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整改成果转化成为民务实清廉的制度
——专访云南省检察院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王田海
赶到云南省检察院这天,恰逢全院大会,王田海检察长代表党组通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接机的同志说,听了王检的讲话,“亚历山大”啊——党组领导们都这么较真,下一步的工作该咋个抓法嘛!
听到记者的“奇遇”,王田海哈哈笑了:就是要有股狠劲!不要说他们有压力,我们党组哪个没压力?中央督导组、省委教育实践活动办、省委督导组的同志,都参加了我们的生活会,对我们的做法也都给予了充分肯定。我们就是要盯牢整改这个环节,搞准问题透彻剖析,逐一制定整改措施,真正搞出个样子来!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不会一风吹!
抓住整改环节,把发现的问题解决在当下
几年前,王田海提任云南省检察院检察长之后不久,记者采访过他。作为一个经验丰富、思路开阔的老检察,他抓工作的力度大,思路新,引起不同反映。记得在接受采访时,他曾说:有人说力度大了。力度大还是小,不能凭嘴说。除了要放在全国的平台上考量、参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大致相当的临近省份的情况,关键还是要看老百姓的评价,看老百姓满意不满意。“要是没有案件线索,啥都不说了;要是群众举报很多,我们不去查,那就是我们失职:你没有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你的职责,你没有担负起人民对你的重托!”
几年过去了,记者了解,云南有多项检察业务工作位居全国前列,先进经验、先进单位、先进人物频出;记者知道,杨竹芳的美名天下传扬,更知道最近获评“最美检察官”的独龙族检察官江德华。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永远都是人民检察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终结点。如果说那时我们以人民需要、人民呼声为出发点推动了检察工作,现在则是全党都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个时代列车,我们不能错过!我们要以更高的标准、更快的速度、更好的质量全面检验、衡量、推进各项检察工作!”王田海的语气坚定有力。
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的工作,王田海有个小结: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以“反对‘四风’、服务群众”为重点,按照整风精神,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做到查摆问题准、剖析根源深、整改方向明、具体措施实,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而记者在采访后也有了个简单的领悟。
查摆问题准——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对照党章、对照廉政准则、对照改进作风要求,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大家议等多种形式,深入查摆、逐条梳理“四风”问题。省院采取发放征求意见表、开通网络邮箱等方式向领导机关、省级有关单位、各分州市检察院及人民群众征求意见,党组成员分别深入到17个州市院、40余个基层院以及省委部署开展的“四群”(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工作联系点,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共征求到涉及班子建设、队伍建设、业务建设、纪律作风建设、机构编制管理、检务保障、服务群众等7个方面的意见建议284条。在云南检察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现代新技术媒体,包括云检微博、微信、QQ平台,为征求意见发挥了重要作用。
剖析根源深——对这284条问题逐一梳理,充分听取督导组意见反馈、情况通报,深刻剖析问题根源。全院每名党员都按照要求进行对照检查,很多同志的对照检查材料都数易其稿。省院党组班子的对照检查材料,王田海亲自主持起草讨论,反复修改。对班子存在的问题,各位党组成员主动把自己摆进去,主动承担责任。“当然,班子存在的问题,主要责任是我的”,王田海强调说。在充分谈心交流的基础上,民主生活会开门见山,明确指出哪些问题你要负责任,哪个方面你应该注意、改进,非常坦诚。“有些问题,他个人没认识到,我就带头给他指出来,推一推,促一促,一定得‘红红脸、出出汗’。”王田海说。
整改方向明——党组明确表态,对查摆出的问题要力行力改,即知即改,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整改落实。强调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和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执法为民宗旨。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强化群众观点,深入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多接地气,远离形式主义。保持打击力度,依法惩处各类犯罪,特别要加大对严重危害群众利益和严重影响人民安全感犯罪的打击力度,回应人民群众在公共安全、司法公正和权利保障方面的新期待。
具体措施实——党组提出,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确保云南检察工作的政治方向不偏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集中、最强烈的问题,自觉践行执法为民宗旨。强调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精简文件、厉行勤俭节约。加强公务车辆清理,禁止公车私用,严禁违反规定使用警车。坚决压缩公务接待,必要的接待安排在机关食堂。严格控制公务出国,已停止四批公务出国活动。强化督促检查,建立督促检查工作机制,定期、不定期对改进作风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开展“四群”活动,保障民生促进发展
“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目的是什么?就是那句老话:为人民服务!”王田海说。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强化检察干警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举措。同时,云南省检察院还把省委部署开展的“四群”教育活动作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一系列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
为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疾苦,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真正从心底里关心服务群众,近年来,按照省委部署,云南检察机关积极探索建立“联县(市)挂乡包村结户”工作机制,实行厅级干部挂乡镇,内设机构包村,处级领导干部联户的联系群众工作机制,省院119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分别联系德宏州6个乡镇、20个村(社区)、58个村民小组、217户农户,紧紧围绕“访民情、抓落实、办实事、强组织、谋发展、促和谐”等任务进村入户,与联系户同吃同住同劳动,详细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公共设施建设、村寨治安、医疗卫生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共同探讨解决困难促进发展的良策,切实为少数民族群众办了一批实事、好事。
8月1日,王田海轻车简从悄然来到德宏州芒市风平镇弄么村开展蹲点调研,召开民情恳谈会后又走访农家,认真听取了群众反映的诸如农田水利建设失修、香烟种植指标不合理、青少年成长环境不健康等问题,随即与有关单位密切磋商,很快拿出了解决办法。
服务群众,主要还是要通过履行检察职能来实现。
针对贪污腐败引起群众强烈不满、严重割裂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一突出问题,云南省检察机关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大力查办发生在重点岗位、重点人员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犯罪案件,把集中开展查办和预防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职务犯罪专项工作作为民生工程来抓,今年1至10月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1570件1905人,立案数同比上升10.5%,比全国同比高3.49个百分点,彰显了党和政府顺应民心民意、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的坚强决心。
面对危害民生民利犯罪高发、人民群众安全感降低的问题,云南省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批捕、起诉等职能,依法准确、有力地打击危害公共安全、黑恶势力、严重暴力、多发性侵财、盗伐林木、污染环境、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生产销售假农药假种子、毒品等犯罪,今年1至10月共批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29688人、起诉37968人,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效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建章立制,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记者又和王田海检察长通了电话。他的声音有些激昂:这次会议让人振奋!这么抓,大有希望,有奔头!就我们云南省检察机关来说,一定要在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方面多下功夫。
一是整改措施有了,要抓好落实。对查摆出来的具体问题,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逐项研究,明确重点,对突出问题专项整改,一准二狠三要韧,不达目标决不收兵。二是抓好省院机关和党总支、支部的组织生活会。领导的作风、工作意图要靠具体各部门去贯彻执行,领导的问题或多或少也反映在各部门,所以我们要求各支部负责人要对照问题进行客观分析,琢磨解决的办法,各项检察工作都要制定一个覆盖全省的长效机制。例如,要认真研究全面落实三中全会精神,特别是其中关于司法改革的精神,结合云南省检察工作的实际情况早谋思路,有备而动。忠实履行修改后刑诉法,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办案时要保证全程录音录像,保证依法文明、公平、理性、平和地办案,既要保证案件质量,又要保证不出现违法违纪、安全事故等,形成系统的执法办案规定;机关作风方面,要看到“四风”问题的实质仍然是人员素质、业务素质。仅仅是公车管理规范了、公款吃喝刹住了是不够的,还是要落实到提高人的政治素质、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方面,要将纠正“四风”变成自己的自觉行为,用长效机制去约束、规范干警,让作风符合党的宗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中全会又吹响了改革开放的新的号角,云南省检察机关思想统一、信心满怀,必将始终保持人民检察为人民的本色,圆满完成各项检察工作,为七彩云南的全面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王守泉 肖凤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