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班仪式现场
11位来自香港矫正署、台湾玄奘大学及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参加开班仪式,并将在培训班期间作专题讲座
2013年11月12日,由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主办、陕西省监狱管理局协办的“循证矫正和循证戒治研究与实践骨干民警培训班”在陕西省西安市开班。司法部副部长张苏军出席开班式并讲话。
张苏军副部长在讲话中指出,今年以来,各试点省份、试点单位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循证矫正理论研究和试点探索工作取得初步成果。在推进循证矫正下一步工作中,有必要理清并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正确认识循证矫正与矫正工作目标的关系。循证矫正运用科学评估工具、方法对罪犯进行分类、筛选、测评,适用最佳证据对罪犯进行规范管理,将矫正资源最大限度密集适用于具有较高再犯风险的罪犯,能够有效提高矫正质量、降低重新犯罪率和复吸率。二是正确认识循证矫正与现行教育改造工作的关系。试点单位要努力将循证理念和方法运用到教育改造工作中,创造科学的矫正模式,有效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三是正确认识循证试点与推广的关系。要遵循循证矫正的一般规律,先选择少数具备条件的地方进行试点,经过严格程序、标准完成矫正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工作,验证评估成熟并形成规范体系之后,再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张苏军副部长就项目实施的下一步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要加大研究力度,拓宽研究领域。在现有专家的基础上,逐步增加统计学、药物学、数学等学科的专家力量;关注和研究国内外循证实践在其他领域的运用;加强对国外、港台地区循证矫正的研究和交流。二要有序开发本土化矫正项目和工具。预防犯罪研究所要组织专家,结合试点单位的意愿,制定具体可行的规划,分类分期开发符合中国实际的矫正项目和工具。三要着手进行证据库建设。初步建立起一个能够满足试点地方工作需要的试用证据库,随着项目研究和试点实践的深入,逐步建立起一个涵盖信息搜集、数据统计、文献检索、成果发布、证据搜索引擎等功能完备的证据库。四要及时总结,加强交流。秉持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梳理总结试点工作的阶段性进展和收获,同时,进一步加强信息交流,不断推进项目研究和试点工作稳步发展。
此次培训班得到了海内外专业力量的大力支持,来自香港矫正署、台湾玄奘大学及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共11位专家将在培训班期间作专题讲座。来自循证矫正科研项目试点省份、试点单位的骨干民警参加了培训。
·陕西:试行循证矫正形成“1+1+1”独特模式
·司法部发布开展循证矫正工作试点指导意见
·杭州市实施社区矫正人员再犯风险评估系统助力“循证矫正”工作取得成效
·法学专家:循证矫正本土化才能落地生根
·江苏54名高风险犯首试循证矫正
·青海监狱系统积极开展循证矫正民警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