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地方动态> 河北

河北省法院春节前集中执行涉民生案件

2014-01-20 10:15:12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河北法制网 

  全省法院春节前集中执行涉民生案件

  20余天执结案件336件 到位金额1900万元

  春节临近,债务纠纷成为激化社会矛盾的一大隐患。1月16日上午,河北省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全省法院春节前集中执行涉民生案件进展情况。从2013年12月23日至今年1月15日,全省法院通过加大执行力度,已执结案件336件,到位金额1902.29万元。

  据省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徐茂明介绍,我省法院目前有涉民生类未结执行案件2539件,涉案未结执行标的额14633.89万元。这类案件在执行案件中占较大比重,与普通群众生计休戚相关。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决定,我省法院从2013年12月23日开始,展开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到今年6月,2539件涉民生类未结执行案件将基本执结。

  这次集中执行活动的重点是涉及群众生存生活的追索劳动报酬(包括农民工工资)、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抚恤金、医疗损害赔偿、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工伤赔偿以及最高法院和省法院挂牌督办的相关案件。

  徐茂明说,现在已进入集中执行阶段,全省法院春节前集中执行一批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劳动报酬案件和申请执行人生活极端困难的案件。对因被执行人确实没有履行能力或者暂时没有查控到财产,而中止执行或者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案件,法院将利用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和执行指挥中心,定期对被执行人的存款、房产、股权、车辆等财产进行查询,一旦找到财产及时恢复执行或立案执行。对于追索劳动报酬、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等符合先予执行条件的案件,可以采取先予执行措施,以保障申请人基本生产、生活或医疗急需费用。

  据介绍,各地法院将与公安、检察机关协调配合,加大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和暴力抗拒执行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对规避执行的被执行人,法院将与公安、金融、国土、工商等部门执行联动,在市场交易、行政许可、行业准入等方面进行严格限制,通过信用惩戒手段促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

  春节前后是旅游消费、餐饮消费及其他高消费活动集中时期,各地法院将充分发挥失信“黑名单”制度作用,与当地主要饭店、宾馆、机场、车站等建立协作机制,限制失信被执行人乘坐飞机、高铁,禁止被执行人参与国内外旅游、度假,禁止被执行人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等场所高消费。

  据介绍,全省法院加大民生类案件执行力度,20多天先后对 23人次采取司法拘留、罚款措施,共计罚款16万元,对12人采取限制出境措施,对15人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司法救助14件共计47万元。截至1月15日,全省已执结案件336件,结案率13.23%,到位金额1902.29万元。(记者 曹永学)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河北秦皇岛铁路茶坞站组建春运护路宣传队
·河北:工作报告用图表数据说话
·河北再次取消11项行政审批项目
·河北警方侦破一特大生产销售伪劣化肥案
·河北保定一派出所开通微信平台
·河北:顺应司法体制改革 推进社区矫正工作

·河北:顺应司法体制改革 推进社区矫正工作
·河北全省法院去年审执结案件53万件
·河北高院力推网络司法拍卖实现资产升值
·河北深州监狱设法庭:假释庭审促阳光执法
·河北公安厅长:坚持"四个必须"忠诚履行职责
·河北法院将全方位公开法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