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这是公安机关追求的工作目标,也是深深铭刻在黔西县公安局红林派出所民警脑海里的坚定信念。
2013年以来,红林派出所以“平安建设”为主抓手,以提高见警率和提升治安把控力为工作思路,把降发案作为最终目标,认真履行职责,强化工作措施,从加强巡逻防范、宣传发动和矛盾纠纷调处等三方面着手,把影响治安的问题消除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力保辖区平安,取得了突出成效。其中9月1日到10月20日50天的时间内达到“零发案”,红林乡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大幅上升,治安状况实现了质的飞跃。
巡逻防范,挤压违法犯罪空间
“能破案不如少发案!我们日常防范工作做得好一点,晚上多‘走走’,就能避免群众生命财产遭受侵害!”这是时常挂在红林派出所所长蔡泽学嘴上的一句话。
红林派出所将防范工作放在全部工作的首位,认真研究辖区治安形势,针对辖区本地人作案少、流窜作案多、街道治安形式较为严重的情况,该所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之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红林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派出所的指导下,各村纷纷成立了治安联防队,并积极投入了巡逻防范工作中。有了广大群众和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红林派出所理清思路,“点、线、面”相结合,全面铺开巡逻防范工作,竭力挤压各类违法犯罪的空间。
“现在派出所民警经常都到学校周边开展巡逻,在上学、放学等时段还组织民警配合教师一起维护校园周边秩序,现在涉校案件少多了,那些平常在学校周边游荡的闲散人员基本上没有了。”红林中学校长曾迅如是说。在防范工作中红林派出所抓住学校这个“点”,以学校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以治安巡逻为主积极开展校园周边秩序整治,有效控制了校园周边治安刑事案件的发案态势。针对流窜作案严重的情况,红林派出所抓住公路这条“线”,由派出所民警带队,组织协勤、村寨联防队员在赶场天、夜间等重要时段沿公路开展巡逻,打现行、压发案,让流窜作案犯罪无可乘之机。同时,红林派出所还抓住村寨这个“面”,指导治安形势较为严峻的村寨开展联防联保工作,组织联防队员开展治安巡逻,避免农村“两抢一盗”的发生。
通过开展巡逻防范工作,红林派出所今年刑事案件发案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7%,社会治安空前好转,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对此,红林乡党委书记罗贤杰给予该所高度评价:“虽然派出所民警少,但他们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让党委政府放得了心!这白天看到民警在街上转,晚上看到警灯闪,我这心里踏实多了!”
宣传发动,打压案件高发势头
红林乡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乡,受历史原因的影响,广大群众防范能力的法律意识较低。为避免治安刑事案件的发生,红林派出所积极向群众宣传防盗、防抢、防骗知识和多发性、季节性案件的规律及特点,以发放宣传单、口头宣传等形式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和安全防范知识。
对于红林派出所开展的宣传活动,箐河村村主任马安勤感触很深。今年6月的一天下午,同村村民张某慌慌张张跑到马安勤家里借钱,这钱借去做什么呢?马安勤了解情况后得知,原来今天张某接了个电话,说外出福建打工的儿子现因车祸住院,生命垂危,医院打电话来要家里马上汇过去一万元钱,便于对其儿子及时进行救治。张某急了,给儿子打电话又打不通,认为儿子可能真的出事了,就到处筹集现款准备给医院打过去。马安勤一听觉得这事有蹊跷,联想到前不久红林派出所民警到村里开展的反诈骗宣传,赶紧把张某“稳住”,并立即和该所民警联系。在该所民警的指引下,村民张某与儿子一起外出打工的同村人进行了联系,才知道儿子根本就没有出车祸,一起即将发生的电信诈骗案得到了制止。
红瓦房村20多岁的村民曾华,特别爱喝酒,并多次酗酒滋事,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平时是个好人,一喝了酒就耀武扬威,家人和邻居都十分惧怕他。对于他,红林派出所民警黄荣平可操了不少心,多次上门对曾华进行教育,给他介绍喝酒的危害及酗酒滋事引发治安、刑事案件的后果。经过多次教育,曾某改正了酗酒的恶习,一个隐藏在村寨里的治安“炸弹”被成功排除。
为提升群众的防范能力和法律意识,红林派出所民警2013年上半年跑遍了辖区的大小村寨和各中小学,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辖区群众防范能力和法律意识得到了提升,有效控制了农村治安、刑事案件的高发势头。
调处矛盾纠纷,避免“民转刑”
多年来,红林乡社情民意比较复杂,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纠纷、土地征用纠纷等内部矛盾纠纷呈多发性和无倾向特点。红林派出所立足辖区实际,依靠党委政府,充分整合各方面资源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避免“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红瓦房村是重点工程黔大高速公路在红林乡的主要施工点。因土地征用,村民与施工方经常发生矛盾,堵工堵路等事件时有发生。每当发生类似事件,红林派出所总是抢着时间赶到现场,对村民开展宣传教育,进行疏导,积极控制事态发展,并积极协调乡党委政府和施工方,采取措施对村民合理诉求进行解决。在红林派出所今年来处置的20余起堵工堵路事件中,因工作得当,无一起引发群体性事件和转化为刑事案件。
针对村民间发生的各类民事纠纷,红林派出所建立了“村所联动”机制,各村一旦发生矛盾纠纷,不管大小,村干部必须马上上报派出所,该所立即介入并及时开展调处工作。今年10月23日晚上,红林乡雷响孔村李方新等人与鱼塘村杨军、杨刚等人喝酒后因口角发生矛盾并引起抓打,事发后双方还约定次日大干一场。随后,村干部迅速将情况报告红林派出所。在外出差的该所所长蔡泽学接到情况后,当晚立即赶回派出所,第二天一早就带领民警赶到雷响孔村对事件进行处置。到了事发地,喝酒醉了的李方新还未起床,在被民警叫起后他嘴里还不停嘟囔着:“我这酒还没醒,你们都来了!”由于派出所及时介入,成功化解了李方新和杨军、杨刚等人之间的矛盾纠纷,避免了事态的扩大。
红林派出所今年来共调处各类纠纷26起,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98.5%。强有力的工作措施使大部分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避免了群体性事件、恶性事件发生或形成“民转刑”案件,确保矛盾纠纷控制得住、化解得了、处理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