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杨春芳:“为死者言,为生者权”的女法医

2013-11-05 14:44:2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杨春芳工作量最大的是伤情鉴定,每天至少要出3份鉴定报告,有时伤者对鉴定结果不满意,一份鉴定要检查好几次。杨春芳有时碰到不少托人情、走关系的事情,每次她都严词拒绝,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明白法医鉴定工作的严肃性、公正性。杨春芳常说,法医肩负的是“天大的责任”,“为死者言,为生者权”所涵盖的恰恰是法医工作的真谛。

  “封存记忆”练就生活中的“乐天派”

  杨春芳至今对第一次出命案现场记忆犹新,有了这次经历之后,面对再恐怖的案发现场,她都没有退缩过。

  2010年8月8日8时许,在李权庄镇东李权庄村东100米的一水沟内发现一具高度腐败男尸。杨春芳放弃周末休息时间,立即赶赴案发现场,协助办案民警一起打捞尸体。时值盛夏,室外温度达35摄氏度,由于尸体泡在水中时间较长,面目发胀变形,表皮发绿,更恐怖的是全身爬满了蝇蛆,恶臭味让许多群众捂着鼻子远远走开。只有杨春芳走到尸体前,用手拨开蝇蛆进行尸表检验,确定系一起命案。

  带班领导立即将这一鉴定结果上报市局,迅速展开尸源查找工作。杨春芳突然想起前一天值班时,有同事请她帮忙查询一起4天前失踪男性“摩的”司机的报案,高度的职业敏锐性让她立即把这一情况反映给在场民警。很快,民警便确定男尸系失踪的“摩的”司机。通过尸体检验及现场勘查,民警确定这是一起抢劫杀人案,在很短的时间内抓获了犯罪嫌疑人。

  熟悉杨春芳的人都认为她是个大大咧咧的“乐天派”,而这种性格也是在工作中养成的。做法医久了,杨春芳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只要一到现场,马上进入工作状态,专心对尸体进行解剖;离开现场,就将那些情景全部封存起来,需要时再取出来,不需要便绝口不提。

  当了多年法医,杨春芳极少对外人提及自己的工作,尤其是那些血腥场面,连对至亲都只字不提。她说,这个工作最不能做的一件事就是回忆。法医也是普通人,当你触摸尸体那冰冷的已经没有任何温度的皮肤时,内心不可能没感觉,你只能选择暂时遗忘,这样才能正常生活。

  胆气比男人大,干劲比男人还猛

  “原先听说队里招了个年轻女孩,家又是外地的,就心里犯嘀咕觉得八成指望不上。”刑警大队领导坦言,“可刚来没几天就碰上命案,小杨毫不犹豫就上案了,我一看胆儿够大,这姑娘行!”

  刑警大队技术科的负责人介绍,发生命案的家属来报案时通常想法很矛盾,既想知道实情,又想给亲人留全尸而不愿做尸检。做家属的思想工作,女法医更有亲和力,家属的排斥感会降低不少。在做伤情鉴定时,杨春芳非常亲切和善,检验又十分认真仔细,让当事人自然而然地对她产生信任,能较好地配合警方处理案情。

  “对待工作,小杨从来都是一丝不苟,甚至到了忘我的境界。怀孕七八个月时还挺着大肚子赶赴案发现场,解剖尸体提取样品,经常一忙就是一个通宵。”“别看杨姐外表文弱,可到了案发现场一点儿不比我们这些小伙子逊色。记得那年冬天接到报案,某村附近水塘有尸块漂浮。赶到现场后,杨姐二话没说就跳进冰冷的水中和大家一起捞尸块。”“小杨胆气比男人大,干劲比男人还猛!”同事们对杨春芳的工作表现赞不绝口。

  是好警察,却不是个好妈妈

  熟悉刑警工作的人都知道,一旦忙起来就没个准点。而作为刑侦一线的法医,工作忙起来更是没白没黑,下班后、休息日接到处警指令是常有的事。

  2012年10月的一个星期天,前一天已经值了一天班的杨春芳答应带儿子去公园玩,这是她“爽约”多次后答应补偿给儿子的。可是接到处警指令后,杨春芳又一次食言了,愧疚地对儿子说:“妈妈要去工作了,你乖乖听邻居阿姨的话。”

  12年来,杨春芳只要接到指令从来没有一次推脱。同为警察的丈夫也经常值班,遇到丈夫不在家时,儿子托付给同事朋友照顾是常事。就连邻居都说:“小杨是名好警察,但不是一个好妈妈。”每当听到这些,爱开玩笑的杨春芳总会笑着说:“选择了这份神圣的职业,就已经准备好要付出一切!亏欠他爷俩的,等我有时间了一定好好回报!”(记者 王进 通讯员 宋学友)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张冉:玩转网络说亮话说真话
·曾翔飞:用效率赢得群众满意
·全国模范司法所长高丽帆善为当事人解心结
·俞士勇:“功勋警犬”的训练者
·陈英彬:善抓细节的反扒“铁鹰”
·焦民:伸手挡住砍向群众的菜刀

·焦民:伸手挡住砍向群众的菜刀
·许晓莉:破案不是男人的“专利”
·江苏江阴一孕妇凌晨勇斗劫匪受表彰 专家建议不提倡孕妇“侠客行”
·罗菲:勤奋好学、独创战法的破案能手
·许群枋:让“问题小区”变成“平安社区”
·韩培清:“如果有一天死去,我希望很壮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