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把这两年出台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都翻译成维吾尔文,我们太缺乏这样的法律工具书了。”近日,新疆托木尔峰律师事务所主任阿不力孜·卡德尔一见到新疆律师协会副秘书长任德志就诉苦。
据悉,学习的机会少,民文学习资料匮乏,这是像阿不力孜·卡德尔这样的少数民族律师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截至2013年年底,新疆全区共有3535名律师,其中少数民族律师有765名,大多数集中在南疆地区。这支不占国家编制、不要国家经费、自收自支的队伍,为建设法治新疆作出了贡献。而目前,他们发展的前景面临种种困难,期待政府助力。
缺乏民文法律书籍
“加强对少数民族律师的培训,有效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已迫在眉睫。”新疆律师协会会长桑云说。
作为律师的自律性组织,新疆律师协会每年都会拿出一部分会费,投入到律师培训工作中。任德志介绍,2012年,新疆律协拿出12万元聘请专家把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配套的法规和司法解释翻译成维吾尔文,并免费发放到全疆每一位维吾尔族律师手中;2013年年初,新疆律协又拿出10多万元经费购买了全国法律专家专题讲座播放权,让每位律师都可以免费上网听取内地知名律师、法律专家学者的讲座。
即便如此,这些投入在少数民族律师的培训中,仍显得杯水车薪。更让任德志犯难的是:“新疆律师协会只有会费一项收入,要想把每一部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都翻译成少数民族文,根本不现实。”
而新疆律师协会的培训举措,对一些少数民族律师来说收效甚微。阿不力孜·卡德尔道出了其中的苦衷,他说:“网上授课全用汉语,有的老师还讲方言,听不懂是个大问题。”
非诉业务遭内地同行争抢
“阿克苏地区有几家上市企业的非诉业务都被内地同行抢走了。”新疆阿克苏地区律师协会副会长卓泽学说。
非诉讼法律业务(简称非诉业务),是指法人、公民委托律师、代办无争议的法律事务或办理虽有争议但不经诉讼程序解决的非诉讼事件。
据了解,虽然近几年来,新疆律师协会从内地请来了江平、陈瑞华等数十名全国著名专家、教授来疆传经送宝,但由于受新疆地域、语言等限制,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首先要承认,当地律师对这方面的业务接触少,业务水平还有待提高。”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律协副会长马利平说,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弥补与内地同行之间的差距。
任德志说,目前,新疆能开展非诉业务的律师可以说是凤毛麟角,绝大部分律师还是奔走在诉讼代理业务中。虽然真正体现律师水平的是诉讼代理,但随着对业务知识的积累,如何保障市场经济有序、高效、健康的运转,才是律师服务的最终目标。
政府购买法律服务亟待加强
“别看近几年经济建设红火,但在新疆南疆各单位聘请律师做法律顾问的没有几家。”卓泽学说,他所担任的十多家法律顾问单位只有3家是政府部门,每家一年只象征性地给5000元至10000元的费用,这与内地的差距很大。
据了解,2012年4月,新疆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转发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司法厅关于新时期新阶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律师工作的意见》新党办发【2012】18号文件,明确建立健全律师担任法律顾问的经费保障机制,采用政府购买和财政补贴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律师的培训投入力度,将司法机关开展律师培训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建立培训基地。加大对律师协会的经费支持力度,给予必要的专项补贴。
但由于种种原因,这项工作基本没有得到落实。2013年9月,新疆伊犁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下发了《加强和改进律师工作实施意见》,提出建立律师担任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法律顾问的工作机制,并把法律顾问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其他各地截至目前,还没有开展这项工作。
很多单位和部门,只有成了被告才会聘请律师,这种现象在新疆全区各地很普遍。据统计,五年来,新疆全区有7454家单位和企业聘请律师担任法律顾问,这只是极少一部分。(记者 潘从武 通讯员 周国兵)
·新疆高院推进司法公开侧记
·新疆消防部门清剿2656处校园火患
·新疆巴音郭楞开展冬季安全防范宣传
·新疆监所规范化建设:保障在押人员合法权益
·2013年新疆监狱系统改造质量稳步提高
·新疆第一监狱"五观"教育让服刑人员受益匪浅
·新疆第一监狱"五观"教育让服刑人员受益匪浅
·春运期间新疆交警部门全力以赴保畅通
·新疆各监狱严把春节“廉洁关”
·2013年全年新疆道路交通状况平稳
·新疆:司法所工作人员写信 促服刑人员改造
·新疆试行常态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