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河南郑州:做好百姓点题的“民生答卷”

2014-01-14 20:08:3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河南长安网 

  路平灯亮,大杂院焕然一新,曾经无处容身的变电站找到了落脚之地,棚户区的老住户们乔迁保障房新居……一件件民生实事工程的完工,解决了居民的实际困难,满足了最广大群众的实际需求,赢得了老百姓发自内心的喝彩。

  2013年以来,河南省委要求上下联动,全面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郑州市对照省委要求,积极行动,着力办好省、市民生十大实事,对群众反映迫切的老旧住宅小区改造、中心城区变电站建设等十二项民生工作进行专项治理,取得初步成效。

  “通过学习精神,促作风转变、促科学发展、促民生改善,着眼于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要集中力量打一场改善民生、破解发展瓶颈、规范公共秩序的攻坚战。”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说。

  听民声一份写满民意的试卷

  民生问题千头万绪,难题不少,如何破解?郑州的做法是——

  摸准民情,抓住群众最基本、最迫切、最盼望的利益问题加以解决。

  盛夏时节,吴天君和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分别来到郑州市的大杂院、犬只办证点、街头小游园、保障房建设工地等地,深入走访、查看,了解大家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

  “我们这一片长期用电紧张,大夏天的,各家各户守着空调、电扇却不敢多开,跳闸是家常便饭。”参加座谈的群众反映;“电是现代生活必需品,目前郑州市区变电站的数量远远不够,政府部门要有紧迫感和责任感,提高履职能力,近期要让更多变电站落地,满足生产生活需求。”吴天君承诺。

  这是一份百姓点题的“民生试卷”,因此一定要在群众“最怨”上抓整改,在群众“最急”上见真情,在群众“最盼”上赢民心。郑州市市长马懿表示,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突破、重点解决,让群众感受到实效,切实增强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

  从犬只检疫到办证收费,从网格化管理到老旧社区改造,从保障房建设到拆除违章建筑……问题看得准、摸得清,方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经过深入调研,郑州市提出近期重点开展的“十二项专项治理”工作,涉及安置房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无主管楼院整治、规范养犬管理、变电站落地建设等多个方面。市委副书记、市委秘书长王璋提出,“十二项专项治理”涉及的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关切的问题,也是存在不少久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果的老大难问题,一定要站在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高度,用“超常规”的站位、思路和举措去破解,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切实做到为民谋利。

  几个月来,公交站建设、文明养犬、游园建设、减少审批事项、落实环卫工人待遇等大批的顺民意、解民忧的民生实事工程在强力推进,社会治安、信访等工作和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得到较好落实……改变就在百姓身边,赞扬发自群众内心。

  转作风 一份群众满意的成绩单

  走进中原区文化宫路200号院,眼前是平整的水泥路面,粉刷一新的白色墙面。小区居民刘定军感慨地说:“昔日杂乱无章,如今井然有序,大杂院大变样了。”眼下,郑州市830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部完成,数十万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

  城市美容师——环卫工人的待遇大幅改善:不仅涨工资、签订劳动合同、社保医保全都有,还可享受带薪年假、高温津贴,建设环卫工休息场所和集体宿舍,优先安排公租房等。

  改变源自郑州市三分之一的干部下基层的举措。运用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的“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推动广大机关干部下沉基层网格,切实转变作风,到困难多、问题多、矛盾多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到群众意见大、呼声大、怨气大的地方去理顺情绪,到工作推不开、事情办不好的地方去打开局面,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郑州市把一线当作转变干部作风的前线,把实干当作促进民生改善的引擎,4.5万名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想其所想、忧其所忧,打造出一张覆盖城乡的民生服务网。

  轻轻拧动打火旋钮,幽蓝色的火苗瞬间喷出,秦岭路5号院的78岁老人赵梅芬脸上漾满了笑容:“盼了23年,终于用上了天然气,多亏了咱们的下派干部。”2013年5月,中原区下基层干部进驻秦岭路5号院后,针对部分无主管楼栋居民反映强烈的天然气问题展开了一系列协调工作。2013年7月,小区天然气入户工程顺利开工,仅一个月时间就全面完工。

  “如今走在街上,和我打招呼的百姓多了,大家熟悉了,处理矛盾纠纷也就容易多了。”这是下基层干部李志刚的心里话。

  民生实事,贵在落实,重在成效。通过例会制度及网格化管理手段,郑州市将责任细化到每个民生项目,同时成立了专门的督查机构,有力保障了各项民生实事落到实处。2013年1至11月份,七大领域共排查、发现、处置问题279486件。

  解民忧 更高起点的民生追求民生无小事,件件总关情。自2001年以来,郑州市委、市政府每年实施十大民生实事工程,政府财力向民生大幅度倾斜,一件件民生实事办到了百姓的心坎上。2013年,郑州财政用于改善民生的总投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七成多。2013年市“十大实事”累计支出资金51亿元,40项任务全部完成。

  “保障房两室一厅布局合理,水、电、气、暖一应俱全,感谢党的好政策!”红河瀛园小区住户刘健林6个月前告别住了二十余年的棚户。2013年,郑州深化经适房、廉租房、公租房“三房合一”制度改革,为民生画卷绘就浓墨重彩的一笔,全年开工建设保障房45889套,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0.11%。

  电力充裕却遭遇缺电尴尬,缘于变电站落地难。郑州供电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一民生难题,采取“一站一策”,职能部门现场勘查办公、节点任务倒排,13座变电站用地已全部落实,其中2座已交付使用。

  大到住房看病、上学就业,小到规范养犬、楼院管理……细数民生实事,件件办得都是百姓最忧、最盼、最急的难题。2013年1至11月份,市级信访稳定工作共排查3500余起,化解2796起,其余全部实施挂牌跟踪督办;安全生产排查39294起,处置37858起;完成830个老旧小区物业基础设施改造;养犬规范管理截至2013年12月7日,入户排查1130670户,办证33133只,年检8870只。

  “下一阶段,郑州市各级党委政府将以学习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继续以人民群众的冷暖为念,更加关注和重视民生,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各项顺民意、解民忧的民生实事办得更好,共建共享美好家园。”吴天君充满信心地说。(记者徐建勋 杨凌 何可)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河南出台细则:伤情鉴定须24小时内开委托书
·河南:开封法院与高校举办法学研讨会
·河南安阳县法院:为失足青少年铺筑回归之路
·河南漯河郾城:干警自发学习政法工作会精神
·河南:为提高改造质量 提供智力支持
·河南孟津提前享受法治文化大餐

·河南孟津提前享受法治文化大餐
·河南鹤壁:预防扮靓“美丽乡村”
·河南:社旗法院四项措施狠抓涉民生案件
·河南法院重拳出击打击恶意欠薪纪实
·河南:“豫法阳光”何以如此璀璨
·河南桐柏:构筑清廉“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