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杜金环:刚柔相济的铿锵玫瑰

2013-11-05 15:09:5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今年5月,杜金环从红花派出所调任胜利派出所任所长,红花派出所辖区被帮扶的孩子们听说调动的事情,主动去送行。已经上大二的媛媛专门为调任新岗位的“警察妈妈”织了条围巾。看着前来送行依依不舍的媛媛和三胞胎姐妹,杜金环忍不住流下眼泪。

  杜金环说她心软、眼窝子浅,平时爱笑,看到老百姓有难处就忍不住掉眼泪。

  帮了多少群众,她自己也说不清

  2007年,红花镇谢某的妻子难产,生下三胞胎后就去世了,家里一贫如洗。杜金环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认亲”,担负起3个孩子的生活费用。每逢孩子生日、儿童节等节日,杜金环都会买上新衣服、好吃的去看孩子。杜金环6年如一日,给了孩子们母亲般的关爱,使三胞胎姐妹有了一个快乐的童年。

  在红花镇南郑村,72岁的马某抱养的女孩媛媛,18岁了仍没落上户口。杜金环多方奔走,及时协调解决了媛媛的户口问题。看到老人大冬天没有被子,她为老人买来新被子;媛媛高考遇到难题,她多次到教育部门协调,使媛媛如愿以偿参加高考并被北京一所大学录取。媛媛对奶奶马某说:“虽然嘴上喊杜姨,但心里早把她当妈妈了。”

  调到胜利派出所后,杜金环发现辖区很多青壮年到江苏、浙江、上海一带打工,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是个问题,于是她组织派出所民警开展 “希望小书包微公益行动”,常常为孩子们送去学习用品和礼物,陪着孩子们学习和游玩,给了孩子们家的温馨。

  12年来,到底帮了多少困难群众,杜金环自己也说不清,她认为这都是一名人民警察应该做的。

  百次登门劝回9名在逃人员

  辖区的焦某6年前盗窃时被发现,他用砍刀杀害失主后潜逃。“清网行动”开始后,杜金环一大早就来到焦某家。让焦某的家人意外的是,杜金环并没有带来“再不投案就如何如何”的威慑,而是和颜悦色地给他们讲法律、讲政策,如同邻里唠家常一样。

  因为焦某的家人反感民警在众目睽睽之下去自己家,杜金环就身着便衣,趁一早一晚的时候上门,有农活帮着干,有困难帮着解决,化解了焦某家人心里的抵触。杜金环10余次上门后,焦某的家人思想终于有了松动,但也提出质疑:“你只是一名普通民警,投案自首获得从宽处理的政策能不能作数?”杜金环立即请来公安局领导到焦家,客观公正分析案情,推心置腹陈述利害,打消了焦某家人的顾虑。

  功夫不负有心人,焦某家人清楚了法律政策,同时也被杜金环敬业精神所打动,想方设法找到焦某让其到公安机关投案。

  近年来,杜金环通过数百次的登门,一次次真情融化坚冰,先后成功敦促9名在逃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其中包括3名命案在逃犯罪嫌疑人。

  “杜所长不说空话”

  立秋过后正是农忙之时,胜利镇却接连发生专门盗窃农田小路上电动车电瓶的案件。案值虽然不大,却极大地影响了群众的生活。杜金环与民警采取便衣巡逻、蹲点守候等多种手段,围捕嫌疑人。一天中午时分,杜金环带领巡逻民警发现村民吴某不忙着秋收,却骑着摩托车在农田转悠,遂上前盘查。吴某发现民警后加油门就跑,眼看摆脱不了民警的追击,他丢下摩托车就往玉米地里跑,想借青纱帐的掩护逃跑。杜金环与民警紧追不舍,跑出千余米的吴某气喘吁吁地瘫在地上束手就擒。

  在杜金环眼里,没有大小案件之分,只要侵害了群众利益,只要危害了社会治安,她就紧盯着不放,直至破案。去年8月,苍山籍违法人员李某因纠纷将胜利镇颜某打成轻微伤,因为李某去浙江打工,案件一直没办结。走访中颜某的女儿问杜金环:“这样的小案子你管不管?”杜金环回答,“只要是属于公安机关办理的案件,再小也会认真办理。”杜金环一次次去苍山做李某亲属的工作,终于促使李某与颜某达成调解协议。颜某高兴地说:“杜所长不说空话。”

  在胜利派出所,有这样一句标语:“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杜金环和她的同事们如同标语说的那样,天天不知疲倦地忙碌着,为百姓遮挡风雪雨霜,用微笑传递温暖和力量。(闵令文 杜从俊)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杨春芳:“为死者言,为生者权”的女法医
·张冉:玩转网络说亮话说真话
·曾翔飞:用效率赢得群众满意
·全国模范司法所长高丽帆善为当事人解心结
·俞士勇:“功勋警犬”的训练者
·陈英彬:善抓细节的反扒“铁鹰”

·陈英彬:善抓细节的反扒“铁鹰”
·焦民:伸手挡住砍向群众的菜刀
·许晓莉:破案不是男人的“专利”
·江苏江阴一孕妇凌晨勇斗劫匪受表彰 专家建议不提倡孕妇“侠客行”
·罗菲:勤奋好学、独创战法的破案能手
·许群枋:让“问题小区”变成“平安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