。近年来,黑龙江省大庆市公安局通过将原有的公安110升级为城市应急指挥中心,使110可以对具有应急功能的政府职能部门进行统一指挥、综合协调、资源调用、监督检查,为基层“处警环节”大量减负并避免了非警务活动,也实现了公安110“有求必应”的承诺。

    黑龙江省省委书记王宪魁在视察大庆市应急指挥中心后批示:“大庆市应急指挥中心给我的启发是:创新、应急、便民、奉献,社会有急事、百姓有困难,政府部门先不计较属于谁办,而是谁来办,如何尽快办好,要在适当时机进一步推广大庆经验。”“您好!这里是大庆市应急指挥中心,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的?”“我家暖气漏水了!”

    这是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东风新村3区居民王先生打来的求助电话,应急指挥中心接警员做好登记后,立即指令市热力公司前往处置。30分钟后,应急指挥中心就收到了热力公司办结的反馈信息,随后,王先生也接到应急指挥中心回访电话,他对处理结果投了满意的一票。

    王先生拨打的既不是供暖服务热线,也不是市长热线,而是众所周知的公安110。如今,大庆市的110已经由公安行为升级为政府行为,成为了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的24小时不阻断的生命线。

    公安110升级为城市应急指挥中心

    解决政府应急体制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将公安行为提升为政府行为

    继2005年大庆公安实施三级变两级的“扁平化”警务改革后,2009年9月19日,大庆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以公安“三台合一”指挥中心为基础,以硬件升级、资源整合、力量充实为手段,建成开通了城市应急指挥中心。

    “经过实践检验,这种应急工作模式较好地解决了政府应急体制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了政府应急管理从‘被动反应型’向‘预防与处置并重型’的转变。”大庆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曹力伟说。

    与过去相比,大庆市应急指挥中心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在体制上实现了成功转型,赋予了指挥权威。市编委以文件的形式将公安行为正式提升为政府行为,明确应急指挥中心除继续做好公安110接处警工作外,担负全市范围内突发公共事件的报警受理、先期处置、综合研判、辅助决策指挥等职责,是第一责任主体,同时赋予其对各应急成员单位的统一指挥、综合协调、资源调用、监督检查等职权,确立了应急指挥中心在城市应急管理中的权威地位。

    同时,市政府还下发了《大庆市应急指挥和处置救援工作程序规定》,确定了应急指挥中心和12个专业应急救援中心、主要应急成员单位的职责任务、工作流程及奖惩措施。明确了市应急办、应急指挥中心和成员单位之间的职责分工。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受理全市各类突发事件和应急求助报警,各成员单位承担各类突发事件的具体抢险救援任务,是指挥和被指挥的关系。对应急指挥中心的指令,相关单位必须无条件服从。市应急办负责应急工作的综合、协调、调研、指导,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应急事项的即时指挥,两者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形成合力。

    为实现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高效指挥处置,应急指挥中心在实践中总结形成了“接报受理、先期处置、请示报告、启动预案、跟踪问效、信息报送、集结备战、辅助决策”等应急指挥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建立起了应急值守、应急处置机制。经过4年多的实践,以应急指挥中心为龙头,应急成员单位“服从指挥、整体联动、有机协同、高效运转”的工作运行模式逐渐成熟,社会各类事故事件得以妥善解决。

    2011年1月,大庆市遭遇了历史少见的寒冬。“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这节骨眼上,供暖系统出现故障,影响东风新村、中林街等部分地区供暖面积850万平方米,近万名百姓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警情就是命令,应急指挥中心迅速进入紧急状态,立即全员上岗,启动供暖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按照既定程序,分头同步、迅捷有序地指令相关应急成员单位进驻。半小时后,恢复供热抢险专项指挥部在应急指挥中心成立,市委书记韩学键、市长夏立华等领导坐镇指挥。

    处置工作中,应急指挥中心在采取措施保证群众报修电话快速接入、高效转办的同时,针对供暖管网抢修中遇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先后调动公安机关和开锁公司配合抢修队伍进入无人住户家中抢修,调动消防队为供暖管网进行补水作业,调动区政府入户走访调查,调动电力部门及时解决停暖期间因用电量超载出现的电力故障。各单位在应急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和综合协调下,形成了整体合力,保证了抢修工作高效、顺利开展。整个过程,应急指挥中心处置警情达到平时的4倍,不仅成为事故处置的指挥中枢,更代替政府向群众做了解释安慰工作。事故圆满解决后,市委、市政府对应急指挥中心发挥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群众也纷纷拨打110对政府此次事故的处置工作表示高度赞扬。

    “直派式一级处警”指挥模式提升处突能力

    实现应急指挥中心就近调动动态巡逻警力应对即发性案件、事故

    打击犯罪、维护治安、解民危难一直是公安机关的主业,是110不变的宗旨。应急指挥中心的建成开通,从政策层面、保障层面、运转层面带来了质的变化,公安指挥工作也随之“更上一层楼”。吸收了一些政府应急部门工作人员后,指调队伍由原来的52人扩充到150人,有效杜绝了警情较多导致的“排队等待”问题,提高了接警质量,满足了群众需要。在实行了“三警捆绑、网格化管理、动态式勤务”工作模式的同时,应急指挥中心还修订下发了《公安机关处警工作规范》,进一步完善了公安机关处警要求、处警模式、现场处置措施等内容,公安机关动态处警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民警10分钟内到达现场比例由原来的20%提升到现在的70%。开通以来,通过快速反应抓获各类现行违法犯罪嫌疑人7911名。

    大庆市应急指挥中心借助先进的系统平台,实现了指挥模式向 “扁平化”的转变。2013年2月18日,应急指挥中心实行了“直派式一级处警”指挥模式,对即发性案件和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等案(事)件警情,应急指挥中心直接通过警务指挥平台和350兆对讲机向就近或动态巡逻警力下达指令,大幅度提升了公安机关处置紧急突发案(事)件快速反应、快速集结、快速处置的能力。运行一年多来,应急指挥中心共解救轻生人员220余名,破获现行犯罪252起,抓获现行犯罪人员335名。

    应急指挥中心不仅是指挥中枢,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还延伸了防控触角,共设置了一级、二级、三级治安卡点170余处,使违法犯罪时时处于防控之中。2012年11月,为进一步加强城市防控和油田保卫工作,在全市主要出入口建立了8个公安执勤室作为一级卡点,履行区域巡逻、盘查设卡、查处犯罪等职能,城市防控和油田保卫水平显著提升。2013年,各公安执勤室共检查涉嫌违法犯罪车辆78000余辆,盘查可疑人员8500余名,查处各类违法犯罪9900余起,收缴原油2000余吨。

    作为社会治安“晴雨表”,应急指挥中心充分发挥优势作用,建立起了刑事警情研判机制,针对社会治安形势和各类警情的发案规律特点,不定期编发研判信息,为公安实战单位有针对性地开展打防工作提供了即时、快速的警情信息支撑。4年多来,应急指挥中心通过警情信息分析,服务公安实战单位成功打掉犯罪团伙52个、间接破案11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70余名。

    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改变工作。随着大庆市应急指挥中心350兆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管理应用的不断深入,警察队伍管理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明确了公安民警上班开机、执勤报备、派警绑定、到场定位、离场复备等工作要求,并对上班备勤民警进行全时段定位管理,确保辖区巡逻防控处置力量不漏管、不失控。指令下达后,指挥中心能实时了解到民警的工作状态,是正在路上,还是已经到达现场,或是处置结束返回途中。有的民警笑称:“现在就像被戴上了 ‘紧箍咒’,巡逻几圈领导都知道!”

    指挥模式由“层级式”变为“扁平式”

    依托决策指挥系统等“五大支撑”,实现“智能可视化指挥”

    “你已经被包围了,把刀放下。”2013年12月23日上午,系列持刀抢劫犯罪嫌疑人张某刚刚抢劫完路人,就被40多名警察重重包围,最终束手就擒。原来,就在张某持刀作案的同时,应急指挥中心已经通过监控将其锁定,并通过指挥系统和350兆PDT数字集群通讯系统迅速调集周边警力,将其合围抓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早在2009年开通之初,大庆市应急指挥中心就以市公安局党委“扁平式指挥,精细化管理”为核心理念,紧盯科技成果发展及其市场应用,致力于研发拓展精准、高效的科技手段,依托决策指挥系统、图像监控系统、应急基础信息系统、350兆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智能化警务指挥管理应用平台这“五大支撑”,建成了集指挥、调度、协调、通信、管理、监控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实战型指挥中心,实现了指挥模式由“层级式”向“扁平式”的转变,实现了 “智能可视化指挥”。

    “决策指挥系统是核心,由决策室、应急指挥大厅和新闻室3大功能区组成,从整体上保证了应急指挥处置工作的连贯、高效、便捷。决策室设有监控电视屏、电子白板触摸屏、16人会议坐席圆桌以及视频会议设备,可以适时调用现场监控图像和全市应急资源情况,为领导和专家开展会商决策提供了良好的设施保障。”曹力伟说。

    应急指挥大厅设有由40个55寸LCD液晶屏拼接而成的视频监控墙以及30个常规指调席、10个应急成员单位预留指挥席和4个指挥长管理监控席。多画面的视频监控墙和充足的工作席既保证了大规模、超强度的指挥调度需要,又兼顾了专业性指挥要求。新闻室设有新闻发布席以及摄像、录音和音视频传输等专业设备,并与市电视台光纤联接,实现了全市范围内的电视直播,为做好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提供了良好的实现途径。

    图像监控系统是大庆市的重点民生工程,2006年至今,共在全市广场街道、繁华地区、主要路口等公共区域建设监控探头11000余个,治安卡点监控系统659个,在“水电气”、危险品、金融、石油石化企业等重点单位、要害部位安装率达到100%。在此基础上,搭建起了以市应急指挥中心为一级监控中心,交警控制中心和分县局为二级监控中心的视频监控指挥网络,将视频图像、应急资源等信息全部直观地呈现在接警员和监控员的面前。制定下发了《大庆市公安机关图像监控系统建设管理应用规范》,通过分组轮巡监控、实时定点监控、区域多点监控、指定线路监控等方式,开展视频巡逻、智能调度和可视化指挥。公安部专家在验收评估时认为:大庆的图像监控系统体现了当前国际、国内的主流技术和发展方向,具有示范效应和推广价值。

    应急基础信息系统由应急资源信息库、警务综合平台、社会信息平台3部分组成。应急资源信息库整合关联了所有应急成员单位的处置预案、法律法规、救援队伍、专家小组、物资装备等应急资源基础信息。各指调席位能够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突发事件,自动调用系统中的资源信息,形成初步处置工作流程。警务综合平台几乎囊括了全市所有人口、案件、单位、场所等信息,具有信息留存、检索比对、自动生成、网上作业等功能,录入各类基础信息超亿条,为应急指挥处置提供了丰富的警务资源。社会信息平台通过整合社会各行各业信息资源,实现了与检法机关以及银行、电信、工商、税务、保险等部门双向信息共享,能够全面提升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和分析水平。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中,在不断完善有线通信、专网通信和紧急辅助通信手段外,还注重加强数字集群通信建设,建成了全国地市级第一个350兆PDT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并与升级改造后的指挥调度平台有机融合。实现了有线无线互通调度功能,调度台上的有线电话与350兆手持台可以直接互相呼叫,指挥人员可与处警民警实时保持联系,提高效率,确保安全;实现了短信处警功能,警情指令下达后,系统会立即自动提取并将警情要素信息以短信的形式发送至处警民警的对讲机上,有效缩短了警情传递时间,也确保了警员能够准确了解警情基本情况;实现了短信查询功能,民警在巡逻、检查、盘查等日常勤务中,用数字手持台编辑短信就可以在警务综合平台中查询到人员、车辆、在逃嫌疑人以及警员的信息,极大地提高了巡逻执勤民警在检查、盘查中的工作效率。系统开通以来,共使用查询功能50万余次。

    智能化警务指挥管理应用平台依托PGIS警用地理信息平台,全面优化了各系统平台的实战应用效果和管理水平,将大庆市范围内的公共区域探头、交通卡口、治安卡口、350兆数字终端、110接处警案件及各类指挥调度平台全面整合,实现了指挥调度的“一站式”和“扁平式”、可视化指挥。实现了前端有效监控设备的实时掌控,将原有监测轮巡手段从人工逐个调用监测变为系统自动监测,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对本地700余个监控前端的监测轮巡周期不超过1分钟。

    指挥中心重新设计了对全市监控前端的监测轮巡模式,改原来指挥中心全市统一轮巡模式为各分局独立监测轮巡的模式。实现了各类监控设备的实时调用和存储,原来高清设备数据的断流等问题在技术上得到根本解决,有效设备的历史监控数据得到全部存留,为案件侦查等工作提供有效辅助。实现了多个应用平台数据的同步共享,通过对服务器的关联整合以及各应用端口的接口对接,实现了数据采集端、系统管理端、应用显示端等多个平台数据的同步共享。勤务管理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大庆市应急指挥中心能够掌握知识产权,最大限度地实现设计开发维护自主化,随时随地可根据全市图像监控系统实际情况,进行系统升级优化,从而满足实战需要。

    不问归谁管,一律先受理再分流

    避免了处理突发事件时相关部门职责不清、相互推诿难题

    “要是没有大庆市应急指挥中心,我姐姐的命就没啦,这是一条救命热线啊!”回忆起前不久惊心动魄的急救场景,大庆市龙凤区居民田女士还万分激动:“那天,我接到姐姐电话称其厌世要自杀,马上赶过去却发现姐姐家的门被反锁,怎么敲都没人应答。我赶紧拨打了110,辖区民警几分钟就赶了过来,随之而来的还有联动单位开锁公司和120紧急救护车,破门入室发现姐姐已经割腕了,120救护车赶紧把她送往医院救治,因抢救及时,姐姐这条命算是救回来了。现在想想非常后怕,如果速度慢了,或是没想那么周到,人是救不回来了!”

    “大庆市应急指挥中心位于市政府的12楼,是政府的指挥中枢,代表政府行使指挥职能,市民只需要通过‘110、119或122’一键呼入,无论是报警、求助还是咨询,我们先不问归谁管,一律予以受理,然后再分流,应急指挥中心可直接指挥具备专业处置能力的公安、城管、卫生、水务、燃气、供暖等二级成员单位实施处置,既快速又专业,避免了过去职责不清、相互推诿的问题。应急指挥中心在全市范围内具有无可争议的指挥权威,‘有求必应’的承诺也不再是尴尬的空话了。”作为应急指挥中心的设计者和组建者,曹力伟说。

    随着大庆市应急指挥体制的全面理顺和各项工作机制的深入推进,“一种体制、五大支撑”的应急模式已经逐步完善成熟,应急指挥中心在处置突发事件、优化城市管理、服务公安指挥、为民排忧解难、合理分流非警务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开通以来,已累计受理各类群众报警、求助电话340万余个,通过指挥调动相关单位分类处理,共帮助群众解决“水电气热”问题和溺水、坠楼、自杀、危重病人急救等“急难险特”事项11万余件,群众感谢公安机关,感谢政府,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8.5%以上。

    先进的体制,高效的机制,凸显的成效,优质的服务,大庆市应急指挥模式得到了省委的肯定及更加广泛的认可,被一些地市学习借鉴。开通以来,共接待各类团体考察指导220余批次。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黑龙江大庆举办禁毒知识专题讲座
·黑龙江大庆:创新线索管理 实现初查率100%
·黑龙江省委政法委深入大庆杜蒙县开展
·大庆公安局长:九年批阅5612封 每封必有回声
·距离近了 办事快了 矛盾少了——大庆市社会管理工作“新招”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