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行政工作更加阳光透明,法律服务更加优质高效,普法宣传更加贴近群众,法治文化更加鲜明浓厚,是全省司法行政系统贯彻落实《依法治省纲要》的目标任务
日前,四川省司法厅下发贯彻落实 《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实施方案,号召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积极贯彻落实依法治省各项目标任务,继续深化服务群众 “八件实事”。通过信息公开、执法规范铸造社会公信力,通过完善服务、深入普法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通过整合资源、队伍建设确保全系统推进依法治省工作落到实处,六大关键词成为引领未来我省各级司法行政部门深入开展依法治省工作的“指南针”。
关键词一:信息公开
权力依法规范 业务网上运行
根据方案,未来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将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办事流程,不断完善“服务群众六项承诺”制度,加强司法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平台建设。
深化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健全信息公开制度,落实信息公开责任。加快建设涵盖各项司法行政业务的应用系统、综合保障系统和信息公开系统,广泛实行网上办事、网上服务。
关键词二:规范执法
细化工作流程 明确执法责任
方案提出,要按照“信念要坚定、干警要干净、队伍要纯洁、执法要公正”的要求,切实完善监狱执法工作,建立刑罚执行信息查询公开系统,严格依法规范减刑、假释、保外就医评价体系和程序,细化工作流程,明确执法责任;切实完善戒毒执法工作,建立健全戒毒人员管理教育、戒毒治疗、生活卫生、诊断评估、康复回归等工作规程和相关制度。
加强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社区矫正接收、管理、考核、奖惩、解除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建立健全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机制,推进刑释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强制隔离戒毒所、民政精神卫生机构、艾滋病致孤儿童安置救助指导中心、工读学校、法制教育学校等特殊人群安置场所建设。
关键词三:完善服务
健全体系 专项服务外来企业
方案要求,要健全完善律师、公证、司法鉴定、基层法律服务等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法律服务市场监管,完善违法违规执业惩戒制度,健全完善相关从业人员职业档案和不良执业记录披露制度;推动完善律师执业权利保障和救济机制;进一步提高民族地区法律服务工作水平。
在服务外来企业上,方案提出,要及时协调处理外来企业投诉,为外来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营造投资兴业的良好法治环境。
关键词四:整合资源
纠纷协作调解 法援门槛降低
方案提出,要加强与人民法院、行政部门、社会群团组织联系协作,完善矛盾纠纷联防联控联调联动机制。推动建立资源纠纷、医疗纠纷、交通事故、证券期货、保险合同、劳动合同等各类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
在法律援助工作中,要简化受理程序,推行“一站式”服务。充分运用“1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服务网络,切实发挥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的职能作用。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增加法律援助事项,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实现应援尽援。
关键词五:深入普法
宣传因地制宜 教育因人而异
方案提出,要深入贯彻实施普法规划,开展法律进机关、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寺庙、进企业、进单位活动;建立健全普法教育评估考核和激励机制。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务求实效”的原则,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用通俗易懂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法律知识。
要加强对重点对象的法制教育。针对青少年群体,坚持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网络作用;对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利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春节集中返乡、外出劳务技能培训等时机,在车站、码头、工地、厂矿、社区集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面向残疾人、失地农民、城市流动人口、下岗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积极开展以改善民生、依法维权为重点的法律法规宣传。
推进法治创建 打造法治品牌
要深入开展法治创建活动,全面开展法治市(州)、法治县(市、区)、法治乡镇(街道)和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推进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单位)、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和诚信守法企业等创建活动。
要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和法治文化作品的创作与推广,结合地域实际,建设一批法制公园、法制广场、法制长廊、法制板报或法制文化景区等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特色亮点工程,努力打造四川法治文化特色品牌。
关键词六:队伍建设
开展教育培训 强化履职能力
开展法治思维、法治理念和依法行政的教育培训,着力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开展执法纪律和规范执法行为的教育培训,着力提升监狱、戒毒人民警察队伍专业化、规范化执法水平。开展公务员职业道德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着力提升机关干部依法办事、规范执法的能力。 本报记者 赵文
·四川司法厅:保外就医 谁签字谁负责
·四川司法厅厅长调研时要求规范刑罚执行
·四川司法厅长:律师办案不公 一经查实一定严处
·四川:司法厅长慰问离退休老教师
·四川司法厅副厅长到新华劳教所督导群教活动
·四川司法厅为千余川籍民工讨薪提供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