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用眼扫一圈,就能把贼“揪”出来
反扒刑警:“我的眼神特别‘贼’”
长期以来,大家心中早已形成了一个默契:哪里人多,就不往哪里去,嫌堵得慌,怕丢东西。可是,在熙熙攘攘的北京西站,偏偏有这样一个人,几乎每天每时每分每秒都游弋在人群中,她甚至还乐呵呵地说,“要的就是这个感觉!”
10月21日的清晨,还是在熙熙攘攘的北京西站,还是这个人,干净利落的短发,单薄清爽的运动装,风风火火地在人群中穿梭。
她就是北京西站公安段刑侦队刑警于俊戎。这一天,笔者跟着她当了一回“学徒”。
“今天客流不多,贼一般不会出动。”只见她站在站前广场的空旷处,飞快地扫视了一遍周边,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然后,她开始不紧不慢地绕着广场走动起来,时而还给笔者指点,“这不是作案的理想地点,不容易脱身。”“这是广场的路口,人车混杂,容易出问题。”“这也是犯罪高发区,很多旅客晚上就在这儿打地铺。”
“你是怎么知道的?”笔者问道。
“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于俊戎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其实后面还有半句,要是路走得多了,也就对路况非常熟悉了。”再仔细一打听,于俊戎已经在北京西站工作了12年。
笔者注意到,走进车站候车室,于俊戎变得更加仔细了,目光中透着锐气。“车站空间有限,人更多更拥挤。有时候,旅客们忙着赶火车,就四处飞奔,尤其是在人流上上下下的楼梯,很容易发生碰撞、跌伤、刮擦事故。这个时候也往往是贼下手的最佳时机。”于俊戎介绍道。
除了楼梯外,检票口、重点车次的候车室,都是于俊戎的重点监管区域。
“检票口常常是贼出没的地方,尤其是在春运期间。”于俊戎告诉笔者,有一次,两贼分别在目标旅客的前后,前面一个负责跟检票员发生争执把队伍截住,后面一个贼负责在目标旅客身上偷东西,“不过,这种事我们经历多了,早就埋伏在周围,一旦贼下手,我们就上前逮个正着。”
一路巡查中,于俊戎用专业的眼神打量着身边的每个人,笔者在与她的交流中发现,站内的很多地点都有她“战斗”的记忆。在候车室门口,她兴致勃勃地给笔者讲起了一次“伪装”成乘客的经历。
“当时,我的后面忽然来了一个中年妇女,她在我背后蹭了一下,直觉告诉我这是个贼,一般人可能不会注意到。她故意紧挨着我,肯定是在找机会下手。”于俊戎回忆道,果不其然,女贼后来走到了前面,准备对一对夫妇下手。
“竟敢在我眼皮底下偷!我赶紧掏出手机,偷偷地‘现场直播’,记录了女贼从男子后面兜里偷2000元的全过程。为防止女贼转移赃物,我又在第一时间大步流星冲上去,一把抓住女贼。”于俊戎还解释道,“刑侦工作特别讲究证据,一定要有证据证明贼确实偷了,否则就很容易被他们反咬一口。”
“火眼金睛,有什么秘诀吗?”笔者问道。
“就是勤转勤溜达。时间长了,我的眼神也特别贼,只要扫一圈,就能把贼识别出来。贼的眼神总是朝下,还四处转。”对于抓贼,于俊戎的脸上写满了自信。
勤转勤溜达,你贼我更“贼”,如今,称于俊戎是抓贼的行家里手,一点也不为过。有数为证,自去年10月至今,于俊戎共破获盗窃、扒窃等侵犯旅客财产案件23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