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中,司法部门是一个很威严的执法机构,对于司法行政工作更是觉得遥远而陌生。其实,司法行政很多工作都是与百姓息息相关的。”11月26日上午,湖南省司法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道龙作客红网嘉宾访谈室,就全省司法系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司法行政工作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司法行政工作与百姓息息相关
“司法系统的律师工作管理处、公证工作管理处、基层工作处、法律援助中心、法制宣传处等多个部门的工作,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人民性是司法行政工作的基本属性。”刘道龙说。
从全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省司法厅大力提倡工作重心下移,尽量减少中间环节,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诉求上,以有限的行政资源换取最大的发展成果。
打造司法行政民生系统工程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不会写法律文书,不懂得诉讼程序,还有人甚至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打官司,但他们需要法律方面的服务,需要法律的帮助。对此,刘道龙表示,对于经济困难的群众,我们有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两支队伍,给他们专业的指导和意见,另外,对于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老年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众,我们还能为其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
作为一项民生工程,近年来湖南省十分重视法律援助工作,法律援助的投入实现动态增长。全省法律援助经费在去年突破5000万的基础上,今年增长到近7000万。省人大常委会修订《湖南省法律援助条例》,降低援助门槛,扩大援助事项范围,法律援助办案数量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从2009年的1.8万件上升到今年的3万件。
目前全省市、县两级政府都设有法律援助中心,且大多数建立了处于临街一楼的法律援助便民服务接待窗口,并提供受理、申请、指派一条龙,办事非常便捷。
公共法律服务产品逐步规范完善
随着群众法律意识的提高,公证、司法鉴定、律师及人民调解等公共法律服务产品与老百姓的生活有了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在推进公共法律服务社会化的同时,司法行政部分也通过监管逐步对这些机构进行规范,使其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省各个公共法律服务行业都进一步加强了公信力建设,建立健全了公信力评价机制和监督机制,大力推进服务窗口建设,树立了法律服务行业的良好形象。同时,积极探索便民、利民、惠民的工作措施,扩大服务的覆盖面,进一步实现法律服务的便捷化,使法律工作更加贴近群众,更好地服务群众。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公共法律服务事业取得了良好成效,如2012年开展的“调解化积案、息访保平安”专项活动,全省共成功化解矛盾纠纷42万件,积案消化率提高了约35%,为湖南省涉法涉诉赴京上访总量由前年底的全国第3位下降到去年第11位、赴省非正常上访同比下降40%发挥了积极作用。
青少年及农民群众是“六五”普法的重点对象
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与吸毒贩毒、环境污染并称为是世界的“三大公害”。随着社会的变化,如何教育未来的接班人成为一个越来越有挑战性的课题。对此,刘道龙表示,青少年违法犯罪已经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甚至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发出了一个危险的信号。
为此,在“六五”普法规划中继续将青少年列为普法教育的重点对象,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做到“计划、教材、师资、课时”四落实。此外,通过开展“六个一”系列活动、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超级普法小英雄”法律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集中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让法律真正走进青少年身边。
此外,针对农村群众法律意识比较淡薄的现状,司法行政机关专门部署了“农村法制宣传月”等送法下乡活动,每年组织法律服务队深入乡村开展法制宣传和服务,免费向全省广大农户发放《农村普法简明读本》900余万册。在全省农村积极推进每一个乡镇设立一个法制辅导站,每一个行政村建立一个农民法制学校和一个法律书屋(图书角),每个行政村或自然村建立一个法制宣传栏的工作,通过这些举措,真正帮助农民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依法保障和维护社会稳定。
·湖南司法厅:以正能量引领全面发展
·湖南司法厅厅长调研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工作
·湖南司法厅部署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工作
·湖南司法厅领导到岳塘调研安置帮教基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