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清
突然,前方出现一群人,教练在旁边的车斗里提示,松油门减速、点刹慢行、换挡,而慌乱中的我只顾着减速、踩刹车,却忘记了最关键的一个步骤——
一张老照片,一段令人难忘的故事。
1984年9月,17岁的我荣幸地被江西省人民警察学校(现江西警察学院)录取,开始了梦想的警察生涯。在学校里,文化科目主要学习法律知识,其他科目有擒拿格斗、驾驶、摄影等。教擒拿格斗的老师经验丰富,不仅擅长擒拿格斗术,还有着娴熟的驾驶技术。
第一堂课的内容,至今记忆犹新。队伍集合完毕整齐划一地站在大操场上,教练不是急着让我们上三轮摩托车,而是细细讲解驾驶技术在以后警务工作中的重要性,操控摩托车过程中要注意的步骤与方法,并反复叮嘱,驾车时精神要高度集中,全神贯注,注意安全。
在教练的理论知识灌输之后,我们全班每个人轮流上车,教练则坐在右边的车斗里指挥。学员坐稳后,启动、挂挡、起步、换挡……随着“突、突”的响声,摩托车开始奔跑在学校门口的一条公路上。潇洒的身姿、威风的摩托车,成了当时当地的一道风景线。
我算是入门比较慢的一个,可能是性子急,加上没有吃透理论知识的缘故,车子起步时,离合器放得比较快,结果车子熄火了。教练规定每个学员每堂课有两次机会,连续熄火两次,就只能下来瞧别人驾驶了。刚开始的两堂课,我均遗憾退局,被教练训得灰头土脸。看到很多同学能轻松自如地操控,特别是那开心神气的酷样,我的心里羞愧难当。情急之下,回到寝室,我开始琢磨自己失败的原因,总结了两条:一是过于紧张;二是操之过急。于是,傍晚时分,别人休息散步,我则关上寝室房门,仔细回忆教练说的要领,并空手练习起步操作过程。我慢慢来了灵感:捏紧离合器、挂挡,左手很慢很慢地放离合器,右手则紧密配合慢慢加油,待车子平稳起步后,再捏离合器、换挡,同时精神高度集中,注意路面的行人和障碍物。
第三堂课,我铆足了劲,标准规范地把摩托车开上了路,我内心不禁泛起丝丝惬意。突然,前方出现一群人,教练在旁边的车斗里提示,松油门减速、点刹慢行、换挡,而慌乱中的我只顾着减速、踩刹车,却忘记了最关键的一个步骤:捏紧离合器,结果摩托车在一抖一抖的“垂死挣扎”后熄火了。教练严肃地说:“我说的要点你没听到是吧?给我下车!”顿时,我像泄了气的皮球,乖乖地下了车。教练则骑上摩托车风驰电掣般地往回撤了。我沮丧地向学校方向赶去,心里是一阵委屈一阵埋怨:第一次骑车上路,出了点差错,教练就这样让我难堪,是不是过分了啊?用得着这么严格吗?
想法归想法,还得正视自己的不足,干出好样子让教练刮目相看吧!倔强的我又来了拼劲,暗自琢磨,还经常和同学们交流骑车心得。
第四堂课,终于如愿了!教练面露微笑对我说:“表现很好嘛!上次让你走回学校,看来没白罚你!”罚我?原来那是一种惩罚,好让我记住,看来教练是煞费苦心啊!
此后,我的驾驶技术逐步提高,期末成绩名列前茅。1984年12月的一天,当同学们纷纷通过驾考,争先恐后拍照留念时,我也不甘落后。我头戴大盖帽,身穿警服,双手紧握车把,一脸严肃地坐在一辆白色三轮摩托车上,与后座同学周木岚 (现系江西警察学院教授)、右侧同学许国军(现在南昌市公安局)合影(见左上图)留念。
如今,我早已顺利取得了汽车驾驶证,能够熟练地驾驶警车出警,快速追缉犯罪嫌疑人,甚至偶尔还会“晒晒”车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