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中央动态

公安部“公安文化基层行”文艺小分队走进延安追寻革命“火种”

2013-10-27 13:27:5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10月22日至24日,公安部“公安文化基层行”文艺小分队来到陕西延安慰问演出,为革命老区的战友和乡亲们送上精彩的文化盛宴。

    歌声里有民警的心声

    从延安出发,向东南走45公里,便是“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南泥湾。1941年3月,八路军在南泥湾开展了大生产运动,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因而南泥湾被打上红色的印记。

    10月22日,文艺小分队队员乘火车赶到延安后,直赴南泥湾演出现场。舞台左前方,毛泽东题写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纪念碑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

    当日15时,演出在开场舞 《中国美》的旋律中拉开帷幕。歌曲《中国警察》《阳光路上》《走壶口》《我爱你中国》气势恢弘,催人奋进;萨克斯独奏《真情守候》悠扬跌宕,独具韵味;小品《较量》把警察与小偷演绎得淋漓尽致,令人捧腹;歌舞《南泥湾》中,演员与警民互动联欢,再现了警民和谐一家亲的景象……

    “哪里有战友的奋斗足迹,哪里就有我们的深情歌唱。”主持人的台词道出了全体队员的心声。在延安广场、在洛川礼堂的演出现场,开场舞《辛苦啦》传递出公安部党委对基层民警的关怀和慰问;歌曲《红旗飘飘》和《少年壮志不言愁》激昂豪迈,奋发向上;小品《回家》和《在路上》贴近基层,道出了民警的真情实感;警歌联唱《风雨人生》《永远不离你左右》《我们》《阳光警察》折射出民警的甜酸苦辣;歌舞《向祖国报告平安》《迪波孔雀》把一场场演出推上高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安塞腰鼓表演气势恢弘,优美壮观。

    将延安精神发扬光大

    “当我们行进在现代化的立交桥上时,回望历史,延安以她特有的高度耸立在历史的长廊里。这里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河都蕴藏和流淌着一种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一部无字的大书。延安的革命史,需要我们认真解读。”文艺小分队领队、公安部宣传局副局长杨锦对全体队员语重心长地说。

    在延安期间,队员们先后来到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枣园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洛川会议纪念馆等革命旧址参观、学习、沉思、缅怀,重温火热的革命岁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接受延安精神的洗礼。

    遗憾的是,在今年7月的特大洪灾中,延安陕甘宁边区政府保卫处受损严重,正在维修,尚未对外开放。但队员们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力争在今后创作出更多、更好、更贴近民警生活的文艺作品,继续用艺术的表现形式鼓舞士气、弘扬正气,传递公安工作正能量。

    向公安英模表达敬意

    每到一处慰问演出,队员们都把公安英模请到前排就座,献上鲜花。

    宝塔山下,杨锦亲切看望慰问了为抓捕毒贩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延安市公安局宝塔分局民警李涛涛的妻子,并转达了公安部领导的关怀与问候。在延安广场演出过程中,小分队队员们向前来观看演出的10位公安英模献上鲜花表示敬意。

    洛川县因洛川会议而闻名。洛川县公安局专门把当地“公安元老”,今年86岁、满头银发、身体硬朗的陕甘宁边区政府保卫处民警贾有成请到演出现场前排就座。他说:“我活这么大岁数了,在洛川还是第一次现场看到这么高规格、高品位的公安文艺节目,算是我三生有幸了。”当歌唱演员将鲜花献给老人时,老人笑得合不拢嘴,连忙拉着手合影留念。

    在舞台上,观众将鲜花送给队员们,队员们将鲜花献给老人们,祝愿他们平安幸福。在演出现场,热情的掌声和欢呼声也传递着革命老区的警民深情。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公安文化基层行”走进公安部旧址“寻根”
·公安部“公安文化基层行”文艺小分队赴河北慰问演出
·“公安文化基层行”走进公安部旧址“寻根”
·公安文化基层行
·“公安文化基层行”文艺小分队到四川演出
·“公安文化基层行”赴西双版纳关累港演出

·“公安文化基层行”赴西双版纳关累港演出