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徐景和:唱响群众工作“三字歌”

2013-10-31 15:26:3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51岁的徐景和是吉林省敦化市公安局官地派出所的一名责任区民警。他脸色黝黑,大眼睛,高鼻梁,说话时眉眼间都是笑意。

在官地派出所担任责任区民警4年多以来,他创新实施“哄、夸、帮”的农村群众工作“三字歌”,获得了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哄”人既有诚心又有耐心

“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很多,这得分对象是谁,要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办法。”徐景和告诉记者,对老人就得“哄”,老人更需要尊重和理解。

平安村90多岁的王大爷今年春天与邻居李家发生纠纷。徐景和上门劝说:“您都90高寿了,这十里八村谁能活您这么大岁数啊?这是修来的呀,上世今生一定净做善事了。”老人一听高兴了。后来,双方达成了协议,纠纷化解了。

“这‘哄’人呀,你不仅要有诚心,还得有耐心。”徐景和说。

大甸子村73岁的黎大爷独自住在几十年前盖的小窝棚里。去年7月,大雨滂沱,村干部怕大雨把窝棚浇倒,想接他到村部去住,可他就是不肯走。晚上,徐景和打着手电敲开了老人的屋门,老人还是不走。徐景和说:“既然您不愿意走,我就在这陪您唠嗑。”

徐景和问:“听说您会拉二胡?”提到二胡,老人来了精神,拉了一曲《北风吹》。

徐景和又问:“您会 《二泉映月》吗?”老人说,想学,可没有谱子。

徐景和说:“我有啊,您跟我去村部吧。”一听这话,老人又不搭理他了,转过头去睡觉了。

一觉醒来,老人看见徐景和还在炕沿坐着。他坚决地说:“走,我听你的!” “好话两头传,赖话两头瞒”

“调解纠纷就得先夸,要好话两头传、赖话两头瞒。”徐景和说。

前不久,林胜村两名女子魏某和刘某因为修路的事打起来了,两家人都报了案。徐景和把魏某叫到里屋问:“你刘婶说你把她推倒磕伤了,是真的吗?你这么个文雅的姑娘,根本做不出这样鲁莽的事情。”魏某不好意思地说:“徐叔,是我推的。”

徐景和说:“要真是你推的,你得赔礼道歉啊!你高中毕业,她没文化,你见多识广,她孤陋寡闻,你可别跟她一般见识啊!”

魏某犹豫了一下,点点头说:“行!”

徐景和又来到刘某那屋说:“魏家二丫头说你把她衣服撕了,刘嫂是个明白人啊,你可干不出这事,是姑娘讹你吧?”刘嫂不好意思地低头承认了。徐景和说:“真是你撕的你就陪个不是吧。谁不知道刘嫂你最通情达理、是非分明呀?”刘某答应道歉,但又提出医药费的问题。徐景和说:“人家姑娘400多块的新衣服还让你撕破了呢,让她赔你一半吧。”

两个人见了面,互相赔礼道歉。魏某给了刘某200元作为赔偿,两人握手言和了。 “帮群众解决困难就高兴” “老徐群众工作做得好,穷的富的、老的少的,他都能交上朋友。”官地派出所所长郭庆超说。

“村里人见了大徐子心里就踏实,他总是把俺们的事当自家的事办。”杨家屯村60多岁的李大娘说。

李大娘的女儿前些年嫁到山东,后来身患重病,无法照顾上小学的儿子。李大娘想把外孙的户口迁到杨家屯,在自己身边方便照顾。可女儿户口在本屯,女婿户口在山东,外孙户口在抚松县。李大娘领着女儿到官地派出所办这事,被告知这不符合规定,不能迁。徐景和为李大娘的事跑前跑后,找上级领导特批,找村委会主任协商,事情终于办成了。

“俺全家都是农民,农村的事儿我全懂,两方一劝,啥事都没有了。每帮助他们解决一个困难,我心里就特别高兴!”徐景和说。(记者 张涤非)

[责任编辑: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