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评论
“不能盲目相信法院。”近日,这句出自雷州市政府副市长陈汉枢口中的话在网上持续燃烧,网民们认为雷州市政府不仅欠债不还,而且官员不尊重法院判决,拒绝还债理由荒唐。(12月29日《南方都市报》)
地方政府当“老赖”本不是新闻,真正让这起事件声速引发网友围观的导火索,就是陈汉枢的这句“不能盲目相信法院。”。此语一出,立刻雷翻了一众网友。很多网友一个本能而直接的反应就是,不相信法院相信谁呢?难道相信欠债不还的“老赖”?
此语之雷,雷在两点。一是表达者的身份。身居副市长,也算是社会精英人士了,基本的法律常识还是应该具备的。欠债不还已经够丢人的了,还公然说出“不能盲目相信法院”这样有悖理性的话来,与副市长的身份实在是巨大的反差。政府官员在某种程度上就代表的是政府的形象,如此不靠谱的话实际上影响的不止是个人形象,还有政府声誉。
二是表达的语境。陈汉枢是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的这句话。通常来说,央视还比较有影响力的,地方政府官员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肯定是比较谨慎,并且要做出一定的准备。陈汉枢说出这句话,一定程度上表明他不仅不惮于暴露自己的无知,甚至还可能是经过思考之后的结果。这意味着,“不要盲目相信法院”很可能是他的一种真实的想法或者观念。
法律是规范一切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任何个人和机构包括政府,都应该尊重法律、敬畏法律,以法律为行动的最低要求。而法院作为法律的执行机构,相信法院就是相信法律、尊重法律。陈汉枢说“不要盲目相信法院”,说明一些官员确实有必要好好学习一下法律了。
为官员普法,当然不是简单地上上法律课程,讲一些法律常识,这些知识和道理他们早已具备,而是首先破除他们心中权大于法的错误观念。现实中,确实有一些官员以个人为中心,以权力为中心,奉行“权力至上”原则,认为权力可以摆平一切,只要手中有权力,便可以任意而为。从政府当老赖到违法拆迁,从乱收税到干预司法,处处可见政府违法的身影。对于这些官员,需要让他们明白,就连他们手中的权力,其实都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不相信法院”,不尊重法律,就等于是否定他们自身的权力。
为官员普法,还需要法律的真正给力。颁布实施20多年的行政诉讼法正面临首次大修。修正案中一个亮点是,行政机关拒不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社会影响恶劣的,可以对该行政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拘留。学界普遍认为这是破解“民告官”胜诉后执行难的有力举措。然而修法到真正意义上的落实和执法,这中间还有多长的路程要走?这在相当程度取决于对权力的有效约束,只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法律才能真正得到尊重。
陈汉枢的“不能盲目相信法院”的拒还欠款理由,经网络传播后,引起网民热议。随后,雷州市委宣传部主要负责人解释说,陈汉枢的“不能盲目相信法院”言语有欠妥当;不过这应该是陈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过于紧张导致表达有些误会。对于政府官员的“失语”,官方可以紧急公关,但是对于政府行为的失当,则万万马虎不得。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这起债务纠纷,是重树政府形象的唯一选择。
吴龙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