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及时抓住机遇,看到的机会也会丢掉
理论周刊:要想抓住历史机遇,赶超先进国家,首先需要从哪里着手?
庞元正:抓住机遇,必须善于发现和捕捉机遇。机遇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又具有不确定性和非常驻性,它变幻不定,扑朔迷离。因此,只有善于发现机遇,才能捉住机遇。但发现机遇,捕捉机遇也绝非易事。
理论周刊:就我国来说,该如何发现和捕捉发展机遇?
庞元正:首先,从国际形势和我国周边环境的重大变化中,发现和捕捉发展的机遇。机遇产生于事物的发展变化之中,产生于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相互作用之中。同样道理,我国发展的机遇也存在于国际形势和周边环境的变化及其联系之中。因此,发现和捕捉我国发展的机遇,不仅要具有用发展、联系的观点观察问题的辩证头脑,而且还必须具备透彻分析国际形势的宏观战略眼光。
其次,从对人类历史和社会进步最具影响的重大事件中,发现和捕捉发展的机遇。机遇的出现可以改变事物的现有状态,因为机遇会给一事物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带来新的质态。因此,发现和捕捉机遇必须到那些对事物的发展变化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中去寻找。同样道理,把握中国发展的历史机遇,必须到那些对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最具影响的事变中去寻找。
最后,全面地分析国际间的各种矛盾,善于从不利因素中看到有利因素,发现和捕捉发展的机遇。机遇产生于事物的发展变化和相互联系之中。事物的发展变化相互联系又是各种矛盾又统一又斗争的结果。对于中国而言,国际间各种矛盾的发展演化,并不总是只存在着有利的因素,有时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可能会同时并存,有时有利因素就潜存于不利因素之中。在这种情况下,特别需要以宏观战略的眼光看问题,全面分析矛盾的发展变化和可能存在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才能审时度势发现我国发展所存在的机遇。
理论周刊:小平同志曾说过,“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如何才能在改革开放中抓住我们已经发现的重大机遇?
庞元正:首先,抓住机遇,必须争取时间,加快速度,促进经济发展。只有如此,才标志着我们真正把握和用好了机遇。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赶超意识普遍增强,国际竞争十分激烈。能否跟上世界发展的潮流,大力推进信息革命,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这是中华民族和社会主义面临的新挑战,也是我们赶超世界发达国家的新机遇。
其次,抓住机遇,必须坚持和不断推进改革开放。邓小平认为,抓住机遇“根本的一条是改革开放不能丢,坚持改革开放才能抓住时机上台阶。”我们党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就为我国抓住历史机遇,参加国家竞争,提供了体制上的保证。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经济。我们还要总结对外开放实践的经验,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和占有更多的国际资源,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最后,抓住机遇,还必须保持国内局势的全面稳定。邓小平指出:“中国要摆脱贫困,实现四个现代化,最关键的问题是需要稳定。”“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中国什么事情也干不成。”显然,要抓住机遇,促进发展,进行改革开放,必须在社会稳定的条件下进行。没有社会稳定,国家混乱,人心动荡,改革和发展就会无从谈起,我国就会丧失历史赋予的难得机遇。(主持人:张记合)
主题链接
党代会报告关于机遇的论述
十四大报告: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全面分析了当前形势,一致认为,现在国内条件具备,国际环境有利,既有挑战,更有机遇,是我们加快发展的好时机。
十五大报告:能否抓住机遇,历来是关系革命和建设兴衰成败的大问题。过去我们抓住了重要历史机遇,也丧失过某些机遇。现在全党一定要高度自觉,牢牢抓住世纪之交的历史机遇,迈出新的步伐。
十六大报告: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十七大报告: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十八大报告: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