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内蒙古

深入推进平安内蒙古建设工程

2013-10-31 09:57:0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内蒙古法制报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各级政法综治部门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8337”发展思路,深入推进平安内蒙古建设工程,全力构筑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把握区情

突出内蒙古特点

着眼民族团结,突出民族地区特点。要把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摆上突出位置。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的全过程。对于极少数蓄意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制造事端的犯罪分子,坚决依法打击。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敌对势力打着“民族”、“宗教”和“人权”等旗号进行西化、分化活动,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着眼边疆稳定,突出边疆地区特点。自治区和各边境盟市、旗市要不断加强对敌情报信息工作,密切关注境内外敌对势力对我进行渗透颠覆分裂破坏活动的动向,及时掌握影响边境社会稳定的情报信息,牢牢把握对敌斗争的主动权。加强边境地区的安全管理,加强对偷渡、走私人员堵卡,严防敌对分子潜出潜入,努力打造“平安北疆”。

着眼牧区和谐,突出草原牧区特点。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处理矿产资源开发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牧区经济发展与群众安居乐业的关系,建立完善集社会管理、防范打击、服务群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草原110防范体系和嘎查网格化管理机制,为牧区平安和谐和草原繁荣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着眼首都安全,突出“护城河”地区特点。始终坚持严防、严查、严管、严打、严治的原则,防止发生爆炸、枪击、投毒事件,防止发生恐怖袭击和捣乱破坏活动。突出对重点单位、要害部位、重点路段、重点目标、重点人和公共复杂场所的巡逻防控。在遇党和国家重大事件、重大活动期间,环京“护城河”地区的盟市、旗县更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防控,坚决把一切危险物品和重点人员拦截在自治区内。

着眼经济发展,突出经济欠发达地区特点。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基本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全面落实强区富民、富民优先政策,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推动自治区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为建设平安内蒙古,构筑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奠定坚实基础。

采取措施

建立完善工作机制

一是落实第一责任,建立完善平安建设组织领导机制。各级各地要把深化平安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摆在工作突出位置。强调稳定和发展同等重要,确保硬道理与硬任务一起抓、第一要务与第一责任一起担。加大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平安稳定考核的权重,把综治维稳第一责任落实到各级党政一把手,特别是党委一把手身上,形成条块结合、专群结合、各方联动、齐抓共创的良好局面。

二是强化民生改善,建立完善富民优先的利益维护机制。按照自治区“十二五”民生目标,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乡居民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不断提高城乡低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五保户供养、孤儿供养标准,扩大城镇廉租住房保障范围,提高城镇基本医疗报销比例,使这六项民生指标达到或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是注重问题解决,建立完善标本兼治的矛盾化解机制。学习推广“枫桥经验”,深入开展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重点排查化解农村牧区土地草场经营、土地征用、矿产资源开发、劳资纠纷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隐患。将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纳入对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范围。推进征地拆迁、物业管理、医患、劳资、环保、交通事故、消费权益、土地权属等方面纠纷的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

四是推进服务管理,建立完善齐抓共管的社会协同机制。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构建“平等待人、以房管人、以业控人、以证找人、以人带人、以法护人、以情感人、以户稳人、以数辖人、以教强人、以酬安人、以奖促人”的管理模式。推进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做到每一类特殊人群都有一个工作体系、一套制度、一个机构场所。推进信息网络服务管理。健全网上网下结合的综合防控体系。推进“两新组织”服务管理。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发展建立党组织、群团组织和综治组织,确保企业稳定和组织健康发展。

五是坚持打击整治,建立完善治安稳定的长效机制。严厉打击黑恶势力、涉枪涉爆、涉毒、多发性侵财、拐卖妇女儿童、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等严重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活动,依法惩处制假售假、非法集资、传销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健全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提高治安管理综合水平和能力。

六是筑牢基层基础,建立完善重心下沉的基层保障机制。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等基层政法组织和村(居)委会、治保会、调委会等基层群众组织建设,推进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建立完善苏木乡镇(街道)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中心,并在中心下依托党组织建立党建工作平台,依托行政组织建立群众服务平台,依托公安机关建立治安防控平台,依托司法行政部门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平台,实现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平安建设联创、服务管理联抓、党建工作联促。

加大力度

推进平安建设深入开展

一要加大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力度。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渗透颠覆与分裂破坏活动。及时发现、坚决制止敌对势力打着“维权”旗号插手人民内部矛盾。

二要加大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力度。各地要以综治基层基础建设为重点,在以往开展的城市、农村、牧区、边境地区等“十大平安创建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平安嘎查村、平安社区、平安企业、平安边界、平安医院、平安军营、平安寺庙、平安家庭等活动的创建率,扩大行业、系统平安创建活动的覆盖面。

三要加大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力度。推进社会治安管理的社会化,积极发展壮大群防群治队伍。推进社会治安管理的网格化,对社区内各类不安全、不稳定因素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置。推进社会治安管理的信息化,进一步提高治安管理综合水平和能力。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四要加大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力度。协调、推动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和服务民生。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加强对闲散青少年、有不良行为青少年和流浪儿童的排查、教育、帮扶、矫治、管理、救助。促进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具有肇事肇祸倾向精神病人、吸毒人员等各类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政策的落实。

五要加大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力度。通过组织实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岗位大练兵、纪律作风整顿、人民群众安全感及满意度社会测评等活动,切实解决政法干警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进一步改进执法作风、密切警民关系,提高政法队伍的公信力,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六要加大平安建设舆论宣传力度。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深入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宣传中央关于深化平安中国建设的决策部署以及基层的成功实践,宣传全区各地平安建设的丰硕成果和新形势下深化平安建设的工作举措。继续开展综治宣传月和平安建设宣传月活动,为平安内蒙古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委员、自治区综治办副主任 刘国君

[责任编辑:李家亮]
相关报道

·郭声琨:推进平安内蒙古建设 构筑安稳屏障
·郭声琨:推进平安内蒙古建设 构筑祖国北疆安稳屏障
·推进平安内蒙古建设 严厉打击刑事犯罪
·打造平安内蒙古升级版 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
·打造平安内蒙古升级版 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
·平安内蒙古建设工程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平安内蒙古建设工程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内蒙古部署平安内蒙古建设工程等重点工作
·全力建设平安内蒙古法治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