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江苏

江苏如皋发挥"老乡警察"作用解决"老乡难题"

2013-11-29 08:46:3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忙活了一年,拿不到工资怎么能行。”这些天,江苏如皋港化工园区“老乡警务室”的负责人、如皋港中心派出所副所长汪明正忙着打听东北打工老乡里有没有老板拖欠他们工资的情况。

其实,汪明不是东北人,只是在东北当过兵。帮“老乡”要工资,这并非汪明多管“闲事”,而是如皋港中心派出所推行的“老乡警务室”的一项工作内容。

怎么会想出设立“老乡警务室”这个点子?如皋市公安局副局长、如皋港中心派出所所长张勇介绍,如皋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来自全国26个省市的近6万人在这里打工,高峰时,仅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就有3万员工。由于在地域、习俗、口音等方面差异大,外来人员遇到问题时往往爱找老乡 “抱团帮忙”,不同省份的“老乡”有时甚至为一点点小事产生摩擦,带来治安隐患。所里就想到,让来自外地的警校毕业生和部队转业干部充实 “老乡警察”队伍,主动上门为外来人口解难帮困、调解纠纷。

如皋港中心派出所有16位外省籍民警,每人都负责联系着上千名外来人员。这些外乡人一有空闲就喜欢往“老乡警务室”跑,和“老乡警察”拉家常说心事。

为充分发挥“老乡警察”的亲情优势,如皋港中心派出所组织外省籍民警和军转干部主动走出去,开展“走进老乡门、倾听老乡事、解决老乡难”的“三乡”亲民活动,走遍辖区的每一个村组、每一条街道、每一家企业、每一个角落,实现了辖区外来人口情况清、底数明。通过拉家常的方式通报近期治安情况,定期召开座谈会,宣讲法律知识,真心实意听取“老乡们”的诉求和心事,大到推荐就业、孩子入学,小到家庭矛盾调解,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

儿子的上学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从黑龙江来如皋港打工的钱某,眼看儿子到了入学年龄,钱某跑遍了辖区所有的学校,都没有名额。无奈之下,钱某来到化工园区“老乡警务室”求助,汪明接待了他。了解情况后,汪明挨个学校跑,最终为钱某的儿子争取了一个入学名额。细心的汪明还将入学所需的手续材料列了一个清单交给钱某。没过几天,钱某的儿子就高高兴兴地上学去了。

同时,“老乡警察”找准“依法维权”这一切入点,总结出“事前疏导、事中协助、事后关注”的工作方法,为老乡农民工解决许多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有效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9月10日上午,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外包队上海龙联公司两个班组12人来公司讨要所欠工资。湖北籍农民工王某反映,他们承包了钢结构和打磨工种,最后核算时亏损了约五六万块钱,之前也与公司对账了,一直没谈妥。随后,通过协商,龙联公司负责人扈某承诺9月10日来厂与工人结算工资,结果工人来了,扈某却没有出现。熔盛警务室湖北籍民警刘前主动出面与王某沟通协调,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王某等人才离开,事后刘前一直持续关注此事,多次与熔盛集团负责人沟通协商,终于为王某等人追回了拖欠的工资。捧着自己的血汗钱,王某等人对刘前竖起了大拇指:还是老乡靠谱儿!

据了解,今年以来,如皋港“老乡警察”成功调处纠纷128起,为老乡维权62起,收集各类违法犯罪线索32条,举办法制讲座10场,获得外来人员的广泛好评。(记者 赵家新 通讯员 曹钰华 李孝文)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江苏如皋:3000人走进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
·江苏如皋检察院用微信平台提执法办案透明度
·江苏如皋“执法微信”拓宽食品安全监管渠
·江苏如皋: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多样化
·江苏如皋:“党员服务队”义务帮扶残疾工人
·江苏如皋“青蓝工程”助青年成才

·江苏如皋“青蓝工程”助青年成才
·江苏如皋开展“千名民警进村居”活动
·江苏如皋:社会管理创新篇追寻和谐中国梦
·江苏如皋:检察机关在信访接待工作中注重维护民生
·江苏如皋法院开启假日广场法庭
·江苏如皋:“绿色联盟”微信群守护百姓餐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