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消防总队研究破解农村消防难题的“五条措施”,切实改变广大农村村寨抗御火灾能力弱的现状,有效遏制农村火灾事故多发、高发的势头。
首先,摸清农村火灾防控基础信息。省消防总队发动力量对各个村寨消防安全基本情况进行调研,按照规模、分布、人口、火灾危险性、重要程度等进行分类(特别是旅游文化村寨),对村民居住数量、道路通行、消防水源、房屋耐火等级、消防安全状况等情况进行登记,建立台账,掌握数据,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火灾防控工作提供准确参数和依据。
其次,分析评估农村消防安全形势。在政府主导下,省消防总队针对当地农村消防安全形势,做一次严密的分析研判评估。针对评估报告提出的问题,报请政府制定农村消防工作计划,进行阶段分解,明确、细化目标和时限,解决“做什么”的问题。明确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责任务,解决“怎么做”的难题。建立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主导,乡(镇)人民政府具体实施,解决“谁主导”的问题。
同时,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建管模式。省消防总队树立“防”字当先理念,将消防安全涉及的改造内容与相关行业部门、系统工程项目进行捆绑,解决“六改”工程施工标准不高,公路只通村不进寨、电网只到家不入户、电气线路只敷设不穿管等问题。对现有连片村寨进行分隔,开辟防火隔离带,实现“大寨变小寨”;通过涂刷防火涂料、砖墙取代木壁、房顶盖瓦等方式,逐步改造房屋结构,严格限制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立足于防止寨火蔓延以及寨火山火交互,强化消防基础设施和人防救灾力量的建设。
并突出抓好重点村寨火灾防控。省消防总队借助和发动基层组织和社会力量,依托网格化管理模式,督促乡镇、派出所定期对类似大寨、古城以及发生火灾后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和人员伤亡等重点区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和消防宣传教育,发动驻村干部、派出所巡警、巡防人员、村民等每日进行消防安全巡查,建立健全常态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机制。建立信息报告、分级备案和逐级督促工作模式,抓好重点区域的火灾防控工作。
另外,切实落实各级消防安全责任。省消防总队深入贯彻实施新修订的《贵州省农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贵阳市、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等市(州)推动政府将农村消防安全管理纳入立法计划,制(修)订出台农村消防工作条例或管理标准。没有立法权的市(州)制定出台加强农村消防工作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健全责任追究体系,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将农村消防工作纳入各级纪委、监察、督察等工作范畴,对责任不落实、工作开展不力的实施通报、督办、追责。对组织领导不力、工作不到位导致火灾事故发生的政府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单位和人员进行责任倒查,严肃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