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清晨,家住高港区永安洲镇永兴社区的老人常志兰发现自家的芦花鸡不见了。万分焦急的她找到社区民警虞进:“我还指望这只芦花鸡生蛋呢,能不能帮我找一找?”虽然一只鸡不值多少钱,但对于老人来说却是个大事情。虞进随即展开调查,2个小时后就在附近的菜市场找到了老人的芦花鸡。
侦破“小”案件,是江苏省泰州市公安局倾力实施的“微警务”工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局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出发,坚持“民本”理念和“民意警务”导向,把深化群众工作与作风建设有机融合,创新构建“微警务”工作体系,倾情服务群众,取得了发案总量稳中有降、破案率逐年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的多赢局面。
以村组社区“微创安”促进社会“大平安”
手机丢了、家禽失踪、电动车电瓶被盗、自行车没了……由于损失不大,一些受害人并未报警求助。
案件虽小,但紧连民心、影响全局。泰州各级公安机关在决策时,既强调侦破大案要案,更注重办好影响范围不大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小”案件,特别是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强调抓早、抓小、抓细、抓实,将各类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解决在基层,从而以每个村(组)、社区的“微创安”,促进整个辖区“大平安”。
为做实“微创安”,泰州市公安局在全市公安机关启动了机关民警下社区“三年行动计划”,同时实行新进警力一律到基层、AB角搭档等制度,全市派出所警力增长到1886名,派出所民警占全局民警比例从40.5%上升为43.9%。同步建立完善2000元以下的民生小案责任界定、捆绑考核奖惩机制,并组织破小案竞赛,提升小案侦破效能。
据统计,今年1至10月,全市侵财性案件破案率同比去年上升7.8个百分点,其中,盗窃电瓶、盗窃非机动车、诈骗、入室盗窃等民生小案破案绝对数同比上升10%。
既要破案,更要防范。有案件的就从发生案件的单位、家庭做起,逐步向同类型的单位、家庭展开。没有发生案件的着重从重点部位、重点单位做起,在村头商店、企业库房等易被盗场所做好重点防范。今年以来,该局结合“平安体检”,制作并向社会发放《平安手册》70万份。
今年2月,市区一家商场发生一起抢劫黄金案。随着案件的迅速侦破,泰州公安机关发现,案件的发生暴露出商场贵重物品柜台的设置和管理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泰州公安机关没有一破了之,而是帮助商场开展了全面的 “平安体检”,指导商场制订更加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同时,迅速联合综治部门召开平安企业推进会,对全市重点企业、商业场所开展了一轮“平安体检”,有效提升了企业、群众的自我防范能力。
变“坐在家里等求助”为“主动上门送服务”
服务群众无止境,事关作风形象。泰州各级公安机关牢固确立 “把民意变成满意,让呼声变成掌声”的从警理念,积极搭建警民“连心台”、安装“警民一键通”、架设警民“直通车”、配发流动警务车、设立移动执法岗亭、成立警务理事会、开办交通调解“超市”等,变“坐在家里等求助”为“主动上门送服务”,初步建成了社区15分钟、农村2公里警务服务圈,打响了一批公安“微服务”品牌。
9月起,泰州医药高新区公安分局行政服务中心将涉及公安机关五个职能部门的24大类、44小项行政审批项目,进行跨部门、跨警种整合,面向全区推出“一窗统收、归口处理”的“云”服务。此举最大程度地精简了办事流程、缩短了审批时间,获得企业和群众的高度认可。
“微服务”不仅体现了对企业的行政审批服务的优质高效上,还体现在千方百计化解老百姓的燃眉之急上,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了便捷的服务。
为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今年全市公安机关全面实施交管、消防、网安、外管、法制宣传、民警义工服务“社区六进”活动,从局领导到一线民警都明确了挂钩企业和群众的工作任务,分别开展了“包村挂校”、“百警牵企”、“民生服务团”等专门行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其中,“一滴水”文明示范工程更是好评如潮。全局民警每天捐献1元钱资助贫困大学生和困难群众,并动员他们发挥“滴水之力”,参加社会治安和社会公益活动。截至目前,共捐款69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300名。
从面对面到键对键,警民关系和谐发展
“长期以来,公安机关一直在埋头抓治安工作,与群众沟通交流少,方式也相对呆板,有时候会出现我们大张旗鼓地抓工作而群众却反应冷淡的现象。”泰州市公安局局长赵建生说,“把群众真正发动起来,是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关键。”
为此,泰州各级公安机关在继续做好传统宣传工作的基础上,精心实施以社区互动、网上互动、课堂互动为主要平台的“微互动”工程,通过发放警民联系钥匙扣、搭建安全防范“小戏台”、播放警示教育“微电影”等形式,运用平安微博、微信、网上派出所、网上警务室、警方联系QQ群等平台,建立市民警校和道德讲堂等载体,建立全天候民意响应机制。截至目前,开办市民警校11期、道德讲堂14期,有4000余群众积极参与。
为规范执法,泰州市公安局为一线2000多名执勤民警配发了执法记录仪,要求出警必携带、处警必使用。同时,探索推行受案回执、立案或不予立案回复、破案回告、未破案件定期回访“四回”制度,明确每起案件的主办人、协办民警,确保案件发生后有人过问、有人盯案、有群众监督。
泰州市在去年公众安全感全省第一的基础上,今年再次获评全省“平安市”,泰州市公安局连续两年进入市级机关作风评议“十佳”行列,并被评为“网上最佳执法机关”、“台商服务满意单位”、“省级依法行政示范点”。涌现出了全国公安机关学雷锋先进个人、江苏省最美基层干部丁昌华和泰州市“我最喜爱的共产党员”张辉、殷伟、王霞等一批先进典型。(记者 赵家新 通讯员 陆献荣 马洪建)
·江苏泰州:闲散少年想培训可免费
·江苏泰州公安:“微警务”积小安为大安
·江苏泰州两级法院主动接受网络监督见闻
·江苏泰州检察院:找瑕疵防冤假错案
·江苏泰州检察传播风清气正“好声音”
·江苏泰州:“预防白皮书”火了
·江苏泰州:“预防白皮书”火了
·江苏泰州城东派出所建立窗口服务常态机制
·江苏泰州市“六五”普法工作掠影
·江苏泰州:监督一起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
·江苏泰州姜堰群众求助"市长信箱"寻找救命民警
·江苏泰州市检察院:规范案件请示报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