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甘肃

甘肃探索社会化戒毒模式破解“屡戒屡吸”

2014-01-11 14:36:2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甘肃探索社会化戒毒模式破解“屡戒屡吸”

  首设司法行政系统戒毒教育指导中心

  “政府能不能一辈子关着他戒毒啊!”说起儿子刘东华(化名),父亲老泪纵横:“以前还盼着他出来,现在一回来就发愁。”

  刘东华是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人,今年39岁的他差不多有20年的时间在监狱和戒毒所度过,前后进进出出七八次。“一出来不是去偷就是复吸,关着还好,至少还知道他活着。”刘东华的老父亲哽咽着说。

  近日,刘东华再次强戒期满从甘肃省第三戒毒所出所,和以往不同,这次出所时戒毒所为他发放了戒毒服务爱心卡,告诉他出所以后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随时联系戒毒所寻求帮助。

  刘东华出所不久,甘肃省第三戒毒所政委陶平便带领3名心理咨询师赶往肃州区,对包括刘东华在内的10名出所后在社区戒毒(康复)的戒毒人员进行了专业心理测量和咨询,并对社区禁毒干部进行了培训。

  肃州区是甘肃省戒毒管理局成立戒毒教育指导中心前的一个试点。在2013年试点的基础上,今年1月3日,省戒毒管理局戒毒教育指导中心正式成立。据了解,该指导中心是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成立的首个省级戒毒教育指导中心。

  “建立戒毒教育指导中心是司法行政戒毒战线上的一项创新,将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戒毒工作向社会延伸,推动戒毒工作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和系统化,有助于破解‘屡戒屡吸’怪圈和难题,进一步降低复吸率、提高戒断率。”甘肃省司法厅厅长杨景海告诉《法制日报》记者。

  调研发现

  出所3年复吸率近半

  戒毒工作是禁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了解,2008年禁毒法实施以来,甘肃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总结实施了效果较为明显的“三期四段一延伸”和“三六一”戒毒流程模式,累计收治强制隔离戒毒人员7000多名,所内戒断率达100%。

  但是戒毒人员出所后情况怎样?甘肃省戒毒管理局在酒泉市肃州区开展了一项调研,对2010年起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肃州籍200名戒毒人员逐一回访,发现3年复吸率接近半数。

  对于复吸率较高的原因,调研发现,从禁毒部门来看,在基层从事社区戒毒(康复)管理工作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指导和培训。一位基层禁毒专干坦言,戒毒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由于没有系统培训,普遍缺乏指导戒毒的技巧和方法;从社会角度而言,对戒毒人员的歧视还普遍存在。调研中,一位叫李花花(化名)的戒毒人员称,她已戒断4年,但多次更换工作,原因是“总被像贼一样地防着”;而从家庭来看,戒毒人员亲属的关怀还不够,他们总希望政府能将戒毒人员完全养起来。

  甘肃省戒毒管理局局长韩全利告诉记者,部分强戒人员出所后,遭遇社会歧视、家庭冷落、就业无门、生活无依,再次陷入迷茫和失落,毒友一诱唆就很容易复吸。

  韩全利说,以前戒毒是“马路警察各管一段”,戒毒所只负责所内戒毒,没有很好地将所内戒毒延伸到社区戒毒(康复)之中,因强戒人员出所后自身对毒品的心理依赖还没有完全消除,迫切需要跟进帮助康复。

  “通过多年努力和探索,我们对戒毒矫治的内在规律、基本原理、方法措施等有了一定掌握和了解,并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制度体系、组织体系和工作运行体系。”韩全利认为,指导和支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目前已经具备相对条件。

  此外,全省5个戒毒所目前已经全部具备戒毒医疗资质,基础设施条件相对完善,并配备了戒毒人员管理、教育、生活、医疗、心理矫治等设施设备。

  韩全利介绍,禁毒法和戒毒条例明确规定,司法行政部门要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为全面履行法定职责,同时鉴于吸毒对社会危害大、戒毒人员家属对戒毒机构期望较高等原因,甘肃省司法厅决定成立戒毒教育指导中心,增强戒毒矫治效果。

  核心职能

  最大限度降低复吸率

  “最大限度降低复吸率、提高戒断率”是甘肃省戒毒管理局成立戒毒教育指导中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教育指导中心的核心职能。中心将集戒毒课题研究、成果推广、人才培养、舆论宣传等于一身,成为戒毒工作的理论研究平台、成果推广平台、示范引导平台、人才培养平台、舆论宣传平台和教育矫治实践平台。中心将围绕以下具体任务展开工作:

  加强对戒毒系统戒毒教育矫治工作的指导,进一步推进戒毒工作走向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

  为社区戒毒、康复提供帮助和指导。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中开展戒毒指导、法律咨询、心理咨询等服务,对解除强戒人员实施后续跟踪服务,对基层司法所、社区禁毒专干进行戒毒业务、心理矫正等方面的专题培训。

  探索戒毒规律,开展戒毒矫治工作研究。负责组织并与社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对戒毒工作中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攻关,积极推进戒毒跟踪理论研究成果向实践转化。

  建立戒毒工作信息网络。建立解除强戒人员信息跟踪系统,开办面向所有戒毒人员、戒毒工作人员的“科学戒毒教育指导网”,为戒毒人员提供戒毒指导和心理援助,为戒毒工作人员提供系统戒毒业务培训。

  培养戒毒工作专业化队伍。通过专项组织和培训,壮大加强教育能手队伍、专职教师队伍、心理咨询师队伍、戒毒医疗专业队伍和社会志愿者帮教队伍“五支力量”。

  甘肃省司法厅副厅长牛兴全介绍,戒毒教育指导中心从高等院校和有关行业聘任了25位在心理学、社会管理学、戒毒医疗等领域有重要研究成果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并签订专家承诺书。中心用专家聘任制度、联络召集制度、课题项目管理制度、定期研讨制度、绩效评估制度等一系列措施,保障发挥专家特长,为专家的研究实践项目进行全方位服务。

  “成立戒毒教育指导中心是开展社会化戒毒、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探索,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只能由点及面摸索前行。下一步,将进一步充分发挥各级司法行政部门优势,形成以教育指导中心为源头、各级司法行政部门为主渠道、街道乡镇及社区为辐射端的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网络体系结构,真正将戒毒工作延伸至场所外,更好地为平安甘肃建设大局服务。”杨景海说。(记者周文馨赵志锋)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甘肃两国家级贫困县摘掉“无律师县”帽子
·甘肃武威监狱5年帮教百余名服刑人员家庭
·甘肃法院设合议庭为妇女撑起法律“保护伞”
·甘肃法院加强作风建设筑牢思想防线
·甘肃兰州开展专项行动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甘肃安排部署2014年禁毒工作

·甘肃安排部署2014年禁毒工作
·甘肃提高见义勇为奖励标准
·甘肃提出69条限时整改措施
·甘肃嘉峪关开展学习枫桥经验化解矛盾工作会
·甘肃司法厅集中培训全省法医临床司法鉴定人
·甘肃平凉崇信县“平安细胞”构筑平安大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