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播报

【理论视点】中央政府首次晒出“权力清单”

2014-02-21 10:36:3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长安网综合 

     为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国务院日前决定,向社会公开国务院各部门目前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清单,以锁定各部门行政审批项目“底数”,接受社会监督,并听取社会对进一步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意见。

  中央政府首次“晒”出权力清单、亮出“权力家底”,更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

        开门搞改革 推动简政放权

  所谓“权力清单”,通俗地说,就是要把各级政府和各个政府部门所掌握的各项公共权力进行全面统计,并将权力的列表清单公之于众,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的决定,就是为了给行政权力打造一个制度的笼子,使之科学有效运行。这个笼子以法律法规为材质,置于阳光下接受监督。李克强总理此次重申建立各级政府的权力清单制度,这表明坚定不移推进政府改革、继续推进简政放权、坚持依法制权的决心和高度自觉,释入出了进一步推进政府改革和廉政建设的一个重大信号。

  专家:推进多年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长久以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过程中存在“家底不清”的问题,简政放权常常是这边减、那边增,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甚至变成“数字游戏”。

中国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不断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多次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此次印发的通知要求,各部门公开本部门目前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清单,“不得在公布的清单外实施其他行政审批”,“坚决杜绝随意新设、边减边增、明减暗增等问题”。

杜绝“明放暗不放”增强市场活力

一年多来,本届政府已分五批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等事项,但“边减边增”的轮回和“明放暗不放”的问题始终令人担忧。在业内专家看来,此次要求各部门公开权力清单,正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推出的配套和升级政策。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周志忍表示,通过制定审批事项清单并向全社会公开,企业和单位等可依据清单对政府部门进行监督,可以有效限制政府部门权力,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简政放权。“当前我国的许多审批都是准入审批,这导致一些创业者在创业初期要经历大量的审批程序,行政审批减少和规范后,企业办事儿会更加方便快捷,大家的创业热情会被激发,将为市场增加更多的活力。

    防止既得利益部门不肯“割肉”

   规定要求,各部门要认真收集并研究清单公开后各方面提出的意见,进一步加大取消或下放力度。专家表示,改革进入深水期后,容易改的已经改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在这个阶段,就要集合各方智慧,精简出真正需要审批的项目,而向社会亮出“权力家底”就是开门搞改革,是对改革的深化。

   “公开不是最终目的,公开是为了让百姓、企事业单位进行反馈,这些项目该不该由政府审批,以及如何才能让审批更加便捷高效。公开,也有利于防止部门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而不肯"割肉"。”

    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题作了报告。他强调,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扎实做好经济体制改革各项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 [详细]

“负面清单”简政放权成地方政府工作报告重点

    在新近出炉的2014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简政放权被无一例外地作为重点陈述。可以预见,地方政府将在2014年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步伐,继续向市场、向社会、向个人、向下放权。多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对审批事项施行负面清单管理,清单之外零审批。

案例:企业“跑手续”原来1年现在1个月

  “过去市区两级‘审批来回跑,盖章上百个’,现在是‘保姆式服务’,企业办事有尊严。”说到在辽宁省鞍山市办理行政审批手续的变化,台企员工徐彬雄感受强烈。    

记者在鞍山采访了解到,通过下放经济管理权限,鞍山市政府部门行政审批速度明显提升,企业跑项目、办手续的时间大大缩短,部分地区甚至创下将分散在各环节总计超一年的审批周期缩短至30个工作日的速度佳话。

    将权力关入透明的制度之笼
     对于普通公众而言,“权力”一词虽然熟悉,但又很抽象。专家表示,其实,行政审批就是政府部门权力的直接体现,而此次国务院各部门公开这个目录,就是要把中央政府的权力以清单的形式向社会公开,在阳光下“晒一晒”。让权力真正在阳光下运行,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阳光行政:推进政府职能建设

    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是我们党和政府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制度措施,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改善政府形象的重要保证,是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进步的基础,这对于建立健全预防腐败体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具有重要意义。公开行政权力透明运行,实行阳光行政,按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推进政府建设,服务人民群众,是党和政府给群众的一种权力和义务,要建立一个负责任的政府、为民的政府、廉洁的政府,必须使行政权力公开透明,取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让人民群众进行监督。

    行政机关依法行使权力

    从依据到决策、执行、结果实行全过程动态公开,实现阳光行政,以便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一方面政府要加大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建设力度,包括公开的制度、方法、程序、结果,并对各级政府工作做好宣教工作,保证工作人员在实行阳光行政中,不违纪、不违法,做好党和政府忠诚卫士,当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另一方面,要把政府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政策公开于社会,介绍给大众,真诚实现民主监督,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实践证明,实行权力清单制度,让百姓了解法律法规规定公职人员应如何行使权力以及实际上如何行使权力,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民主权利,使群众能够效地监督公职人员行为。同时,实行权力清单制度,使政府体系上下层级、各级政府之间事权划分泾渭分析,让政府掌握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权力呈现在阳光下,有利于强化政府的内部监督。

    用制度规范权力

    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意味着以公开、透明的方式详尽规定权力运行的边界、权力运行的程序与流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用制度来规范权力,使不作为、晚作为、乱作为、依法不作为以及以权谋私等各种乱象在阳关下无处藏匿,使权力得到有效的监督。

截至2月20日晚10时,据记者统计,除了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外,75个国务院部门中,有47个部门公布了目前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占总数的62.7%。这47个国务院部门共保留了1031项行政审批事项。(数据来源:新京报)

 

 

        权力清单:如何从公开到规范

    权力清单将成制度

   专家表示,建立各级政府的权力清单制度,实际是要求政府转变职能,处理好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激发市场活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这是“深化改革”在政府管理体制方面的真正落实。

    “从源头上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审批门槛、激发市场活力,让能做的人都能够有参与的渠道和可能,这实际是对政府管理效能、公共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董克用说,这不仅要提高事前审批的效率,更要求在事中、事后监管中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

   健全政府职责体系

   南开大学副校长朱光磊教授表示,所谓构建政府职责体系,就是一个层级一个层级、一个部门一个部门、一项一项把政府的行政审批、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责和监管方面的职责等一一理清楚,分解到位,立法确认。

    朱光磊表示,各级政府都应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下做该做的,放不该做的,最终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和现代政府发展规律的政府职责体系。

    规范运行和便民高效 着力减少运转环节

    对保留的行政权力,按照规范运行和便民高效的原则,着力减少运转环节,明确和强化责任,研究确定运行程序、办理期限和承办机构,编制履职流程图。履职流程图原则上按职责类别编制,但同类职责中存在关键性差异的项目单独编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程序的,依法编制流程图;没有明确规定的,按照便民原则编制。履职流程图的重点,是通过标准化管理的“刚性效应”,规范自由裁量权,防止制度在执行环节变形走样。

   建立对违规用权的监督问责机制

   权力意味着责任,行政权力应当授之有据、行之有规、错之有责。公布政府部门的权力清单,也就同时公布了其责任清单。为保证权力与责任的对等性,还要建立对违规用权的监督问责机制,以防止行政权力肆意膨胀、为所欲为,出现异化。为此,要完善问责程序,公开问责过程,明确问责主体和对象,切实增强行政问责的可操作性,从而营造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要赔偿的浓厚氛围。

    行政审批改革还剩哪些硬骨头

     隐性审批

   民革上海市委在今年上海两会指出,一些地方政府通过设立扶持项目、评奖评优项目、命名挂牌项目等进行公共资源的政策性分配。这类评选项目设定实际上是隐性审批设定。隐性审批往往做着干预微观经济的事情。

   中介服务

  更加隐蔽而顽固的是行政审批中的第三方“中介服务”。这些由第三方机构完成的评估评审事项,虽然不属于政府审批范畴,但一定程度上使审批“提速”效果打了折扣。不少企业人士呼吁,应规范行政审批的第三方中介服务,一方面要摸清究竟有多少审批前置中介服务项目。另一方面,打破部分中介机构的垄断经营局面。

    做减法的空间不断缩小

   随着行政审批改革的不断深入,纳入目录管理的审批职权一般有法律支撑,审改工作做减法的法制空间不断缩小,这是各地审改面临的共性问题。

【平安课堂10】爱情骗子来袭 如何越过陷阱

权力清单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这项新的探索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最终形成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行政权力运行体系,打造“有限、有为、有效”的现代政府,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理论视点:策划/闫天舒 (中国长安网出品)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