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浙江

浙江海盐训战一体助推警务转型升级

2013-12-27 09:31:1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前不久,浙江省海盐县一家超市门口发生持刀劫持人质案件。从接警到人质被成功解救,民警只用了10余分钟。

成功处置重大突发案件,彰显出了警种间合成实战的“团队”成效,这离不开民警的日常训练。“警力不足是普遍问题,那就向素质要警力,实现民警战斗力最大化。”海盐县委常委、公安局局长钱炳华说。今年以来,海盐县公安局高标准谋划,高起点定位,以“六种模式、六项机制”为主的训练实战一体化建设已初见成效。

跟班轮训,实现“双优化”“双提升”

“我们接处警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人,不会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或程序,要学会分析,用我们的阅历和智慧来处置。”深夜,武原派出所的处警大厅里,在成功化解一起纠纷后,民警宋琦康在给徒弟朱周平做进一步分析。朱周平听得很认真,他明白,老民警的经验可以让自己少走很多弯路。

海盐县公安局有8个农村派出所,为了让农村派出所的青年民警迅速成长,今年4月以来,县公安局组织青年民警到武原派出所跟班轮训,每期跟班时间为15天,截至目前已开展了7期。

“跟班轮训”突出对民警接处警、纠纷调解、案件办理、信息采集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通过“师带徒”、“一对一”等形式,使农村派出所青年民警参与到武原派出所的案件办理、社区警务等工作中,从中学习执法办案的经验。

“这个模式既能推动武原派出所的先进警务模式向农村派出所渗透,又促使青年民警的业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并实现城乡派出所警务模式 ‘双优化’,城乡派出所民警能力素质‘双提升’,新老民警的新旧理念‘双超越’。”海盐县公安局政委吴忠耿告诉记者。

除了跟班轮训模式外,海盐县公安局以实战需求为导向,推行了 “公安讲坛”、“实战演练”、“素质拓展”等六种实战训练模式,既为民警的个人成长加油助力,也为他们搭建了实现价值的平台。

快乐训练,民警家属也“点赞”

澉浦派出所所长罗建峰原来是全局有名的胖子,如今,大家都对他“刮目相看”——几个月的时间,他减了20多斤。这要得益于训练实战一体化工作。

“健身制”是海盐县公安局提出的训练实战一体化 “警师制”、“积分制”、“评星制”等“六大机制”之一。主要是从提高民警体能素质出发,推出多种举措鼓励民警健身锻炼。 (下转第二版)

“我们派出所借助南北湖景区的山地优势,利用午休时间开展登山拉练运动。登山练了精神,练了脚力,还反哺实战。”罗建峰颇为自豪地说。今年9月份,澉浦镇的南山村发生了一起盗窃案,被主人发现后,小偷逃上了山。那天民警丁辉处警及时,顺着村民指点的方向追上山,他动作矫健,没多久就捉住了小偷。

服务实战,助推履职能力发挥

10月23日下午,海盐县南台头附近的海域里,一位男子侧坐在一个飘浮物上,大声呼救。两名身穿橙色救生衣的民警奋力游向他,抛绳、拉上船……整个救援过程节奏紧凑、行动迅速。

这是海盐县开展的近海救援演练。这场演练模拟多名群众在近海被困,海盐县公安局接到报警后启动社会联动机制,指令各应急单位开展搜救工作。针对3种不同险情,救援人员采用游泳、抛绳器、冲锋舟等方式开展施救。

海盐县县长章剑在现场观摩时表示,公安机关是应急处突的主力军,关键时刻冲得上,离不开日常训练。据了解,今年以来,海盐县委、县政府已经先后拨款260余万元以及划拨15亩土地给县公安局用于教育训练工作。

据介绍,今年以来,全县刑事警情在去年下降38%的基数上,又下降了26%。公安部督办的跨省假冒伪劣兽药案、“2013-167号”毒品目标案件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案子得到了快速侦破,海盐百姓的安全感满意度均有大幅度提升。(记者 詹肖冰 通讯员 褚 斌 王晓燕)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浙江海盐;“文艺警”老刘和他的“心防警务夜市”
·浙江海盐:群众有问题主动联系民警
·浙江海盐“四项举措”做实平安建设宣传活动
·浙江海盐破获部督贩毒大案缴毒23千克
·浙江海盐:“六大行动计划”提升检察品牌
·浙江海盐:旅游旺季转眼到卷烟市场规范好

·浙江海盐:旅游旺季转眼到卷烟市场规范好
·浙江海盐:利用新媒体搭建检民沟通新平台
·浙江海盐:建立审查起诉阶段听取意见制度
·浙江海盐县检察院法律援助提前到审查起诉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