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日
结婚前的第一件大事当然是看日子,得挑一个良辰吉日。一般男女双方都会找“高人”看日子协商决定,协商不成往往都会依着女方。女方看日子一是看属相,不同的属相都有固定的大蔺(lin )月,一年里有两个月份是大蔺月,在这两个月份里什么都不忌讳。其他的月份就是公婆月、父母月、煤人月、本身月等等,反正都不适合结婚。要是非得结,就要忌讳。比如说若选择公婆月结婚,那么新婚头一个月,新娘和公婆是不能见面的,包括结婚的时候公婆也不能露面。具体典礼的时辰是根据生辰八字看的,一般都会在凌晨5至7点或7至9点之间,很早吧。
下大礼
在结婚典礼之日前两三天,小伙和家人(这时就不能小伙一个人代表了,一般父亲要亲自登门)要去姑娘家“下大礼”。现在对大礼已经没有那么多要求了,只要能让姑娘家高兴就行,过去可是很有讲究的:白面、大米、酒、门帘、手巾、脸盆儿、姑娘的雪花膏、衣服、首饰等等,都得制备齐了送到姑娘家。
姑娘家会热情款待小伙儿一家人的到来,姑娘的叔叔、大爷们要坐陪。喝酒的过程中双方会商量一些具体的事宜,如姑娘家有多少个人送亲啊,几辆车啊,押车小儿(儿化音)啊,等等,双方都有个准备。然后姑娘还要给未来的公公满酒,不用说,满酒钱那还是必须给的。除此之外,小伙儿家要给姑娘家一笔钱,算是对姑娘家的答谢吧,毕竟人家养了二十多年的女儿给了你们家了。一般比较开明的父母是不会张口要钱的,而小伙儿家也不会不给,人家也知道孩子养这么大不容易,重要的是,双方也不会因为钱闹的不愉快,姑娘、小伙儿不至于为难,这才是皆大欢喜。
一切都商量妥当之后,小伙儿和家人就该回家准备迎娶新娘了。在从岳父家临行之前,还是有一个小细节的。一般小伙儿的父亲都会带上一个兜子来的,当然里边可以装东西,但它的用处并不在此。未来岳母要是对小伙儿家人这次来访满意,就会在那个兜子里装上一把葱和艾蒿,要是不满意呢,那就只能带几头蒜回家了。葱,聪明、会办事也;艾蒿,好也,表达姑娘家对小伙儿家的肯定;蒜,装蒜也,表达不满意之情。
包“子寸饺子”
接下来就是准备婚礼,正是进入忙碌的阶段了。聘姑娘一般都好办,只要不是大办的话,一般两天就结束了。现在也不像过去都在家里办,条件允许的话,都去饭店,省事、省心。
姑娘家在婚礼的前一晚要准备好“子寸饺子”,这饺子只能由姑娘的婶子、姑姑或姨来包,并且要带去婆婆家一部分,共计32个,其中有两个超大的,里边分别装了5个小饺子,用意后面再说。32个饺子要盛在一个新的脸盆里,蒙上红布,也可以用准备的新门帘蒙上,由送亲婆抱着。剩下的就作为姑娘上车前一家人吃的团圆饺子。这一夜,姑娘很辛苦,基本上别想睡觉,一是怕弄乱了发型,再者半夜两三点钟就要起来准备,加上心情激动,哪里还睡得着啊。
送亲
计算好了路程时间,姑娘和一行送亲的人就要出发了。送亲也是有讲究的:要有三代人(新娘算是最小一辈了);去时要单数,这样回来时就是双数了,比如去时11人,回来就是10人了;送亲婆(婶子、大娘、姑姑、嫂子等,而姨、舅母等是没有资格送亲的)、压车小儿(男孩儿,新娘的弟弟或是晚辈都可以,越小越好玩,别看小,威力大)、叔叔、大爷、舅舅、姑父等,除了送亲婆是女性,一般都是男性。坐车时,送亲婆、押车小儿要和新娘做一个车。这里您可能不明白了,新郎哪里去了,这就是我们那里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所谓“送亲”,就是姑娘的家人把姑娘送到小伙儿家,小伙儿只要在家里等着就行了。
上车
姑娘上车时要在嘴里含两块糖,出门时,一块儿吐在门里,一块儿吐在门外,到底是什么寓意,我也说不清,也许代表给娘家留点福,带走一点福吧。按要求,新娘还要哭,据说那流出的眼泪就是传说中的金豆子,会给娘家带来好运。不过,现在都是自由恋爱了,不是过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姑娘嫁给了心上人,高兴还来不及,那“金豆子”也就很难落下来了。
姑娘从屋里出来时是不能穿着新鞋的,等到了车上才能换下来,因为穿了新鞋的新娘的脚在到新房床上的这段时间是不能落地的。新娘坐在副驾驶的座位,后边是送亲婆,司机后边是押车小儿,这都是有要求的,不能乱坐。对车的数量没有什么要求,一般双数就可以了。所有送亲的人上车以后,就可以出发去小伙儿家了。一路无话,真正精彩的时候才刚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