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中央动态

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谈“黑名单”威慑失信被执行人

2013-11-05 18:55:1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华社 

    新华网北京11月5日电(记者杨维汉 李丽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10月1日施行以来,截至11月4日,全国法院依职权共将31259例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纳入了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并向社会公布。

    人民法院的“失信人黑名单”对于惩罚信用缺失、树立司法权威、维护社会诚信将起到重要作用。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刘贵祥表示,“失信人黑名单”巨大威慑作用已开始显现,失信人将寸步难行。

    “黑名单”上一半情形系伪造证据、暴力威胁妨碍抗拒执行

    问:目前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主要包含哪些失信情形?

    答:这些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均是由各地法院根据规定设定的条件、标准,通过法定的程序,依职权作出认定,统一录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截至11月4日17时,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的点击量已超过18万次。

    此次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当中,失信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有25625例、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有5634例。其中,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占全部信息的50.46%;以虚假诉讼、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占7.46%;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占7.87%;违反限制高消费令的占0.23%;被执行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占4.19%;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占29.79%。

    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在所有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当中,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是较为常见的失信情形,比例很大。

    “掐住命脉”限制失信被执行人融资渠道

    问:法院建立“失信者黑名单”后主要通过怎样的机制惩戒失信被执行人?

    答:最高人民法院已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金融机构展开合作,实现共享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中国工商银行已将首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纳入信用评级系统。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第一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最高法院通报五起失信被执行人典型案例
·全国法院首批曝光3万余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布与查询平台正式开通
·《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用
·北京“十一”后将公布首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北京“十一”后将公布首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