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如影相随百姓乐享实惠
龙岩平安建设“三率”上半年位居福建第一
“我们村是‘无讼无访村’,新农合参保费每人可以少缴10元钱,这样我家就能省60元了。”不久前,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城厢镇云礤村村民邱荣怀笑呵呵地向村民小组长缴了他全家的新农合参保费。
由于云礤村被县里评为无讼无访村,参加新农合的村民个人缴费部分由县财政补贴10%。云礤村是武平县创建的首批“无讼无访村居”之一。这一创建活动始于2011年9月,武平县将政法、综治和信访部门力量下沉,从基层防控抓起,完善县乡村人民调解组织和老干部调解组织互为补充的“大调解”网络,促进村居向“少讼少访”、“无讼无访”转变。
“无讼无访村居”有四个硬指标:无群体性事件、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非正常上访事件和无诉讼,实现“一般矛盾纠纷不出村居,重大矛盾纠纷不出乡镇”。
为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效,武平县实行激励政策,对评选为“无讼无访”的村居,除村居委会享有5000元奖励外,辖区村民在1年内享受信用社贷款利率优惠、参加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由县财政补贴10%、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60周岁以上村居民每月基础养老金提高10%。
武平县共有217个村居,目前已有34个村成为“无讼无访村居”,24个村实现一年无讼无访,全县未发生因矛盾纠纷激化引发的突发性、群体性事件。
“这一激励政策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龙岩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温锡浩介绍,今年6月,市委、市政府召开表彰大会,由市、县两级财政安排3000多万元,对首批15个“平安和谐乡镇(街道)”、733个“平安和谐村居(社区)”进行命名和表彰奖励。
舍得投入就会有丰厚回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龙岩市平安建设“三率”均位居全省第一,其中,社会治安满意率95.82%,党政重视认同率92.04%,平安建设知晓率84.57%,武平县和上杭县的社会治安满意率分别位居全省第一和第四名。
平安如影相随,亮点精彩纷呈。《法制日报》记者在龙岩采访期间,深深感受到这个革命老区对平安建设的重视和创建热情:
长汀县把平安建设延伸到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专门成立生态资源人民调解委员会,组建了由30名党员干部组成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服务队和300名群众志愿者组成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志愿者队伍,通过调处矛盾纠纷、制止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等,有效服务和提升了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漳平市建立矛盾纠纷“有人能调”、群众诉求“有事能说”、化解问题“有章能循”、信访举报“有诉能回”的“四有四能”联群机制,形成纵横结合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格局,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
新罗区在全省率先创立“调解超市”,聘请社会各界调解能手参与,其中交通事故调委会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
53岁的郭秀生是新罗区江山乡村民。2010年4月,她受邀担任新罗区法院调解员。从此,她迷上了这份工作,一有空就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调解知识。“调解纠纷要用亲情去和泥,用事实来搅拌,用法律和道德来做脸面。”这是郭秀生总结出来的“调解经”。
目前像郭秀生这样的调解员,龙岩已有1万多名,他们活跃在闽西大地,受理和解决村级社会服务管理中心难以解决农村民事的纠纷,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此外,去年以来龙岩市公安局集中优势警力,在中心城区持续开展大规模巡逻防控攻坚战和集中巡逻防控清查行动,各警种、各单位全警参与,使一大批违法犯罪分子落入法网,治安状况实现了“三无两降一升”:没有造成重大影响的重大群体性事件,没有发生群众性纠纷械斗,没有发生重特大治安灾害事故;刑事立案总数下降,8类严重刑事立案数下降。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龙岩全市刑事发案率同比下降9.4%,现行命案破案率达100%,交通4项指数全面下降,全市共发生83起火灾无人员伤亡,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和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记者吴亚东)
·福建专项活动优化户籍窗口服务
·福建厦门:由群众说了算 让群众看得见
·福建宁德两级法院:勇当行政纠纷“减压器”
·福建公安厅:刁难群众者 一律停止执行职务
·福建厦门鼓浪屿禁毒工作实现四个100%
·福建全面清理双重户口 公布各地举报电话
·福建全面清理双重户口 公布各地举报电话
·福建:坚持宽严相济 严格落实刑事证据制度
·福建永春:学习研究小组献策助推工作
·福建尤溪:检察建议助推珍稀树木保护
·福建福清:三大“首创” 促进律师事业发展
·福建龙岩市首个网站警务室挂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