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贵州松桃创新大调解格局

2014-02-20 15:31:2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生活报 

  近年来,贵州松桃自治县以“靠富裕群众减少矛盾,靠组织群众预防矛盾,靠服务群众化解矛盾”为导向,以“稳定促进发展,以发展维护稳定”为目的,以依靠群众为根本,以解决民生为目标,坚持发展与稳定并重、富民与安民共进,创新大调解格局,全面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实现了社会稳定和谐。

  “群众工作”平台,积极化解矛盾

  “我们依托县、乡镇、村(社区)建立‘三级’服务工作平台,建立群众工作部(站、室)和县调解中心(综治工作中心、站),以解决信访、民生问题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根本,着力深化社会矛盾化解。”松桃自治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县公安局局长石俊民介绍说。在健全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上,该县依托县乡村三级“群众工作”组织平台,建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作用,积极化解矛盾,防止矛盾激化,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

  在促进矛盾化解工作中,该县不断创新矛盾调解方法,推行“因案施策,分类化解”策略,做到“五到位”,即诉求合理的解决到位、特殊困难的帮扶到位、缠访闹访的转化到位、违法上访的处置到位、工作失职的追究到位。对“无头案、钉子案、骨头案”等特殊疑难信访个案,该县实施适度救助,坚守政策法规底线,做好相关人员的思想疏导工作,确保矛盾得到化解。

  实际工作中,该县推行“三家”工作法,把上访群众当“家人”,把上访矛盾当“家事”,把调解工作当“家业”。“对排查未化解的矛盾纠纷和信访突出问题,我们成立‘上级交办案件、涉法涉诉、城镇建设、林木林地纠纷、民生问题、投资环境问题’六个化解工作组,认真落实‘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个时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要求,全力维护好、实现好群众的合法权益。”石俊民告诉记者。该县创新“五老”调解法,充分发挥“五老”(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老战士、老教师)群众基础好、人生阅历丰富、熟知乡风乡俗的优势,参与化解矛盾纠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官民互访”,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为抓好三级联防调解,松桃自治县在村级(社区)设立说事室,乡镇设立接访中心,县里面设立信访矛盾调解中心,实现信访接待从“叫你住嘴”转变为“请你讲话”的目的,切实做到“六心”,即接待受理要细心、调处化解要热心、听取意见要诚心、说服教育要耐心、与矛盾纠纷上访要交心、处理问题要出于公心。

  在畅通信访渠道方面,该县开展“县委领导”大接访、领导干部大下访、政法部门大巡访、乡村干部大走访”的“四访”活动。该县委、县政府四大班子,坚持每月参加一次坐班接访,让群众按“菜谱点菜”,选择认为可以解决自己问题的县领导接访,实现由“民访官”到“官民互访”的方式转变,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对于积案的化解,该县积极开展信访积案清理化解、信访突出问题大排查活动。对重大疑难信访案件,严格按照“七个一”化解机制(一件积案一个包案领导、一个工作班子、一套化解方案、一套稳控措施、一个化解结果、一个效益评估报告)和“一人一策、一事一策”的工作原则,因案施策,因势利导,实行领导包案下访,包问题解决,由“拖你到死”向“事要解决”转变。按照该工作原则,该县成功化解冷水乡赵家沟村群众采矿造成地质塌陷、水源枯竭要求搬迁等问题。据悉,2013年,该县投入解决信访积案资金59万元,共排查各类信访积案63件,化解52件。

  工作中,该县依托社会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化解矛盾,以“进农家、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助民富、促发展”为活动载体,以建立民情档案为突破口,乡、村、组干部在网格内集中性与经常性入户走访,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实现动态信息准确化,使每个网格工作人员能及时收集到群众亟待解决的矛盾纠纷问题和困难,从源头上预防各种矛盾的发生,同时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问题第一时间进行调处,解决了因调节不及时导致矛盾升级的问题。

  据统计,2013年,该县共排查矛盾纠纷2584件,成功化解2475件,化解率达95.8%;县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受理接待群众来访518批1183人次,与去年同期621批1428人次相比呈下降趋势。

  风险评估,源头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

  为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松桃自治县建立联调、联防、联接、联动的“四联”机制。该县建立了律师、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者参与调处矛盾纠纷机制;健全完善了县、乡镇、综治工作中心和村(居、社区)综治工作站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建立了黔湘渝边区协作联防联调工作机制;建立以公安、派出所民警为主体,乡镇(村)治安联防队为骨干、群防群治队伍为补充的治安防控网络。积极发挥“十户联防”、“治安联防”、“义务联防”的作用,开展行之有效的防控活动,从而预防和减少不和谐因素的产生。

  “在建立联接机制方面,只要群众来信来访,由调解中心接待室统一登记,指定相关责任部门现场办公,及时处理,防止信访、调解两张皮、互相脱节问题的发生,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据石俊民介绍。该县按照“整合资源、专题联动”的要求,不断完善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衔接运行机制,使三大调解相互融合、互相衔接、互为补充,实现资源共享,拓展调解新领域。

  在矛盾纠纷排查上,该县注重抓早、抓小、抓苗头,坚持矛盾纠纷县月排查,乡镇、村(社区)半月排查,敏感时期一天一排查,一月一分析,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滚动排查机制,及时掌握不稳定因素和苗头问题,做到防范于未然,把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松桃自治县花鼓大道是该县“一轴、两翼、三区”发展格局中的一翼。大道设计里程10.6公里、双向8车道、总投资10亿元,预计工期12个月。需征地5938亩,拆迁房屋168户43000平方米,迁坟1525所,涉及蓼皋、太平营两个乡镇9个村(社区)15个多民族村民组14000余人。建成的花鼓大道对舒缓城区的交通压力、改善群众的生活、促进城镇化建设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自2013年3月19日开工建设以来,按照“民生为上、和谐为先”的工作理念,大道征拆工作“一路顺风”,未发生一起因征地拆迁问题引发的群体性案(事)件和安全责任事故。

  “花鼓大道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是我县认真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做好矛盾纠纷的源头预防和排查的结果。”石俊民介绍。该县按照“风险评估先行、防范化解联动、建设与调解并进、发展与稳定统筹”的风险评估模式,围绕“项目要推进、矛盾要解决、群众得实惠”的目标,坚持“评估紧跟项目走、防范紧跟风险走、调解紧跟进度走”,对可能引发影响社会稳定或危及公共安全的情况进行先期评估、先期预防、先期化解,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和重点工程,做到“一户一方案、一事一评估”,对评估出来的不稳定因素采取一个问题、一名领导干部、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做法,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法律武器,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纠纷

  在广大农村,很多矛盾纠纷都与村民缺乏相关法律知识有直接关系。为提高群众的法律法规意识,形成“学法、知法、懂法”的浓厚氛围,松桃自治县县委政法委组织相关部门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

  该县在各村(社区)采取召开党员会、村干部会、群众会等形式加强对群众进行“六五”普法宣传,组织群众认真学习各种法律法规;采取悬挂标语、制作展板、散发传单、以案释法、上法制课、发放法律手册等方式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广泛宣传。

  “人民调解员运用劝说开导、思想教育、宣讲法律等手段,使一些矛盾纠纷当场就得到有效化解。”采访中,松桃自治县司法局局长龙新胜告诉记者,通过普法宣传教育,增强了广大群众的文明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依法办事,自觉运用法律来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纠纷,自觉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有效减少了纠纷的产生和矛盾的激化。

  通过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松桃自治县人民群众安全感连续7年达90%以上;2009年5月,该县被中央综治委命名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2013年5月,该县再次被中央综治委再次命名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贵州福泉强化“四项措施”保障运输
·[视频]贵州瓮安:大雪困客车 交警接力护送
·贵州余庆县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法进乡村(社区)”活动
·贵州公安厅严厉打击涉黄违法犯罪
·贵州开展严打卖淫嫖娼专项行动
·2013贵州“最美政法干警”座谈会召开

·2013贵州“最美政法干警”座谈会召开
·贵州政法委书记检查除雪保畅工作
·贵州遵义:要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贵州贵阳:为打造贵阳“升级版”凝聚力量
·贵州六盘水:把群众观点贯穿检察工作全过程
·贵州检察院:加强基层执法规范化标准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