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铺就一条志愿服务之路,你我都在路上……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法院2012年初成立椒法志愿者服务队,从最初的20名志愿者发展到现在的82名,年龄梯队遍及老中青三代法官。椒法志愿者服务队下有三支志愿者服务分队,分别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妇女儿童维权志愿者服务队、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服务队,可谓是全民志愿的椒法实践。
导诉干警帮你忙
走进椒江法院的诉讼服务大厅,迎面就是导诉干警的亲切微笑。
这是一支由24名青年志愿者组成的导诉志愿服务队伍。为了给前来诉讼的群众提供便民服务,每名志愿者轮期半月,在立案大厅担任导诉上岗服务,为当事人提供合理的诉讼指导。
民一庭的年轻法官何利春进法院工作三年,干导诉还是头一次,所以上岗之前她做足了功课。这不,9月的上半个月就是她的实践考验期。
一个70多岁的阿婆来到导诉台,说她老公突发脑溢血成了植物人,儿子想卖掉老两口的大房子,换成小房子。阿婆不同意,但房子登记在儿子名下,阿婆担心儿子擅自把房卖了,就问法官该咋办。听完阿婆一个多小时的絮叨后,利春告诉她如果担心可以到法院打个房产确权官司,但考虑到亲情纽带,利春还是耐心地规劝阿婆和儿子好好沟通,家人和睦最重要,了解一下儿子卖房是不是有难处后再决定。对于家庭矛盾纠纷的处理,说简单也不简单。
“过来咨询的群众大多会问起诉状如何写,如何立案、保全等,若遇到有复杂的民商事纠纷,我就向有经验的法官请教后再回复当事人。”利春坦言做导诉很忙,每天要接待二十多名群众,晚上、周末还要加班赶写法律文书,但她形容现在的工作“痛并快乐着”。
何来“快乐”?那就是来自群众认可的一种职业成就感。
一对母女要去邻市的法院打官司,去之前来到椒江法院打听立案的程序和所需的材料。利春为他们列出清单说明立案的具体步骤及需要提供的材料,母女俩很满意,直夸赞利春“真是蛮好的!”
“志愿导诉服务确实增加了工作量,但看到我们的耐心解答、细微服务能为当事人提供方便,那种喜悦是油然而生的。这对我们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挑战。”其他导诉干警也深有同感。椒江法院规定新进干警、30周岁以下干警都要进行导诉锻炼,直面群众接触民生,并将此作为一项制度予以实施。
法官妈妈在身边
“汪法官,我出来了,但不知如何回家。”1月28日,刚从看守所出狱的17岁少年王平(化名)找到椒江法院少年庭庭长汪霞。因为在案件宣判后汪霞曾和他说以后生活工作有困难可以来找她。
汪霞想起王平家在贵州,眼看已快过年,却联系不上家人。看着他身无分文、举目无亲的可怜样,汪霞心里比谁都急。从事少年审判6年的她太了解这些少年犯心理的落寞和苦楚。于是她马上联系车站,了解到至贵州盘县的长途汽车从黄岩站始发,车票777元,且只有30日还有余票。汪霞马上将通过社会爱心人士募捐到的1000元交到王平手上,“拿着这钱赶快回家,以后不要再犯事了,好好做人,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常联络!”汪霞语重心长道。
如此诚恳平实的一句话,王平铭记在心。揣着回家的车费,他感动落泪。
汪霞,区妇女儿童维权志愿者服务法院小分队队长,一直默默无闻帮助着每一个少年犯、每一个受害人。办案时的判前会见走访、判后跟踪帮教回访,对未成年犯罪记录实行封存,招募代理家长帮助少年犯行使诉讼权利,温暖的举动丝丝关爱着、倍加呵护着孩子们的身心。但她总说这些仅仅是审判工作的延伸,无需宣传。正是在这股温暖涌动精神力量的感染之下,三年来,9名妇女儿童维权志愿者共自发组织和主动参与志愿服务120余次。她们去福利院看望陪伴孤残儿童,送去衣物、玩具;她们去老人院探望孤寡老人,为他们打扫清洁、陪他们聊天;她们去学校进社区,为学生们开展普法讲堂;她们邀请在校学生走进法院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或选取有教育意义的案件庭审观摩,或自编自导模拟法庭……
不只是服务
更是专业服务
去年6月28日起,椒江法院先后在全区9个镇、街道创设工作站,每站配备3名法官排期开展专业法律服务,前移关口拓宽渠道,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小法庭,群众有纠纷不用直接跑法院,可以先来工作站处理,我们法官用专业知识为群众志愿服务。”工作站法官陈洁说。
“法官周三下午就来了,到时我们找他们解决。”几年前,郑某与蔡某合伙开办颜料商行,后双方因经营理念不同发生纠纷,决定散伙。双方就如何清算合伙账目、如何分配财产产生纠纷。
“账目很乱,涉及到固定资产、债权等。”陈洁说:“在核对清楚账目后,我们就双方如何处置分配财产问题提出意见。经过努力磋商协调,双方当事人同意了调解方案。我们还指导司法所起草了调解协议,使双方最终握手言和。”
当事人表示:“有矛盾纠纷,我们愿意找工作站的驻站法官,他们能把纠纷当场化解,我们信服。”工作站运行一年多来,法官进站440余次,接待群众1600多人,提供志愿服务500余次。有纠纷去工作站找法官,已经成了当地群众的共识。
出租车公司专门处理交通事故的张先生是椒江交通事故处理中心法院受理室的常客,每年经手二三百起事故的处理,说起法律讲起程序精通得很。“孔庭长帮我们调解纠纷,专业!”他竖起拇指夸赞道:“医疗费、误工费怎么算?保险公司赔多少?当事人间如何匀?孔庭长这把秤准着呢!”
孔庭长是立案庭的副庭长,驻在交警队为交通事故处理开通绿色通道,为当事人的交通事故快捷处理提供志愿法律服务。法官说法释理,加上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使得当事人信服。即使上法院打官司也是这么个结果,现在便捷高效多了。
青年主导、巾帼参与、全院联动,椒江法院的志愿服务不是停留在一次次的活动,而是长年累月法律服务的不间断,工作着便一直志愿服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