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江苏

江苏1729件法治惠民实事提升社会认可度

2014-02-18 09:30:2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江苏法制报 

    深化“法律服务进万家、法律援助进万家”等法治惠民“十进万家”活动,连云港市不断推动事关民生的法律法规落实到位;

    淮安市把服务民生作为法治建设工作的出发点,着力提升法治维权中心服务能力;

    宿迁市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重点整治医疗市场秩序,

    ……

    2013年,我省各地各部门坚持民生导向、问题导向,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共实施法治惠民实事工程1729项,重点涉及规范市场行为、公众安全、征地拆迁、教育收费、医疗卫生、权益保障、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交通文明等领域,有力提升了法治江苏建设的社会认可度。

    为确保法治惠民实事项目顺应群众意愿、符合群众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通过组织“法治实事群众点题”问卷调查,结合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分析,确定法治惠民实事项目。

    省交通厅在全省交通系统开展了“礼让斑马线,文明我先行”活动,省民政厅重点在全省农村社区推进“政社互动”,省经信委则在全省大中型企业开展了“法治惠企”工程。

    各省辖市在实施法治惠民工程中更是各具特色。南京市以规范市场秩序为抓手,确保亚青会成功举办;苏州市连续多年开展“关爱民生法治行”活动,以此提升法治建设的社会认可度;徐州市针对老百姓反映的行政机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深入实施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着力提高行政效能,推进权力运行公开透明;镇江市建立劳动关系监测网络和劳资矛盾预警系统,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各地召开法治惠民实事工程新闻发布会,邀请市民参与和监督。发布会上,各地电视台和门户网站对发布会进行全程视频直播,法治惠民实事项目承办单位负责人分别对项目作具体介绍,并向社会各界作出“向人民承诺、请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的庄严承诺。

    法治成效请群众评判,由民意调查中心开展第三方电话测评,让广大人民群众对法治惠民实事项目的实施进行评议打分,测评结果纳入法治建设考核。同时,还通过其他形式征询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让人民群众对本地法治建设拥有更多的话语权,确保以社会是否认可、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法治建设的最终评判依据。

    为了促进法治惠民工作常态化,全省各地坚持对法治惠民实事工程实施项目化管理,逐个研究项目实施方案和相关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单位和进度要求,定期检查,确保各项工作严格按时序推进和完成。相关协办单位主动协作配合、积极支持,形成法治惠民实事齐抓共管的格局。各级依法治理办公室每年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治建设监督员和新闻媒体代表开展专项检查,对每件法治惠民实事承办的进展情况、完成效果进行实地查看,跟踪督查,确保承办工作取得全面进展。

    各级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执法公信力进一步提升,政务环境更加优化。全省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刑事发案率逐年下降;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有效落实,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全省政法系统公平正义有效体现,法院系统深化司法公开,2279个科技审判法庭全部实现庭审同步录音录像、同步记录、同步显示庭审记录,全年共举行庭审视频直播920多场次,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125434份。全省检察机关对一批涉及“地沟油”“毒生姜”“假羊肉”等危害健康的重点案件重拳出击,努力保卫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全年共批捕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和假药犯罪嫌疑人114人,查办群众身边的职务犯罪1400件1709人。省公安厅会同省法院、检察院、财政厅积极落实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先后对10多名刑事被害人实施救助,救助金额近100万元。

    据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数据显示,全省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满意度接近90%。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江苏去年法治惠民办实事一千七百二十九项
·深圳福田:法治惠民的生动实践
·江苏宿迁多项措施推进法治惠民
·江苏省法治惠民推出实事
·天津:法治惠民生 社区创和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