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辽宁

盘锦“文化筑平安”连续三次获全国优秀

2013-11-02 14:01:5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平安文化广场村村有

盘锦“文化筑平安”连续三次获全国优秀

在省内率先提出培植和发展平安文化的创新理念,并被辽宁省委、省政府纳入“争创全国综治工作先进省”重要决策,盘锦市“文化筑平安”理念,打破了传统综治工作理念,为现行社会治理模式和思维方式注入生机与活力。在今年5月31日召开的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上,盘锦市连续第三次被中央综治委授予“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市”荣誉称号,并捧得综治工作最高殊荣——“长安杯”。

近日,《法制日报》记者走进盘锦,感受平安文化给当地带来的点点滴滴。

社区村屯平安文化无处不在

“我是社区综治员,社区治安重任担;警务为民服务先,普法知识常宣传;群防群治有重点,尊重权利是关键;安全防范有预案,社区和谐保平安。”

9月8日,星期天,15时许,在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幸福社区老年活动中心二楼,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正在利用业余时间练习群口快板“我是社区综治员”,几天后他们将在社区平安文化广场演出。

“发动群众参与到平安文化建设当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做好此项工作。”

幸福社区党总支书记刘桂花告诉《法制日报》记者,目前社区有13个民间文艺团体,自发配合社区工作,在表演过程中将平安元素宣传出去,扩大了影响面。

漫步幸福社区,记者感受到平安文化无处不在。

在社区幸福公园,有一处露天图书馆向居民免费开放,其中三分之一的书籍涉及法律、法规及安全防范知识。

普法宣传栏则是社区平安文化的另一特色,普法内容定期更新,最新的是安全书画专辑,而这些作品都出自社区居民之手。

幸福社区书画协会会长戚传安告诉记者,协会每年都会组织多次综治、安全类书画作品比赛,前不久,有12幅作品被推送到第三届全国安全生产书画展。

在社区楼宇间、楼道内,平安箴言、漫画随处可见。

盘锦市综治办专职副主任马延东向记者介绍,全市社区(村屯)结合自身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将平安文化融入居民生活,平安文化理念已经潜移默化地入脑入心。

安全教育长廊出自学生之手

两分15秒,全校1147名师生全部疏散完毕!

这是盘锦市兴隆台区第二小学在9月6日进行安全疏散演练的成绩。

“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我们就有责任保证学生绝对安全,让家长放心!”第二小学校长陈娜对记者说,除了规范教师外,让千余名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尤为重要。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时莫强行;横过马路看绿灯,叔叔阿姨齐赞成。”采访中,从一年级四班教室里传出的入学新生背诵安全歌谣声由远及近。

陈娜告诉记者,每逢新学年开学,学校都会组织一年级新生学习安全歌谣100句,这一做法已经坚持多年。

此外,组织全校学生进行安全逃生演练、绘制家庭逃生示意图,讲解内容丰富的交通、消防、饮食、身心等安全教育知识,均被合理地分解到各个教育安全月、安全周、安全日。

兴隆台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区综治办主任李庆告诉记者:“出自学生之手的安全教育长廊是学校安全教育课、班级安全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自己动手、主动思考,使学生增强了安全第一意识,提升了学生自护能力。”

9月9日上午,一场特殊“庭审”在兴隆台区兴隆中学礼堂开庭,审理某中学生盗窃同学钱财一案,而审判长、陪审员、书记员、原告以及被告清一色都是兴隆中学学生。

原来,这是一场在兴隆台区法院法官张楠指导下的模拟庭审。

兴隆台区文教局副书记秦岭介绍,通过法律进校园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更加深刻地了解法律知识和案例,丰富了校园平安文化建设内容,

据了解,兴隆台区全部9所中小学都与基层派出所、法院建立了沟通机制,有专人定期为师生面对面讲解相关法律、安全知识,与师生互动、交流。自建区以来,未发生一起中小学安全责任事故。

建设文化阵地推广文化精品

如今,“彰显‘相融、包容、共荣’的地域精神,唱响‘共盼、共建、共享’的平安主旋律!”“广泛开展综治宣传,深入培植平安文化!”等平安文化宣传口号不时出现在盘锦大街小巷的条幅展板、LED屏幕上。

盘锦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吴文博向记者介绍,盘锦市已将平安文化作为发展公益文化事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对外开放的公共场所,打造以平安元素为主要基调的平安文化建设阵地。

位于辽河河畔的辽河美术馆,建筑面积达11300余平方米,2006年投入使用。作为盘锦平安文化建设展示基地,这里不定期举办平安创建书画创作大赛、平安摄影展等丰富多彩的平安文化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发挥着平安文化在平安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此外,各县(区)、乡镇(街道)、社区(村屯)都建起了占地1000平方米以上的平安文化广场,长期开展活动;公共场所、流动人员集中地、主要街区、公共交通工具都设置了宣传栏、悬挂宣传标语;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站)都开辟了图书阅览室、棋牌室、网络学习室、文艺排练空间等平安文化建设阵地。

“有了平安文化阵地,就不愁没有好的平安文化精品。”吴文博说,通过发现和利用本地区、本部门的文化资源,总结提炼出具有浓郁盘锦特色的平安文化加以推广。

盘山县司法文工团是一家民办文化组织,20年来一直活跃在盘锦城乡,各具特色的农家文化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西安镇、清水乡农民组织的民间小剧团,每逢年节都组织排练一些带有平安元素的小节目走街串巷演出,很受欢迎;

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网管局等部门今年联合主办的“美丽盘锦、梦想未来”首届微电影大赛、“微电影、明星梦”演员海选活动持续开展;

……

12年磨一剑,盘锦在推进平安创建工作中,平安文化贯穿始终。面对获得的荣誉,盘锦市委书记孙国相对记者说:“‘长安杯’只代表过去并不代表今后,盘锦市要以获取‘长安杯’为新起点、新动力,切实增强保一方平安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进一步创新工作、着眼建设,全力推进综治工作和平安盘锦建设再上新台阶,真正实现盘锦长治久安。”(记者 张国强/见习记者 韩宇)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