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派式一级处警”指挥模式提升处突能力
实现应急指挥中心就近调动动态巡逻警力应对即发性案件、事故
打击犯罪、维护治安、解民危难一直是公安机关的主业,是110不变的宗旨。应急指挥中心的建成开通,从政策层面、保障层面、运转层面带来了质的变化,公安指挥工作也随之“更上一层楼”。吸收了一些政府应急部门工作人员后,指调队伍由原来的52人扩充到150人,有效杜绝了警情较多导致的“排队等待”问题,提高了接警质量,满足了群众需要。在实行了“三警捆绑、网格化管理、动态式勤务”工作模式的同时,应急指挥中心还修订下发了《公安机关处警工作规范》,进一步完善了公安机关处警要求、处警模式、现场处置措施等内容,公安机关动态处警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民警10分钟内到达现场比例由原来的20%提升到现在的70%。开通以来,通过快速反应抓获各类现行违法犯罪嫌疑人7911名。
大庆市应急指挥中心借助先进的系统平台,实现了指挥模式向 “扁平化”的转变。2013年2月18日,应急指挥中心实行了“直派式一级处警”指挥模式,对即发性案件和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等案(事)件警情,应急指挥中心直接通过警务指挥平台和350兆对讲机向就近或动态巡逻警力下达指令,大幅度提升了公安机关处置紧急突发案(事)件快速反应、快速集结、快速处置的能力。运行一年多来,应急指挥中心共解救轻生人员220余名,破获现行犯罪252起,抓获现行犯罪人员335名。
应急指挥中心不仅是指挥中枢,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还延伸了防控触角,共设置了一级、二级、三级治安卡点170余处,使违法犯罪时时处于防控之中。2012年11月,为进一步加强城市防控和油田保卫工作,在全市主要出入口建立了8个公安执勤室作为一级卡点,履行区域巡逻、盘查设卡、查处犯罪等职能,城市防控和油田保卫水平显著提升。2013年,各公安执勤室共检查涉嫌违法犯罪车辆78000余辆,盘查可疑人员8500余名,查处各类违法犯罪9900余起,收缴原油2000余吨。
作为社会治安“晴雨表”,应急指挥中心充分发挥优势作用,建立起了刑事警情研判机制,针对社会治安形势和各类警情的发案规律特点,不定期编发研判信息,为公安实战单位有针对性地开展打防工作提供了即时、快速的警情信息支撑。4年多来,应急指挥中心通过警情信息分析,服务公安实战单位成功打掉犯罪团伙52个、间接破案11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70余名。
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改变工作。随着大庆市应急指挥中心350兆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管理应用的不断深入,警察队伍管理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明确了公安民警上班开机、执勤报备、派警绑定、到场定位、离场复备等工作要求,并对上班备勤民警进行全时段定位管理,确保辖区巡逻防控处置力量不漏管、不失控。指令下达后,指挥中心能实时了解到民警的工作状态,是正在路上,还是已经到达现场,或是处置结束返回途中。有的民警笑称:“现在就像被戴上了 ‘紧箍咒’,巡逻几圈领导都知道!”
指挥模式由“层级式”变为“扁平式”
依托决策指挥系统等“五大支撑”,实现“智能可视化指挥”
“你已经被包围了,把刀放下。”2013年12月23日上午,系列持刀抢劫犯罪嫌疑人张某刚刚抢劫完路人,就被40多名警察重重包围,最终束手就擒。原来,就在张某持刀作案的同时,应急指挥中心已经通过监控将其锁定,并通过指挥系统和350兆PDT数字集群通讯系统迅速调集周边警力,将其合围抓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早在2009年开通之初,大庆市应急指挥中心就以市公安局党委“扁平式指挥,精细化管理”为核心理念,紧盯科技成果发展及其市场应用,致力于研发拓展精准、高效的科技手段,依托决策指挥系统、图像监控系统、应急基础信息系统、350兆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智能化警务指挥管理应用平台这“五大支撑”,建成了集指挥、调度、协调、通信、管理、监控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实战型指挥中心,实现了指挥模式由“层级式”向“扁平式”的转变,实现了 “智能可视化指挥”。
“决策指挥系统是核心,由决策室、应急指挥大厅和新闻室3大功能区组成,从整体上保证了应急指挥处置工作的连贯、高效、便捷。决策室设有监控电视屏、电子白板触摸屏、16人会议坐席圆桌以及视频会议设备,可以适时调用现场监控图像和全市应急资源情况,为领导和专家开展会商决策提供了良好的设施保障。”曹力伟说。
应急指挥大厅设有由40个55寸LCD液晶屏拼接而成的视频监控墙以及30个常规指调席、10个应急成员单位预留指挥席和4个指挥长管理监控席。多画面的视频监控墙和充足的工作席既保证了大规模、超强度的指挥调度需要,又兼顾了专业性指挥要求。新闻室设有新闻发布席以及摄像、录音和音视频传输等专业设备,并与市电视台光纤联接,实现了全市范围内的电视直播,为做好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提供了良好的实现途径。
图像监控系统是大庆市的重点民生工程,2006年至今,共在全市广场街道、繁华地区、主要路口等公共区域建设监控探头11000余个,治安卡点监控系统659个,在“水电气”、危险品、金融、石油石化企业等重点单位、要害部位安装率达到100%。在此基础上,搭建起了以市应急指挥中心为一级监控中心,交警控制中心和分县局为二级监控中心的视频监控指挥网络,将视频图像、应急资源等信息全部直观地呈现在接警员和监控员的面前。制定下发了《大庆市公安机关图像监控系统建设管理应用规范》,通过分组轮巡监控、实时定点监控、区域多点监控、指定线路监控等方式,开展视频巡逻、智能调度和可视化指挥。公安部专家在验收评估时认为:大庆的图像监控系统体现了当前国际、国内的主流技术和发展方向,具有示范效应和推广价值。
应急基础信息系统由应急资源信息库、警务综合平台、社会信息平台3部分组成。应急资源信息库整合关联了所有应急成员单位的处置预案、法律法规、救援队伍、专家小组、物资装备等应急资源基础信息。各指调席位能够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突发事件,自动调用系统中的资源信息,形成初步处置工作流程。警务综合平台几乎囊括了全市所有人口、案件、单位、场所等信息,具有信息留存、检索比对、自动生成、网上作业等功能,录入各类基础信息超亿条,为应急指挥处置提供了丰富的警务资源。社会信息平台通过整合社会各行各业信息资源,实现了与检法机关以及银行、电信、工商、税务、保险等部门双向信息共享,能够全面提升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和分析水平。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中,在不断完善有线通信、专网通信和紧急辅助通信手段外,还注重加强数字集群通信建设,建成了全国地市级第一个350兆PDT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并与升级改造后的指挥调度平台有机融合。实现了有线无线互通调度功能,调度台上的有线电话与350兆手持台可以直接互相呼叫,指挥人员可与处警民警实时保持联系,提高效率,确保安全;实现了短信处警功能,警情指令下达后,系统会立即自动提取并将警情要素信息以短信的形式发送至处警民警的对讲机上,有效缩短了警情传递时间,也确保了警员能够准确了解警情基本情况;实现了短信查询功能,民警在巡逻、检查、盘查等日常勤务中,用数字手持台编辑短信就可以在警务综合平台中查询到人员、车辆、在逃嫌疑人以及警员的信息,极大地提高了巡逻执勤民警在检查、盘查中的工作效率。系统开通以来,共使用查询功能50万余次。
智能化警务指挥管理应用平台依托PGIS警用地理信息平台,全面优化了各系统平台的实战应用效果和管理水平,将大庆市范围内的公共区域探头、交通卡口、治安卡口、350兆数字终端、110接处警案件及各类指挥调度平台全面整合,实现了指挥调度的“一站式”和“扁平式”、可视化指挥。实现了前端有效监控设备的实时掌控,将原有监测轮巡手段从人工逐个调用监测变为系统自动监测,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对本地700余个监控前端的监测轮巡周期不超过1分钟。
指挥中心重新设计了对全市监控前端的监测轮巡模式,改原来指挥中心全市统一轮巡模式为各分局独立监测轮巡的模式。实现了各类监控设备的实时调用和存储,原来高清设备数据的断流等问题在技术上得到根本解决,有效设备的历史监控数据得到全部存留,为案件侦查等工作提供有效辅助。实现了多个应用平台数据的同步共享,通过对服务器的关联整合以及各应用端口的接口对接,实现了数据采集端、系统管理端、应用显示端等多个平台数据的同步共享。勤务管理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大庆市应急指挥中心能够掌握知识产权,最大限度地实现设计开发维护自主化,随时随地可根据全市图像监控系统实际情况,进行系统升级优化,从而满足实战需要。
·黑龙江大庆举办禁毒知识专题讲座
·黑龙江大庆:创新线索管理 实现初查率100%
·黑龙江省委政法委深入大庆杜蒙县开展
·大庆公安局长:九年批阅5612封 每封必有回声
·距离近了 办事快了 矛盾少了——大庆市社会管理工作“新招”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