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理论频道> 党建政治

2013年思想理论领域的热点问题

2014-01-14 14:23:3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红旗文稿 

    。我国思想理论领域总体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广大理论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研究阐释中国梦等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围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理论界展开了讨论和争论,形成了若干热点。

    热点一: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提出实现中国梦;2013年3月,他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时的讲话中对中国梦作了系统阐释。此后,又在不同场合多次论述了中国梦。中国梦已成为当代中国的时代最强音,也成为思想理论界热议的话题。

    思想理论界普遍认为,中国梦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时代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等重要论述,是对中国梦内涵的科学阐释。学者们认为,中国梦紧密承接了历史、现实和未来,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理想追求的生动表达。学者们强调,实现中国梦就要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引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国外专家、学者也高度关注中国梦。多数人认为,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紧密相连。中国的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中国梦的实现,必将对人类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者们反映,在关于中国梦的讨论中也出现一些歪曲解读和认识误区。一是把中国梦曲解为“宪政梦”。这种观点认为宪政代表了中国的未来,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走西方式的宪政民主道路。对此,学者们指出,中国近代历史早已证明中国走资产阶级宪政道路走不通,坚持宪政道路无异于做无用功。关于“宪政梦”的歪曲解读,其实质是不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二是认为中国梦即个人梦。学者们指出,这种认识的错误在于对中国梦主体内涵的误读。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个人梦三者的辩证统一。对国家、民族来讲,中国梦是一个个具体的个人梦的汇聚;对个人来讲,中国梦是个人梦的坚实承载舞台,是个人梦想实现的有力保障。中国梦的实现对于国家、民族、个人来讲,是一个同步的过程,即要让每个人在“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逻辑中梦想成真。三是认为中国梦即美国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所要实现的目标就是美国的现实,换言之,美国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对此,一些专家明确指出,“中国梦就是美国梦”的言论,抹杀了中国和美国在性质、制度、道路、价值观等方面的根本差别,其真实意图在于从意识形态上引导国际社会对于美国梦的全球认同。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梦崛起于美国梦衰落之时,中国梦要动美国梦的奶酪,要取代美国梦的霸主地位,中国梦是对世界的威胁。对此,一些学者指出,这种观点源于西方一些政要、学者和主流媒体的强国争霸思维,反映了西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担忧。事实上,这样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中国梦倡导和平、合作、共赢,中国梦是中国的福祉,更是世界的红利。中国不会妨碍其他国家实现自己的梦想,中国实现梦想的经验可以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同时中国梦的实现也有赖于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

    热点二: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中央决定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者们充分肯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并就如何增强活动的实效性进行积极探讨。

    学者们强调,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个独创性成果,是党的生命线。坚持群众路线是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学者们指出,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加强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举措。它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需要我们长期坚持,认真贯彻。当前,全国第一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取得初步成效,要巩固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善始善终抓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努力使党的群众路线在全体党员干部中深深扎根,使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成为党员干部的普遍自觉,使各项事业推进有更加深厚的群众基础。

    针对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群众路线这一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以下意见和建议:一是要自觉地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真正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二是要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切实保障人民民主权利。三是要加强制度机制建设,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期化、常态化,避免一些地方和部门在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时流于形式,或者把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当作一阵风。

    热点三:关于意识形态领域突出问题的争论

    中央充分肯定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并指出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值得注意的一些突出问题,如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等思潮,引起思想理论界的高度关注。

    从总体上看,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央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主流态势的认识客观、定位准确,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值得注意的突出问题分析深刻、态度坚定,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尖锐性、复杂性有清醒的认识。但也有一些人持否定态度,比如,有人在网上散布说,这就是“七不讲”禁令,等等。同时,一些人仍然在极力主张、鼓吹和宣扬一些错误思潮。比如,在宪政民主问题上,有人提出,宪政是实现一个国家政局稳定的基础,宪政之路是中国未来的必由之路,反对“宪政”是对人治的迷恋,是阻挠依法治国。在普世价值问题上,一些人认为,普世价值是客观存在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对于这些错误思潮,学者们积极回应,认为主张在中国实行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其政治图谋就是要按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和价值标准来改造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是非常危险的,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这些错误思潮。

    学者们指出,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至关重要。当前,应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和侵蚀。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21世纪的重大思想理论建设工程
·刘云山:为党的十八大召开营造良好思想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