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上旬,记者作为省监狱管理局特邀执法监督员,与来自省人大、政协、民主党派以及新闻媒体单位的其他11名“同行”,先后赴苏州监狱、镇江监狱督察公正文明执法工作,给监狱执法工作“挑刺”“找茬”。
督查监狱执法工作,对于记者兼执法监督员来说已是多次,但这次督查与以往明显不同,除了走监区、听汇报、看资料等“规定动作”外,还增加了“自选动作”——随机调查,只要监督员们感兴趣或认为需要重点督查的内容可以自行“点单”,不必按监狱安排的内容开展。用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省监狱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姜金兵的话说:“公正文明执法是监狱工作的生命线,借助外力监督,是维护这条生命线的有效手段之一。如何有效?具体到这次活动,就是要使督察内容更全面、过程更阳光、方式更透明。”他一再拜托监督员要认真履职,不留情面,严格把关。记者真切地感受到,江苏监狱机关对执法监督工作寄予了更高定位和更多期盼,对公正文明执法真抓实抓敢抓具有足够信心和责任担当。
苏州、镇江监狱都是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老监狱。苏州监狱已31年无服刑人员脱逃,一直蝉联全国“单打冠军”,镇江监狱也是成绩斐然,这也是江苏监狱工作的一个缩影,对此,监督员们都不陌生。但这次“抽样”督察,监督员们还是想再细致一些、深入一些。让监督员们更加高兴的是,陪同督查的省监狱管理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宋洪兴也多次交代大家“不要有顾忌”“我们要敢于亮丑”。现在想来,这话里没有半点的矫情,有的只是“闻过则喜”的诚意。
这里的阳光多灿烂
记者手记:无论苏州监狱,还是镇江监狱,公正文明执法这根弦都绷得很紧,也正是这紧绷的“钢弦”让公平正义之光洒满了高墙。每来一次,就有一次新的印象,一次更深的理解……
在镇江监狱,无论是听全国优秀监狱长孙恒铭的专题汇报,还是看电视专题片《这里阳光灿烂》,记者都有眼前一亮、精神一振的感觉。
特别是镇江监狱的“三项机制”让记者感受他们在执法工作上的用心和尽责之处。在执法过程管理机制方面,镇江监狱分岗位编制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对民警可能出现的40种履职不到位的情形明确考核标准,对难以分清责任的14种情形,采取“一事一记”的方式予以考核;在执法制约监督机制方面,监狱定期组织开展服刑人员计分考核专项检查,构建“宣传”“联系”“联谊”“助业”四个平台,集聚警属力量,加强对民警八小时以外教育监督;在执法主体保障机制方面,监狱组织开展以职业道德、个人品德为主要内容的“四德”教育,深入开展“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活动,设立监区警务网格管理信息平台,引导民警提高履职本领。正是这点点滴滴的执法积累,使得监狱执法水平不断提升,监狱还被省纪委、省委宣传部等评为省级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
督查期间,监督员们从镇江监狱的民警花名册中随机选取了8名民警代表召开座谈会,直接感受来自监狱执法第一线的“酸甜苦辣”。座谈会上,没有了被指定话题的拘束,没有了被限定的谈话范围,监狱民警敞开心怀,畅所欲言。谈到重刑服刑人员监狱监管责任大、任务重、民警心理压力普遍较大,谈到监管现场应急处置手段滞后,谈到刑法修正案(八)颁布后给服刑人员管理带来的困难,谈到基层警力比较紧张,民警常年休息少,谈到镇江地区民警待遇相对其他地区较低,等等。会场气氛热烈,言语间没有客套的遮遮掩掩,多的是豁达和乐观。监督员或凝神细听,不时插问;或眉头轻舒,飞快笔记,记者的心也始终是沉甸甸的,总想着帮这些可爱的人做些什么。
一条条举措,实实在在;一幅幅画面,真真切切,给监督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正因如此,特邀监督员们对镇江监狱连续14年监管安全无事故,连续15年无民警受刑事处罚,连续7年无民警发生职务类违纪行为等这一连串成绩,对监狱民警无怨无悔守卫“公平正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随机督察显底气
记者手记:公正文明,说起来简单,可真正做起来不容易,要让大多数服刑人员亲属都说好更不容易。为此,监狱民警承受了许多,也付出了许多,他们需要来自于社会各方面的理解与支持。
不走秀,不做“好好先生”,不搞形式主义,是这次执法督察活动的“三不”原则。基于此,省监狱管理局不作事先安排,检查全程采取自主选择、随机抽问的方式,以真诚的态度接受监督,不怕“啄木鸟”挑毛病、找问题。特邀监督员们深入两家监狱单位的执法管理现场,实地察看监狱管理、民警执法、服刑人员权益保障等情况,大家边走边看边问,虽说是挑刺找问题,但仍不时发出啧啧称赞声。事后,省政协常委、中国致公党江苏省委副主委杨德才说:“主动接受随机督察,是要有十足底气的,这一底气完全来源于江苏监狱系统长期以来对公正文明执法的孜孜追求和实实在在的成绩。”
在苏州监狱,监督员随机找来服刑人员,详细询问是否被民警打骂,饭菜是否保质保量,劳动时间是否符合政策规定,体育活动是否坚持常态,心理健康是否及时接受咨询……监督员们都不是第一次到监狱单位督查,显然,问得很专业、很“刁钻”。在后勤监区伙房操作间,记者认真查看了蔬菜、肉类切洗机械全自动模式,环顾整洁的烧制环境,犹然对监区的管理民警生起一股敬意,此可谓“执法无小事,细节见功夫”。服刑人员合法权益保障是服刑人员本人、服刑人员家属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衡量监狱执法文明水平的重要内容。记者随机询问了一名吴姓服刑人员,据他讲,在监狱生病能得到及时治疗,患重大疾病的,通过“绿色通道”,请社会医院的专家诊治;每周伙食保证吃饱吃热吃得卫生,而且荤素搭配,回族服刑人员还有回民菜谱……
而走入镇江监狱禁闭室,则给人一种固若金汤的感觉,这里监控全覆盖,有电子门禁刷卡、全景式落地监控台……其科技含量不可小觑。监狱长孙恒铭向记者解释道:之所以这样,也是因为监管改造难度确实大。你瞧,这里关押的都是些刺儿头,有寻衅滋事的、有抗拒改造的,监区民警24小时轮流盯守,眼皮子都不能眨一下,一点都不能大意。孙恒铭的坦言,让在场的监督员都沉默了。记者想,监狱的教育改造是一方面,严格管理是另一方面,这种压力不身临其境是体会不到的。真的想说:监狱机关真不简单,监狱民警真不容易!
坦诚相见达共识
记者手记:做好公正文明执法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不单单靠监狱机关和监狱民警的努力,需要你我他(她)齐心协力共同擎起。
进入督察反馈环节,特邀监督员与省监狱管理局及两个监狱单位的领导面对面,实话实说,达成共识。监督员一一发言,直抒胸臆,大家高度评价了苏州、镇江监狱的公正文明执法工作,同时,“打开天窗说亮话”,从不同的视角,进言献策,谈出自己的独到思考和见解。
在反馈会上,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腊生感叹“三个没想到”:没想到监狱管理这么规范,执法这么严格;没想到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水平会这么高;没想到基层民警工作强度这么大,承受了这么多的心理压力。据此,他提出三点建议,要不断丰富执法手段,确保服刑人员攻坚改造取得实效;要加大财政保障力度,提高监狱民警待遇;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考核机制,保障民警的合法权利。王腊生的发言,再次引起在座其他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和记者的共鸣,纷纷表示要广泛呼吁,履行代表、委员权利,尽所能帮助解决困难。省政协委员、民建南京市委副主委刘正云深有感触地说:“面对如此严峻的狱情形势,监狱工作还能做得这么好,确实让人钦佩。”同时,他也就解决警力不足、加强民警职业保障和提高待遇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建议,并表示在适当的时候以提案的形式吁请政府关注。
两天的执法督察和面对面的恳谈结束了,时间虽短,却意犹未尽,记者以为,做好公正文明执法工作任重而道远,这既有体制内的,也有体制外的,既有制度的,也有政策的,既有人为的,也有财力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监狱“执法的阳光”会更加灿烂,监狱民警相信,监督员们相信,记者相信……
·江苏省监狱管理局举行消防安全应急演练
·江苏省监狱管理局强调领导干部要沉下去
·江苏省监狱管理局举行集中学习辅导交流
·江苏省监狱管理局召开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
·江苏省监狱管理局党委扩大会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江苏省监狱管理局举行执法监督员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