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对得起“人民警察”这一光荣的称呼,必须在点点滴滴的工作中为人民服务,积极回应群众呼声。
讲述:雍冉冉(江苏公安边防总队南通支队遥望港派出所民警)
我是一名派出所户籍民警,每天至少要接待数十名办事群众,平日办的大部分都是身份证一类可以当场办理的“轻便活”,偶尔也会遇到些“疑难杂症”,这种情况往往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有时来得还特紧急。
2012年1月13日下午,一名中年妇女牵着一个小女孩走进办证大厅,进门后默默地坐在拐角的休息椅上。
由于办事群众比较多,刚开始我没注意到她们,直到送走最后一位群众,屋里只剩下我和她们俩。
我忍不住站起来问了句:“您好,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那名妇女这才提起包,牵着小女孩走到窗口边上,轻声说了句:“我想给女儿报户口。”
详细询问之后,我了解到,这名妇女姓顾,因无生育能力,3年前在社会福利院申请领养了一名女孩。
因为系单亲收养,顾女士一边忙工作,一边还要照顾孩子,至今没来得及去派出所给孩子申报户口,女儿小敏一直待在家中无法去上学。
看到小敏充满期盼的眼神,我的心仿佛被揪了一下。我当即打了市局户政科电话,询问办理事宜。
咨询后得知:给小敏申报户口的关键是将她的DNA样本送到刑警支队进行血检,这之前需要民警给孩子采集血液。
撕开采血包时,我注意到,这样一个针头对于8岁大的小女孩来说实在太大了,我不忍心用这么粗的针头扎女孩的手指头。
我骑摩托车把小敏和她妈妈带到了村里的卫生所,让经验丰富的医生给小敏采血。医生给她采血时,为了分散小敏的注意力,我问她想不想上学,她的眼睛马上闪亮起来,一个劲儿地猛点头。小敏很坚强,整个采血过程没有哭过一声。
为了帮助小敏尽快解决户口问题,及时入学就读,我利用周末先后赴小敏被弃报警地派出所、社会福利院查找复印相关资料,并将小敏的DNA样本送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进行血检,证实小敏非被拐卖儿童。
经过整整两天的努力,我将收集齐全的材料递交户籍主管部门审批,很快得到批准,成功帮小敏办理了户口。
当小敏开心地拿到带有自己名字的户口簿时,我才深深地体会到一名窗口民警的职责远远不是我以前所认为的只是坐着办证这么简单。
要对得起“人民警察”这一光荣的称呼,必须打心底里热爱这份工作,在点点滴滴的工作中为人民服务,积极回应群众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