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至10月30日,记者到濮阳市基层政法单位蹲点采访,与干警一同工作、生活,深入一线体验政法工作,共采写发表23篇2.4万字记者基层蹲点日记,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反映了当地政法工作。新闻富矿在基层,每采写一篇稿件,记者都有良多思考和收获,对基层政法工作也多了一份认识和理解。
做好基层政法工作,不在于提出多新鲜的概念和口号,而在于成效、群众是否满意、社会是否稳定、是否有助于经济发展。从这一实际出发,各基层单位都在用符合自己的方式积极创新,务实为民。无论是平安建设工作、信访稳定工作,还是队伍建设,只有接地气,政法工作创新才有实效。
领导接访把当事人的事儿当个事儿
“李书记,我认为法律不公。”“80后”女上访人岳某冷静地说。
坐在对面的濮阳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李刚没有生气,先是认真倾听,详细了解其诉求,然后理清问题层次和焦点,开始一点一滴地做她的思想工作。连续50分钟,李刚几乎一刻没停地在讲。之后他拧开盛满水的杯子,一口气喝下近1/3。这是10月22日上午,记者在南乐县委会议室看到的一幕。
放下案情细节,李刚语重心长地从法律规定、政策变化、社会发展及为人处世、家庭和谐、孩子成长等方面悉心劝说,分析形势,廓清利弊。坐在一旁的岳某的父母听着听着,神情缓和了。“李书记,就按照你说的处理了吧,我不再上访了。”经过2个多小时的劝解,岳某诉求的4个问题一一解决,岳某爽快地同意调解。
记者蹲点期间,恰逢濮阳市政法系统部署开展信访百日攻坚活动,李刚率先垂范,亲自到南乐县接访重点信访案件当事人。“信访积案不下功夫、不用真心、不动真情不好解决。”接访完岳某后李刚深有感触地说,“做好信访工作,一定要把当事人的事真正当个事去办。”
濮阳市信访局主要负责人称,全市信访积案中,有近一半涉法涉诉,而新的信访案件中仅有20%涉法涉诉。“近年来,信访案件减少,与各政法单位领导普遍重视信访工作,以及案件质量和民警素质的提高不无关系。”
对于少量棘手积案如何才能有效化解呢?记者蹲点发现,态度是第一位,各级领导和各部门干警都与当事人真心交流,真诚交友,真正为其解决问题,当事人都能够理解和接受。“咱家的百姓从不说是‘刁民’”、“关键是用心”,走到哪里,都能听到这样的“信访理念”。全局一盘棋,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合力才能更好地解决信访难题。
既要务实创新又要善于总结宣传
落实好上层每项政法工作,需要基层政法干警积极主动地创新,用最符合实际、最适合群众的方式方法去工作。
“法律是不能改变的,必须依法办事,但方法可以把握。”一名基层检察院领导说,各项服务和创新必须从实际出发。
对新社会组织和新经济组织进行服务和管理,是华龙区综治办今年一项重要工作,大到重点项目,小到个体商户,都是管理创新的对象。如何服务发展,促进合法经营,增加社会正能量?作为全省两个“两新组织”专业化服务管理创新试点之一,他们深入调研,到外地考察学习,以“创星争优”为抓手,对相关职能部门细化考核,推出了一系列方案,实现了多部门一站式服务“大合唱”。
对于服务企业发展这一课题,各政法单位结合自身职能更是创新了多种方式。领导分包企业、项目警官制、工地早餐会、驻企警务室、涉企案件绿色通道,甚至政法委领导出门帮融资,老板们纷纷表示“服务到家了”。
单元化作战是濮阳市公安机关一个创新。为更好打击侵财犯罪,8个城区分局自组分队,3人一组,有案接案,无案摸排,不限辖区,破案竞赛。该创新最大的好处是,案件从一开始摸排线索到移送检察环节,一个小组一手负责到底,增强了民警责任心,办案更高效,有效打击了整个城区内的违法犯罪活动。辛苦的是民警,“上了案件就得连轴转”。
创新需接地气。在范县,由常务副县长和政法委书记共同分管信访工作,方便利用有关资源处理信访问题,这一模式在当地运行了10多年,做到了小案无积压。在南乐县,乡镇综治办主任均由乡镇人大主席兼任,“开展综治平安建设工作更有力度”。
创新需深入实践。濮阳县公安局刑警张建行在参与攻坚一起多年前的命案时,夜不能寐,梳理相关嫌疑人关系时联系起了儿时看过的姓氏族谱,灵机一动创新了“新DNA破案技术”,被全省推广。
务实而创新,却又不善总结宣传,是基层政法单位较为普遍的特点。一个“源发于范县检察”的附条件不起诉创新,现在成了外地的经验,他们骄傲,却也不争功。
·河南濮阳司法局“四明确 四促进”加强作风纪律建设
·河南濮阳:推进政法干部指导联系点法庭工作
·河南濮阳:让英模群像引领英雄群体
·河南濮阳县法院采取有力措施厉行勤俭节
·河南濮阳县法院采取有力措施厉行勤俭节
·河南濮阳:接地气的检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