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国新办通报2013保护知识产权等情况

21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等情况新闻发布会。 全国公安机关在2013年开展了贯穿全年的“打假行动”,共破案55180起,涉案总价值达1729亿元,抓获犯罪嫌疑人59222名,查缴各类假冒伪劣商品9000余万吨。

 导读 假冒伪劣犯罪在中国呈现出新态势

 导读 创新战术战法 加强国际合作

 导读 公安部公布打击侵权假冒伪劣犯罪典型案件

  地下造假形成庞大产业面

  “虽然近年来公安机关打击假冒伪劣犯罪取得了成效,但依然面临着严峻形势。”高峰指出,受国际国内各种消极因素影响,目前假冒伪劣犯罪在中国呈现出产业化、职业化、网络化、国际化新态势。警方发现,在正常经济形态之外,目前国内又形成一个涉假冒伪劣产品的地下灰色经济。

  据悉,制售假冒伪劣正从传统犯罪形式,演化为相互交叉、环环相扣、覆盖全国的地下制假售假网络,制假产业链逐步演化为产业面,形成庞大地下造假产业面。此类犯罪网络化特点不容忽视。据介绍,假冒伪劣犯罪的触角已经遍布社会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从物质产品到精神产品,从生产资料到生活资料,从实体经济到虚拟经济,都有假冒伪劣犯罪的踪迹。[详细]

  涉假犯罪重点环节转向互联网

  我国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违法犯罪行为已经“三转移”,即涉假重点地域由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重点市场向城乡接合部转移,重点环节向互联网领域转移。

  据全国打击侵权假冒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柴海涛介绍,针对涉假违法犯罪的趋势,今年,全国打击侵权假冒领导小组办公室将重点加强统筹协调,并围绕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和影响创新发展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

  同时,要推动侵权假冒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制定具体实施办法,督促基层执法部门按要求主动公开,抓好落实。并且以信息公开为契机,建立起打击侵权假冒的社会征信制度,向公众提供服务,让公众监督和遏制违法犯罪。[详细]

  上海自贸区侵权假冒犯罪不突出

  针对上海自贸区成立之后可能存在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政委高峰2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回应说,公安部会同上海市公安机关正在密切关注上海自贸区侵权假冒犯罪可能出现的新变化和新特点。从目前情况来看,自贸区设立以后,此类犯罪并未出现明显发案情况。

  全国打击侵权假冒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柴海涛介绍说,全球加工制造通过自贸区更加自由流动时,产业链中的外包部分可能出现侵犯知识产权情况。服务贸易进一步开放,可能对防止技术、专利、版权、商标甚至商业秘密侵权带来更多挑战。全国打击侵权假冒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在新的一年里对此予以关注,发挥刑事司法、行政执法以及行政管理三方面合力,为更好地把上海自贸区建设成符合国际标准、没有侵权假冒的示范区作出努力。[详细]

法条链接

◆刑法第141条:生产、销售假药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法第215条: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产品质量法第53条:伪造产品产地的,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6条: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法律、法规未规定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的;伪造商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篡改生产日期,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销售的商品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者伪造检验、检疫结果的等。

云端战役缴假药3亿粒案值22亿

  在去年开展的“打假行动”中,全国公安机关摧毁区域性、领域性犯罪源头及其供销网络1260个。其中,“云端”战役全面围剿互联网上兜售假药犯罪,缴获假药3亿粒,案值22亿元,各项战果系历年打击假药犯罪之最。[详细]

打假行动缴9000万吨假伪商品

  据介绍,在纵深推进“打假行动”过程中,全国公安机关坚持民意主导警务,重点打击假食品、假药品、假农资、假日化、假机电等坑害群众利益的假冒伪劣犯罪,集中查破假食品、假药品案件2.4万余起以及假农资案件1069起,查缴自来水“注射液”、淀粉“抗生素”、厨余垃圾“食用油”、病死猪“羊肉片”、菌落超标“卫生巾”等假冒伪劣商品9000余万吨。[详细]

收集385种事关国计民生重点产品技术特征

  全国公安机关2013年在充分履行刑事打击职能的同时,坚持“打建结合,以打促建”,夯实基础,谋划长远,研发真假产品溯源技术,收集385种事关国计民生的重点产品技术特征,实现真假产品的鉴别和串并溯源;推动违法犯罪资金查控平台建设,实现对可疑交易线索的快速核查和涉案资金的查控追缴。[详细]

  重点打击假食品、假药品、假农资、假日化、假机电

  高峰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全国公安机关在2013年的“打假行动”中,以实际行动和战果回应了人民期待,为企业技术创新、品牌创新提供强力保障,全力打造民心工程、民意工程,“重点打击了假食品、假药品、假农资、假日化、假机电等坑害群众利益的假冒伪劣犯罪,集中查破假食品、假药品案件2.4万余起以及假农资案件1069起”。[详细]

  创新集群战役情报导侦

  为应对犯罪产业化、链条化、网络化的特点,在公安部部署下,公安机关运用新型打击模式——集群战役。

  “侵权假冒犯罪带有交易犯罪的特点,是假冒货物的一种买卖行为,所以它必然存在正常经济活动具备的各种要素。警方也是从这点出发,改变以往单一打击某个环节犯罪的做法,而是把整个交易网络侦控清楚以后,在某个时点调动所有涉案地警方共同进行打击。”高峰解释集群战役时说。

  最为典型的是,在2011年的“亮剑”行动、2012年的破案会战中,公安部曾组织过两次集群战役,集中近180个城市上万名警力,在一个时间节点同时对所有假药犯罪实行集群战役打击,效果显著。[详细]

  多国警方与我合作打假

  近年来,中国公安机关与国际刑警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美国、英国、法国、韩国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执法机构保持密切联系,积极而务实地开展通报案件线索、协助调查取证、进行联合行动等多层面合作。据介绍,今年公安机关不会减轻对此类犯罪的打击力度,并且会将“专项行动常态化,常态打击专项化”。[详细]

  1月21日,公安部公布10起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典型案件。

  1.2013年3月21日,公安部指挥河北、浙江、安徽等地公安机关对“2·22”假冒妇幼用品案收网,抓获犯罪嫌疑人43名,查扣生产线15条,现场缴获假冒品牌卫生巾、纸尿裤等2000余万片,涉案价值1.5亿元。据民警介绍,这些假冒卫生巾、纸尿裤均由工业板浆制成,质量低劣,细菌严重超标,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2.在郝某等人制售假冒伪劣种子案中,警方缴获假种子40余种、计1700余吨,涉案价值9240余万元。经农业部门检测,伪劣种子种植后平均每亩将减产30%以上,部分品种可致绝收。

  3.去年5月,陕西咸阳公安机关捣毁一处有毒有害卤肉制品“黑工厂”,当场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2008年以来,该团伙日均加工有毒有害卤肉制品1000多公斤,非法获利千余万元。

  4.在“5·22”假烟案集群战役中,警方彻底摧毁假烟制售全流程的特大制假犯罪网络,抓获犯罪嫌疑人30名,现场缴获假冒“中华”、“芙蓉王”等品牌成品烟两万余条,案值7.9亿元。

  5.2013年5月1日,公安部组织上海、浙江等地公安机关并会同美国警方,在中美两地同步收网“4·8”跨境制售假药案集群战役,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经查,犯罪嫌疑人通过物流快递向美国等30余个国家8500余名客户邮售“庚酸酯”等兴奋剂药品,累计所得2.18亿元。

  6.去年5月13日,公安部组织指挥18个省、区、市公安机关协同作战,抓获犯罪嫌疑人104名,打掉犯罪团伙38个,查缴易瑞沙、步长脑心通等假药40余种7000余万粒(剂),案值6亿元,彻底摧毁一个从假药包材原料到批发零售,直至流入药店、医院的庞大犯罪网络。

  7.2013年12月5日,“9·30”特大制售假药案58名犯罪嫌疑人落网,不法分子利用添加“西布曲明”等非法成分大肆生产40余种减肥产品,通过美容院和互联网店对外销售。该案63个犯罪窝点被摧毁,涉案总金额1.1亿余元。

  8.2013年5月,公安部组织江苏、浙江、上海等5省市公安机关开展打击曹某等人假润滑油案集群战役收网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24名,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0处,查获假冒润滑油6700余桶,案值3800余万元。经鉴定,这些假润滑油杂质含量大、水分多、黏稠度低,严重不符合国家标准,易产生发动机抱轴等严重机械事故。

  9.2013年11月,公安部组织广东、北京、山西、上海、江苏等16省市公安机关,成功侦破颜某等人特大制售假冒“十八子作”品牌刀具案,缴获假冒品牌刀具约8万把,价值560万元。

  10.2013年11月,公安部组织天津、广东、山东、福建等地公安机关,成功侦破房某等人特大制售假冒世界名表案。捣毁生产、销售窝点15处,抓获24人,缴获假冒“劳力士”等世界名牌手表2.2万余块,涉案金额2.38亿元。

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释 规范食药品纷案件审理

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释 规范食药品纷案件审理

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严重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并影响创新发展,公安机关将运用科技手段不断提升打击能力和水平,决不放松打击力度,更快地查大案、更多地破小案、更准地办好案、更好地控发案,保障民生安全和群众利益。

长安观察:策划/朱诗瑶 (中国长安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