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中央动态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致力研发公共安全领域高新技术产品

2013-12-14 11:38:4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互联网时代,如何提高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作为打击犯罪、服务人民的“主力军”,公安机关在打击网络信息安全犯罪方面有哪些行动?网络信息安全的保护依赖于高新技术,在这方面,公安机关又做得如何呢?

日前,中国警察网邀请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胡光俊博士做客《警界对话》特别节目《警网零距离 一所面对面》,为网友介绍公安机关在保护公共信息安全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主持人:胡博士您好!请您先为我们介绍一下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胡光俊: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是从事公安科学技术研究,为公安业务部门和社会公共安全领域提供技术、产品、工程和服务的综合性研究所,建立于1960年初,业务领域覆盖安全检查、安全防范与警用信息集成、证件与防伪、技术侦查、警用通信与指挥系统集成、特种警用装备、信息安全、标准化与检测等方面的综合性研究所。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期待,一所进一步明确定位,坚持以“科技强警”为己任,以公安业务一线的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注重提高和完善公安技术手段与公共安全装备技术,加大科技成果推广力度,开发生产了大量用于公安和社会公共安全领域的高新技术产品,为维护社会稳定和预防打击犯罪做出了积极贡献。

主持人: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目前我国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是一个什么样的形势?

胡光俊:这些年针对我国公共信息网络安全,国家和社会持续投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政策层面,国家出台了重要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的政策,这个政策规定了涉及国计民生的信息系统都要按照重要性划分等级,然后按照对应的要求进行保护。这些年通过等级保护工作的要求,全国信息系统完成了定级、备案工作,正在进行测评和整改的工作。社会层面,随着免费杀毒软件的普及,网民的安全意识有了很大提高,杀毒软件安装率也大幅提高,病毒木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病毒的整体形势比前些年有所好转。

主持人:在保护国家互联网安全,保护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方面,公安机关扮演着怎么样的角色呢?

胡光俊:公安机关承担着打击网络犯罪,监管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职责。打击网络犯罪方面,近年来公安部多次组织打击利用互联网进行制黄、贩黄、传黄活动,利用互联网敲诈勒索,网上赌博,利用互联网制作、传播病毒,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等行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主持人:要想确保公共信息安全,公安机关也必须有过硬的技术才行吧?

胡光俊:是的。由于此类犯罪的特殊性,网络警察既要精通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又要有一定的网络案件办理经验,同时要有尖端的网络武器进行支持。网络犯罪具有智能性、隐蔽性、复杂性、跨国性、匿名性、涉及面广等特点,具有严重社会危害,网警必须掌握先进技术才能应对。

主持人:作为在公安科技事业里耕耘了50多年的一家单位,一所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技术方面有哪些成就呢?

胡光俊:科技强警是我们的天职。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方面,一所在等级保护、物联网安全、无线接入、涉案电子数据鉴定、网络安全检查等工作上为公安机关提供支持。

主持人:目前我国面临的公共信息安全形势还是比较严重的。您对未来公共信息安全保障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有哪些期待?

胡光俊:未来公共信息安全保障的技术创新可能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高级协同攻击的预警、检测、取证上;二是对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存储隐私防护;三是随着物联网应用的普及,物联网犯罪会逐步显现和抬头,需要在这方面进行创新;四是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随着互联网的影响逐步加深,可以打通工控系统和互联网的通道,这时候工控安全就是很大的挑战了,如果电力、通信、交通、能源等行业的应用系统遭到网络攻击造成系统停摆,将对个人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宗 文)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