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江西

江西宜春:主动转变带来反渎办案“双提升”

2013-12-16 09:32:5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江西宜春:通畅线索渠道全面收集证据开阔侦查视野

  主动转变带来反渎办案“双提升”

  干警研究案情

  讯问犯罪嫌疑人

  ■从渎职多发环节中“挖”、从新闻报道中“找”、从案件信息移送中“寻”,多渠道入手扩展案源线索。

  ■加强从虚拟网络空间获取与案件有关的电子数据等新型证据,提升运用新型证据突破案件水平。

  ■及时转变侦查思维,注重贪渎并侦策略,采取先突破嫌疑人贪污贿赂犯罪问题,再深挖渎职犯罪的策略。

  线索渠道更加通畅、证据收集更加全面、侦查视野更加开阔———江西省宜春市检察机关今年以来切实转变反渎工作理念,在加大执法力度同时,积极调整侦查策略和手段,取得了办案规模和质量双提升的效果。截至11月,宜春市检察机关已立案侦查渎职侵权犯罪案件31件63人,立案数超过去年全年总数,其中重特大案件28件53人,法院作出有罪判决22人,其中,判处实刑10人。

  ■案源线索

  从一条线向多条线扩展

  “面对渎职侵权犯罪形式越来越隐蔽、手段越来越多样的挑战,我们迎难而上,全市检察机关从渎职多发环节中‘挖’、从新闻报道中‘找’、从案件信息移送中‘寻’,多渠道入手,有效扩展了案源线索。”宜春市检察院分管副检察长汤萍向记者介绍。

  针对政策性资金补贴、国有土地出让、国有资产管理等渎职侵权犯罪易发领域,宜春市检察机关组织反渎干警学习掌握相关行政机关职责,围绕犯罪多发易发环节进行分析研判,相继发现了非法套骗国家农机、家电下乡等政策性资金补贴,低价出让国有土地,违法处置国有资产等渎职犯罪线索,从中立案查处8件16人。

  “开网页、看报纸,我们也没闲着。媒体报道的各种重大责任事故、重大案件及社会热点问题,也是我们搜寻线索的重点。”在宜春市检察院反渎局工作5年的干警小丁说,他和同事们在网上浏览新闻时,获取了樟树市某中学部分学生被学校办理双重学籍,冒充职业高中学生套取国家助学金的线索后,迅速展开初查,立案查处了樟树市文教局原局长丁某,原副局长黄某、刘某及樟树三中原校长陈某等人涉嫌滥用职权、贪污、受贿窝案,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

  今年以来,该市检察机关通过关注新闻媒体摸排成案线索4件6人。

  此外,该市检察机关加强与纪检监察、公安、国土资源等行政执法部门的联系,建立案件信息移送机制,强化行政执法部门立案信息资源共享,拓宽案件线索渠道。今年以来,该市检察机关共接受行政执法部门移送案件信息12件,立案侦查8件。宜春市纪委移交了宜春市房管局有关人员非法办理小产权房手续线索后,市检察院反渎局以涉嫌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受贿罪对房管局审验科原科长彭某,办事员黄某、曾某立案侦查。11月25日,该案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

  ■取证类型

  从物理空间向虚拟网络空间拓展

  新媒体时代,人们的办公工具已从纸笔发展为电脑、手机。“办案也必须重视虚拟网络空间,否则侦查工作也会0“ι。”有着十余年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经验的宜春市检察院反渎局局长聂庆庚对此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局里要求全市70余名反渎干警加强从虚拟网络空间获取与案件有关的电子数据等新型证据能力,提升运用新型证据突破案件水平。

  一份份电子证据,戳穿了犯罪嫌疑人自以为能瞒天过海的假象。今年7月,宜春市检察院反渎局就运用新型证据,顺利查办了上级交办的江西省人事考试中心原副主任熊某、科员倪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受贿案。在接触犯罪嫌疑人之前,办案人员通过初查,获取了大量详实的手机通话、银行交易、房产等证据,还运用科技手段恢复提取了两名犯罪嫌疑人已经删除的QQ聊天记录,找到了二人作案前后的网上沟通证据,查找到倪某通过网上聊天同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生任某进行沟通联系,以及利用电子账户收取考生钱款的记录。

  在案件审讯阶段,针对熊某、倪某的推脱和回避,侦查人员出示了恢复提取的网络电子证据等有关证据,他们的心理防线瞬间瓦解,两人供述了为谋私利,利用职务便利,在收取有关考生好处后,非法多次泄露考试答案的犯罪事实。检察机关不但在法律规定的12小时内突破案件,还深挖共犯,共从中立案4件4人,其中要案2件2人,案件的查办社会影响巨大,取得了良好效果。11月22日,该案已移送审查起诉。

  “收集电子证据时,我们坚持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贯穿于办案始终,将程序合法落实到证据收集各个环节。运用电子取证侦查设备收集电子证据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确保收集过程完全合法、有效。”聂庆庚告诉记者,为有效防止犯罪嫌疑人从取证的形式、证据合法性上进行翻供,案件严格按照修改后刑诉法规定制作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对一些重要证人的询问,也采用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方法,保障案件办理公正、合法。

  丰城市检察院在侦办宜春公安局丰矿分局毛某等4人涉嫌滥用职权、贪污、受贿案件时,初查过程中,侦查人员通过公安户籍系统和计划生育监管信息系统调取了500余条电子数据,并最终形成有力的证据链,为整个案件的侦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使得这一起涉及多人的渎职窝案得以顺利查办。目前此案已侦查终结。

  ■思路突破

  从单一侦查向并案侦查转变

  渎职犯罪和贪污贿赂犯罪相互交织,渎职犯罪日益群体化,就案办案往往查办难度较大,怎么办?宜春反渎这支精干的队伍给出了响亮的回答:水无常形,针对案件不同情况,积极调整侦查思路,用好用活贪渎并侦和并案侦查等策略,将案件查深查透。

  “贪渎并侦策略是先突破嫌疑人贪污贿赂犯罪问题,再深挖渎职犯罪。这样经济问题突破了,不仅减少了办案阻力,渎职犯罪也更容易侦破,判决实刑难问题也能得到解决。”宜春市检察院反渎局干警何振华向记者介绍。

  该院领办的丰城市农机局原局长黄海平玩忽职守、受贿一案,就是运用贪渎并侦策略的成果。反渎干警们先突破了黄海平非法收受江西某农机有限公司等农机经销商122万余元贿赂后,再进一步深挖他在担任丰城市农机局局长期间,不认真履行审核职责,致使多名农机经销商非法套取国家专项农机补贴资金150万余元的渎职犯罪行为。10月25日,黄海平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

  宜春市检察院还专门制定出台了《渎职侵权案件并案侦查办法》,对渎职案件涉及的相关刑事犯罪,积极采取并案侦查措施。宜丰县检察院在查办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原大队长徐旭东徇私枉法案时,对其帮助逃避法律追究的7名犯罪嫌疑人并案侦查,并将刑事犯罪嫌疑人列为关键性证人,锁定犯罪嫌疑人徐旭东徇私枉法犯罪的完整证据链条。10月29日,法院对徐旭东作出有罪判决。

  今年以来,该市共查办14名渎职犯罪嫌疑人同时涉嫌行贿,涉案金额400余万元。(欧阳晶 庆庚 渝涛)

[责任编辑:朱诗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