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江苏

江苏多元监督带病批诉无所遁形

2014-02-12 08:56:4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去年办诉讼监督案7043件全面实时防范冤假错案

江苏多元监督带病批诉无所遁形

□ 漫画/高岳

防止冤假错案,不仅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严格把握证据标准,切实把好审查逮捕、起诉关,还要着力监督纠正有案不立、量刑畸轻畸重等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突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抗诉、检察建议等监督手段,加强对生效裁判、调解书和执行中违法情形的监督,真正形成多元化监督格局

随着新刑事诉讼法、新民事诉讼法的施行,强化诉讼监督、防止冤假错案,日益成为检察机关严守司法公正底线的一项重要法律职责。

2013年,江苏检察机关办理诉讼监督案件7043件,从刑事案件侦查、审判、刑罚执行,到民事行政诉讼、执行过程,通过积极采取各种检察监督举措,带病批捕、带病起诉、久押不决乃至虚假民事诉讼、错误民事裁判等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的错误、纰漏,在法律面前无所遁形。

点滴个案彰显出的公正意识、人权意识,群众看在眼里。江苏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徐安2月11日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2013年,人民群众对江苏省检的满意率达到96.8%,检察监督在维护司法公正,树立法治信仰,助推依法治国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树立五大意识加强监督

2013年6月4日,一起涉嫌危险驾驶罪的案件引起宜兴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史瑞注意:犯罪嫌疑人蒋某的讯问笔录中,除姓名外,家庭住址、所从事职业等简单问题都回答不了。卷宗里还有一份法医精神病鉴定意见书,认定蒋某因交通事故导致脑外伤性精神障碍。

史瑞凭着多年办案经验提出一个设想:虽然是醉酒驾驶触犯刑法,但事故却使蒋某成为一名精神病人。

该院随后向宜兴市法律援助中心发出《提供法律援助通知书》,并联系承办民警,询问了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传唤取保候审中的蒋某后,检察官确认其已患精神病。经该院集体研究决定,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建议公安机关撤案。

镇江市丹徒区某电子厂职工王某,因身体不适请假去医院看病,却在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身亡。王某的丈夫孙某向人社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走上了漫长诉讼路。

该案进入民行监督程序后,江苏省检认为,王某在工作过程中发生身体不适而请假看病,且办理了请假手续并经过批准外出,在看病途中遭遇事故,显然与工作有关,应认定为工伤,遂向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抗诉。后经江苏高院审理,撤销了丹徒区人社局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书,责令其重新作出工伤认定。

据介绍,2013年江苏检察机关共办理诉讼监督案件7043件,其中监督立案192件,撤销94件,纠正漏捕270人,纠正漏诉504人。对量刑畸轻畸重、有罪判无罪等案件提出抗诉138件,法院依法改判、发回重审88件,并依法监督纠正久押不决案件79人。对认为确有错误的生效民事裁判提出抗诉237件,法院再审后改判、发回重审和调解231件,监督纠正虚假诉讼案件375件,依法追究71名虚假诉讼行为人刑事责任。

“加强检察监督,就要牢固树立起人权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时效意识和监督意识,提升执法办案能力水平。”徐安认为。

制度堵漏补缺规范执法

为了坚守防止冤假错案底线,江苏省检在强化制度、规范执法上下足功夫。

江苏省检副检察长严明介绍,通过认真吸取近年来全国发生的几起重大冤假错案的深刻教训,该院不仅出台了防范和纠正冤假错案的具体意见、加强二审法律监督工作意见以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同步监督暂行规定等,还会同有关部门就非法证据排除、律师执业权利保障、规范适用逮捕措施等问题,共同出台意见规定,从制度上“堵漏补缺”。

此外,江苏省检大力加强职务犯罪侦查的精细化初查、科学化审讯和侦查信息化、装备现代化建设,坚决摒弃片面依赖犯罪嫌疑人口供的陈旧办案模式,实行全面全部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并随案移送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制度。通过全面实施全国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使所有案件实现全程网上运行流转,全程监督预警。

据介绍,加强相互监督制约与配合支持,已经成为江苏司法机关共识。苏州市设立政法信息综合管理平台,扫除政法部门信息系统“藩篱”,通过办案程序公开、办案期限警示、办案自动流转等项目设置,使检察机关能够同步跟踪办案过程,随时掌握发案、报案、立案、破案等办案动态。

江苏省检侦查监督处负责人介绍,为把好刑事诉讼第一关,江苏已有89个基层院在392个公安派出所设立派驻检察官办公室,得以动态介入行政、刑事案件办理,有效规范了公安派出所执法行为。仅2013年就有29人因排除非法证据被不批准逮捕、不起诉,对认为没有继续羁押必要的1484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建议变更强制措施。

通过全面整合升级江苏检察网,开通官方微博“江苏检察在线”等,江苏省检及时传递检察资讯,深化检务公开,并对社会各界关注的生态环境司法保护、虚假诉讼监督、打击危害民生民利犯罪等问题,多次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徐安表示,防止冤假错案,不仅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严格把握证据标准,切实把好审查逮捕、起诉关,还需要着力监督纠正有案不立、有罪不究、量刑畸轻畸重等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突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抗诉、检察建议、调查违法等监督手段,加强对生效裁判、调解书和执行中违法情形的监督,真正形成多元化监督格局。

(记者丁国锋)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