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现有地级界线6条,总长744.04公里,沿线相邻城市6个,界桩131个;区(县)级界线25条,总长461.14公里,界桩238个;镇(街)级界线329条,总长1655.07公里,界桩130个。近年来,市民政局强化保障,规范管理,扎实开展平安边界创建工作,全市2800多公里边界清晰,边界地区和谐稳定,没有发生因边界引发的刑事案件、群体性械斗和集体上访事件。
----坚持“四个到位”,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有效
一是组织到位。成立了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平安边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全市创建工作,妥善处理边界纠纷。各级民政部门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平安边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强力推进创建工作。二是责任到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广州市平安边界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级界线管理职责和分工。各级民政部门采取委托管理的办法,将界线、界桩逐级委托管理,责任到人,确保界线、界桩管理到位。三是部署到位。根据市委市政府和市创建平安广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要求,市民政局召开专题会议,成立由局长、书记为组长的创建平安工作领导小组,将平安边界创建工作与其他业务统一部署,同步推进。四是经费到位。将界线、界桩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经费列入市、区(县级市)财政部门预算,今年,市、区(县级市)财政下拨经费共410万元,确保了界线、界桩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落实“五项制度”,为创建工作提供机制保障
一是建立边界日常巡查制度。市、区(县级市)、镇(街)三级界线的管护员负责界线、界桩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委托单位妥善处理。二是建立边界纠纷应急处置机制。制定应急预案,规范争议处理,明确处置原则和措施。三是落实界线联检制度。联合毗邻市完成了6条地级界线的联检任务,补种界桩32个,重新修测地形16.6公里。开展25条区(县)级界线联检工作,各区(县级市)按照要求,认真落实联检任务,确保界线准确清晰无误。四是建立平安边界互访、联席、联调制度。市、区(县级市)、镇(街)三级界线毗邻双方及时通报情况,定期召开共建联席会议、互相走访,加深彼此的了解、沟通和友谊,确保平安边界创建工作有序开展。五是建立界线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联合规划勘测部门研究开发了《广州市行政区划及界线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管理数据库,实现了界线档案管理信息化。
----及时组织勘界和宣传,巩固区划调整成果
一是制定勘界方案,划清界线。认真制定行政区划调整后界线勘界方案,委托专业测绘部门具体承办。组织区(县级市)民政、国土、镇(街)等部门会同测绘部门对边界全线进行分段细查,认真测绘,不留死角,确保界线清晰准确、无争议。二是迅速组织勘界,巩固区划调整成果。市调整南沙区万顷沙镇行政区域及设立龙穴街道办事处后,重新勘界了镇(街)级界线4条40.51公里,新埋设界桩31个;增城市增设仙村镇和永宁街道办事处后,重新勘界了镇(街)级界线7条96.69公里,新埋设界桩8个;番禺区大岗镇、东涌镇、榄核镇划归南沙区后,重新勘界了两区界线30.076公里,新埋设界桩10个。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创建氛围。大力宣传《国务院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基层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调动群众参与平安创建的积极性。利用“广州民政公众网”和主流媒体,结合界线勘界工作,深入宣传界线管理政策法规、工作动态和典型经验。各区、县级市民政局通过派发宣传资料,在区政府网站、界线所在村、居委会开设宣传栏等,让群众更好地了解并引导参与维护界桩管理工作,促成平安边界创建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环境。
(陈毅恩、谭建初、付道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