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是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西长安街派出所西交民巷社区的一名普通民警。要说他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那就是在深入社区时,不断开动脑筋,总会创出些社区防范和服务群众的“妙招儿”,例如:“企租房”的管理、自行车免费看护点、小喇叭宣传车、治安防范宣传队、新式警情提示牌、巧用防盗锁、门窗防撬木条……
规范管理“企租房”,邻里一家亲
“都夜里12点多了,楼上这帮孩子还不睡觉,吵得我们邻居没法睡觉,民警同志赶紧来管管吧。”社区居民时常有这样的反映。
西交民巷社区内单位、企业职工较多,经常因为下班晚影响居民休息而发生纠纷。为解决这一难题,张磊自主创新出了 “企租房”规范化管理模式。即:以派出所牵头把关、用人单位主要负责、社区居委会辅助协助的规范化、统一化、多重化管理的新模式。针对“企租房”建立起登记制度、值班制度、会客制度,严格落实“企租房”人员管理职责,全面排查房屋存在隐患,落实“企租房”专人专管,对内部出现的问题实行责任倒查,同时制定了定期会商制度、问题通报制度、人员审核制度、隐患排除制度,定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将各种安全防范意识扎根居民心中。
对此,居民杨大妈深有体会:“以前这帮孩子,每天晚上都要吵到夜里一两点,我这心脏病真是受不了,怎么说都不听。现在多好啊,晚上也不吵了,一个个还都带上红袖标给咱们社区巡逻,我们睡得踏实了。”
设立“看护点”,自行车免费存放
西交民巷社区是老旧平房聚集区,居住人员多,一到晚上社会车辆也往这小院儿里扎。张磊搜集了大量信息,随后与街道、市政、城管等部门和物业公司取得联系,解决了资金投入、场地选择、电力供应、硬件配置等多个难题。2011年,西交民巷社区兵部洼胡同东口建立了西长安街派出所第一个自行车免费看护点,自建立以来,日均停车量为200余辆,西交民巷社区也实现了自行车和入室盗窃的 “零发案”。
在有效防范各类案件的同时,“看护点”的设立还解决了部分生活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看护员老陈说:“我年纪大了,生活困难,现在有了看护点的工作,离家近,而且待遇也不错,解决了我的生计问题。”
新式警情提示牌吸引社区老少
早前,张磊曾针对夏季入室盗窃案件高发的治安形势,创建了一支小喇叭宣传车队。他将各种安全防范措施编录成通俗易懂的歌谣,用小喇叭播放。每天上午,由社区居委会主任驾驶小喇叭宣传车,在社区进行全面宣传,有效降低了入室盗窃案件的发案率。
前不久,张磊又提出设计制作新式警情提示牌。提示牌包含了社区民警责任承诺、卡通安全提示、便民服务电话和实时警情通播等栏目。其中最大的亮点在于实时警情通播栏目。该栏目被设计成可更新内容的插页槽,方便社区民警随时更换最新警情提示。而提示牌中最吸引群众注意的是卡通安全提示这个栏目。在张磊的带动下,西长安街派出所的13个社区根据自身实际,都安装了这种新型警情提示牌,整体提升了辖区治安防范水平,得到群众的欢迎和赞扬。
尽心尽力帮助困难群众
除了为社区安宁和谐“妙招儿”不断,张磊还特别关注困难群众,千方百计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西交民巷社区有一户特殊家庭,一家三口都是聋哑人,孩子还有智障,生活十分困难。对于这样一个家庭,张磊自接片后就十分关注,有事没事的都会到他家找活干。夫妻除了无法用语言与人沟通外,连字几乎都不识几个,只能靠写写简单的“水、电”等字进行日常沟通。
如果写一个“电”字,不是灯坏了,就是没电了。灯、电线坏了,张磊会找电工师傅帮忙修,如果欠电费了,他就帮忙去交。每到年底,张磊还要帮他家向民政部门申请足额救助。社区居委会谭书记说:“像交电费、查炉灶、送慰问品这些事,张磊一年得去他家很多次,张磊总说他自己能帮什么就帮点什么,坚持了这么多年,不仅感动了他们一家三口,也感动了我们和社区群众。”前不久,这家的男主人去世了,张磊对母子俩更加关心了。(记者 谭志勇 通讯员 韩景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