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建设”开展以来,省司法厅紧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厅党委决策部署,针对基层律师资源不足、困难群众请律师难、法律服务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的问题,从今年9月份起组织全省律师深入开展了“善行河北·律师公益行”活动,进一步把律师资源向民生倾斜,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民生法律服务体系,努力把律师服务送到百姓身边,让广大群众共享法治阳光。
一是开展五大专项公益服务活动,为困难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针对不同层面困难群众的服务需求,组织全省律师开展了五项公益活动:“农民工法律援助行动”,为农民工讨薪、随迁子女入学等提供法律帮助。河北冀和律师事务所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协助有关部门通过司法途径,成功解决了一起历时1年、涉及74名农民工、49万余元的农民工讨薪维权信访案件,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益,维护了当地社会稳定;“消费者维权行动”,联合各级消协组建了近400名律师的省、市“消费维权律师团”,于10月中旬就消费维权热点集中开展了法律咨询宣传活动,共解答群众咨询2000多人次;“未成年人保护行动”,开展送法进学校、进少管所活动,举办法制道德宣传讲座,与司法机关合作开展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援助和矫治工作,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妇女维权行动”,协助社区调解、化解家庭暴力、家庭纠纷、邻里纠纷、抚养赡养等矛盾纠纷;“律师下社区、到乡村、进老区帮扶行动”,组织律师与社区、乡村签订法律服务协议,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提供“一对一”法律帮助。今年以来,全省律师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1000余件,援助困难群众13000余人。
二是开展“三进活动”,实现全省县域律师法律服务全覆盖。针对个别县域无律师事务所的实际情况,省司法厅通过开辟律师事务所设立审批绿色通道、出台优惠政策等,于9月份在孟村县、鸡泽县设立了3家律师事务所,实现了全省县域律师全覆盖。同时,着眼促进县域经济和县城建设,积极引导律师服务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机关”,组织律师为县委、县政府依法决策提供顾问服务,协助处理重大涉法问题;“进企业”,组织律师与县域企业开展服务对接,建立法律服务关系,及时帮助企业开展“法律体检”、法制讲座、法律咨询,帮助企业避免法律风险,规范内部管理;“进乡村”,开展律师进村惠民活动,以服务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五保户和特困户等困难群众及村民自治组织为重点,指导每名律师每年联系1至2个自然村,及时到村或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进行义务法律咨询和服务,对特困群众提供上门服务。通过组织开展三进活动,充分发挥律师在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企业依法管理、维护群众权益中的作用,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律师法律服务体系。
三是整合律师资源,完善服务民生网络。为提高全省律师服务民生的针对性、协调性、实效性,省司法厅指导成立了“河北省律师协会公益法律服务中心”,并以此为平台,整合各级各类“农民工法律援助中心”、困难职工“维权站”、妇女、儿童、残疾人“维权岗”及律协公益法律服务专业委员会等律师服务民生载体,构建全省统一、完整的律师服务民生网络,最大限度地充分调动全省律师资源,更好地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的法律服务。同时,从9月1日起开通了全省公益法律咨询热线(4001616148),每天安排2名律师值班解答群众咨询,为群众依法解决矛盾纠纷、维护自身权益提供法律指导和帮助。截至12月上旬,热线已接待群众咨询近2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