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社区好闺女李春利

2013-12-04 09:45:1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江苏法制报 

“李警官是个热心肠,我们很多人都受过她的帮助。”只要一走进沭阳县建陵社区,这里的居民都会这么说。

他们所说的李警官就是李春利,今年29岁,是沭阳青岛路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因为李春利办事热情,用心对待群众,经常为群众排忧解难,因此建陵社区的大爷大娘们都亲昵地称她为“好闺女”。

2006年7月,从江苏警官学院毕业后,李春利被分配到基层派出所工作。“上任”后,李春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访。她负责的建陵社区是一个拥有1.9万余人的大社区,人多、事多、情况多。刚进行入户调查时,她也遭遇过许多冷脸,碰了不少钉子。

社区里的李大爷曾受过治安处罚,家中还有一个正在服刑的儿子,主要靠出租房屋维持生活。当李春利第一次去他家时,李大爷满脸敌意,无论她说什么,老人就像什么也没听见似的,不愿配合登记。但她并没有着急,而是每次有意经过他家门口,跟他打招呼嘘寒问暖。久而久之,李大爷也变得客气多了,不仅主动接受登记,在儿子刑满释放后,还让其主动到社区警务室登记配合管理。

“你对群众真心,群众才会对你热心。”李春利说,敲不开群众的门,是因为群众与警察之间有距离,缺少信任感。在她看来,“只要心与百姓贴着走,距离自然就近了”。社区居民都知道:“李警官不仅要了解家庭的基本情况,还和我们拉家常,问家里有没有困难,需要帮忙就尽管找她。”

在入户调查中,李春利得知社区内有个叫李洁的女孩,父亲患有三级智力残疾,四肢行动不便,母亲加班加点打临工补贴家用,生活极其困难,正在读高二的她面临辍学困境。李春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给李洁送去相关学习、生活用品,鼓励她战胜困难,学好功课,并表示自己会帮助她上学。得知李洁的父亲会修鞋,她立即帮忙让其在小区的门口摆个修鞋摊,帮人修鞋赚取部分生活费用。同时她又自己掏钱帮李洁凑齐学费,托朋友帮忙找辅导老师。高考结束后,如愿考上大学的李洁感动地说,“没有李警官的帮助,我就不可能有今天……”

子女教育,家庭摩擦,邻里纠纷,下岗失业……李春利的工作并不“出彩”,一年到头,她总在忙于那些别人不屑干、不愿干的小事。一个民警天天捣腾家长里短,能干出啥名堂?但李春利知道,对每个家庭而言,这些都是天大的事。

李春利把日常防范工作和“入户访查”有机结合起来,从辖区治安状况、群众生活习惯等方面入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通过实践总结出了“上班时间访企业、下班时间入民区、有户无人打电话留言条”的错时工作法。针对建陵社区流动人员较多,情况复杂等特点,李春利在日常的人口管理中又推行了“三长制”,即“楼长制、户长制、街长制”。方案推行后,不仅很快得到了居民的普遍认可,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充分肯定。截至目前,建陵社区共有楼长50名,户长168名,街长10名。通过“三长”提供信息,登记房屋出租户421户,收集情报信息12条。

李春利默默服务着社区群众,赢得百姓的口碑。她先后被评为宿迁市入户调查先进个人、“十大群众工作标兵”、市公安局基础工作先进典型、全省“111”工程社区民警能手;分别被宿迁市公安局记三等功四次、沭阳县政府记三等功一次。(通讯员 陆 华 王尚杰)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姜浩:善于察言观色“开锁”人
·群众有危难,他们的身影及时出现
·布达拉宫“消防人”的一天
·大伙都喊他“火”庭长
·陈冰:跟工作先“结婚”后“恋爱”
·有一种叫“哈儿冰”的“工作痴迷症”

·有一种叫“哈儿冰”的“工作痴迷症”
·小王的户籍经
·戴杰:总不能兑现承诺
·张磊:“妙招儿”警官
·陈竹:真诚呵护着一份“父子情”
·李树干:“撵鸡赶鸭”护平安的“孤岛”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