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思想揭示了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机制
理论周刊:为什么人们常说“市场经济中充满了机遇”?市场经济必然带来机遇吗?
庞元正:市场经济不同于传统的计划经济,它不是靠计划指令运转,而是靠市场规律的调节运行,而市场经济的规律是或然性的规律、统计学规律,其中充满着机遇。与动力学规律不同,统计学规律不是存在于单一事件不同状态之间的必然联系,而是大数目现象整体上表现出来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在这种现象中,由大量要素所组成的系统,其运动变化存在着某种必然会实现的可能性;而该系统的诸要素,其运动变化则存在着以一定的概率而实现的非单一可能性。在统计学规律中,机遇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它足以影响到系统组成要素在不同可能性之间的选择,并使系统整体失去了严格的单一必然性。当然,这种机遇决不会摆脱必然性,相反,恰恰是通过这种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统计的必然性。
理论周刊:是否可以这么认为,是市场经济的规律决定了市场经济必然给我们带来大量的机遇?
庞元正:市场经济的规律,如价值规律、价格规律、利润规律,大多都是统计学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研究中就已经发现了这一点。他们认为,在经济和社会领域中,就每一个别情况来看,偶然性是占统治地位的。因此,在这些领域中,通过这些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并调节着这些偶然性的内部规律,只有在对这些偶然性进行大量概括的基础上才能看到。马克思自己也在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中运用了统计学方法,揭示了市场经济的一系列规律。对此,马克思明确指出,合理的东西和自然的东西都只是作为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数而实现的。“规则只能作为没有规律性的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数规律来为自己开辟道路。”恩格斯在谈到市场经济中利润率规律的本质时也指出,它“只是一种近似值,一种倾向,一种平均数”。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没有明确提出统计规律的概念,但就其所论述的问题实质看,他们所说的这种“平均数规律”,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统计学规律。
市场经济是统计学规律发挥作用的场所,统计学规律又是以机遇的存在为前提的。这就是说,在市场经济中人们必须与机遇打交道。人们常说,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必须善于把握商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善于发现和把握机遇,才能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并立于不败之地;缺乏机遇意识,不善于发现和把握机遇,就难免要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沉舟搁浅,在激烈的竞争中陷入被淘汰的境地。
机遇思想揭示了实现社会经济非常规发展的基本途径
理论周刊:一些后进国家抓住重大历史机遇赶超先进国家,是否就可以超越常规的社会发展方式?
庞元正: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先进与落后、兴盛与衰微,处在不断的转化中。一个落后的国家要后来居上,由弱变强,步人后尘靠常规的发展方式是极难实现的。历史上很多后进国家赶上和超过先进国家,靠的是抓住机遇实现非常规发展。
马克思在研究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问题时,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他写道:“我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如果俄国继续走它在1861年所开始走的道路,那它将会失去当时历史所能提供给一个民族的最好的机会,而遭受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灾难性的波折。”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具有客观的规律,按照常规方式就是循着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依次演变。但这并不排斥一些民族、一些国家有特殊的、非常规的发展情况。他认为像俄国这样的东方落后国家,如果利用历史所能提供给一个民族的最好的“机遇”,就能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社会主义。这实质上是提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能抓住历史给予它的机遇,就能够实现非常规的发展。
理论周刊:这是否意味着,我国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也必须抓住机遇走非常规的发展道路?
庞元正:社会经济制度存在着抓住机遇实现非常规发展的问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着抓住机遇实现非常规发展的可能性。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德国超过英国,美国超过欧洲,日本战后在经济上的崛起,亚洲“四小龙”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都是抓住机遇实现非常规发展的事例。
中国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靠常规的发展方式是不可能的,而必须抓住机遇走非常规的发展道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创新的精神实现我国的跨越式发展,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