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重庆荣昌张家勋:身患尿毒症 他坚持用爱书写人生华章……

2013-11-29 15:31:4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重庆法制报 

用爱书写人生华章……

——记重庆市荣昌县万灵镇司法所所长张家勋

“宁可干死,也不愿等死。”身患尿毒症的他,以这样的精神,扎根在基层。多年来,他为了辖区的平安,哪里有了矛盾哪里就有他调解的身影;哪里有困难就帮到哪里,他用爱和责任书写着自己的人生旅程——他就是重庆市荣昌县万灵镇司法所所长张家勋。

甘为司法事业孺子牛

1997年,张家勋怀惴司法行政工作梦,考进了荣昌县司法局,并派到广顺司法所,正式成为一名司法行政工作者。因工作出色,2000年,他便成了广顺镇司法所所长。

2006年3月,张家勋被查出得了尿毒症,考虑到他的身体健康状况,荣昌司法局决定将他调回局机关, 他却说:“宁可干死,不愿等死。”继续干着司法所工作。2008年初,张家勋顺利进行了肾脏移植手术。手术后,他并没安心休养,很快又回到司法所。

“这是我的第二次生命,所以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张家勋说。

2010年12月一个寒冷清晨,一位耄耋老人来到司法所哭述:“养儿不孝啊!养儿不孝啊……”原来,老人姓于,已92岁高龄,育有四儿两女,平时住在三儿子家,前一晚因口角被儿子“轰”出家门,在街上流浪了一夜……张家勋听后非常气愤。

为解决老人赡养问题,他一边为其申请法律援助,一边与司法所干警一起赶往老人的子女家展开调查。在与几个子女交谈中,张家勋了解到,其子女认为老人对家庭财产分配不公,所以对赡养问题互相推诿。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找准了症结所在,张家勋循循善诱,通过讲解《继承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传统美德,几个子女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最终老人得到妥善安置。

甘当边远地区守护神

2011年4月,为筑牢维稳第一道防线,张家勋又主动请缨,到更偏远的万灵镇司法所任职。

当年8月,万灵镇玉鼎村七社村民在争抢收稻谷中发生抓扯,有人受伤。接到报告后,张家勋立即赶往现场。经耐心劝解,村民们情绪平静下来。

原来,争抢种粮户稻谷的是该社张华(化名)等6户村民,他们在1998年第二轮农村土地承包中,放弃了使用承包土地的权利。随着当地旅游开发,土地随之增值,张华等村民便要求为其子女划分土地。2009年,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按政策不予划分。张华等6户村民不服,向法院起诉,可判决结果均不支持张华等人的诉讼请求。

张家勋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首先向张华等6户村民和其他社员了解、调查、核实情况,经过连续5天的走访调查,收集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然后根据法律法规,反复做村民的思想工作。经多次联合调解,终于达成调解协议,大家握手言和。

甘做困难群众贴心人

“张所长,你来啦,快屋里坐。”近日,张家勋刚到沙堡村,一名老人便大老远地向他打招呼。老农叫陈德明(化名),今年71岁,他有一个犯过事的儿子,张家勋常来此了解情况,两人渐渐成为朋友。

去年7月,一场暴雨过后,损毁了不少农村老房子。张家勋在走村入户时,发现老陈和妻子正为自家残破的老房子急得焦头烂额:“将来娃儿回来了,住哪儿啊?”

几年前,大儿子陈华(化名)在广东打工期间,因损坏公物罪被判有期徒刑4年6个月。由于家贫,房子又年久失修,这场暴雨下来,就变成了断壁残垣。张家勋仔细查看一番,发现情况确实比较严重,他一边安慰老两口,一边向领导汇报情况,并帮助陈家申请救灾款和旧城改造补偿款,最终,为老陈家申请到7500元。

“多亏了张所长,我儿子回家才住上了安全的房子。如今家里的老房已修葺一新,不再担心下暴雨了。”对此,陈德明感激地说。

记者 陈晓容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